雕刻藝術大師江加走出生于木偶頭雕刻世家,為第二代傳人。他11歲開始隨父學藝,15歲就學會很多雕刻手藝,18歲父親病逝,他繼承父業,歷經70多年的精心鉆研,竭盡畢生的精力,終生從事木偶頭雕刻,把他父親傳授給他的50多種木偶頭像和一種“平髻”的梳頭方式,繼承發展和創作出了二百八十五種不同性格的木偶頭像,其中250種都有稱謂,新編梳十余種不同式樣的頭髻和發辮,雕刻和粉彩的木偶頭像過萬余件之多。
泉州的木偶頭(傀儡頭)雕刻來自木偶神像雕刻,歷史悠久;江加走一生最大的貢獻正是師承、發展了泉州傀儡頭的優秀傳統技藝,他虛心吸取了前輩和同輩的木偶頭雕刻家的豐富創作經驗,深入民間生活,觀察各種人物和寺廟佛像特征,善于形象的概括、創新,在繼承傳統創作模式的基礎上,銳意求新,創造出眾多優美動人的藝術形象,他所雕刻的木偶頭像形神兼備,宛然如生,心理刻畫細膩,想象力極為豐富,形象豐富多彩,性格明朗,看后耐人尋味。
江加走的木偶頭雕刻態度嚴謹認真,刻苦鉆研,他通過對人物形象的敏銳觀察力和研究,總結出一個臉的形象的美、丑、忠、奸、賢、愚,表情的喜、怒、哀、樂,都在五形三骨上發生復雜的變化,積累了樸素的對面部骨骼和肌肉結構的理解,并加以概括、夸張和變形,把不會動的“死”木偶頭像變成會動的“活”木偶頭,惟妙惟肖,活靈活現。江加走木偶頭雕刻形象逼真,刻工精制,性格突出,臉譜結構嚴謹,粉彩鮮明,頗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江加走的木偶頭是雕刻和粉彩的極好結合,他的細微的畫筆與優秀的刻工,構成了他的全部藝術生命,他的刀法之洗練,技藝之精湛,都堪稱一代宗師。
江加走木偶頭雕刻的藝術特征:一是造型優美,形象豐富,結構嚴謹,精雕細刻;二是顏色調和,紋彩美觀,裝飾意趣,扮相生動;三是構造精巧,五官活動,豐富表演,妙趣橫生。他的藝術成就已由國家精致畫冊出版,江加走雕刻木偶頭像已作為國家一級藝術瑰寶珍藏,他的遺作在世界各地叫價很高,被視為國寶,為我國民間木偶頭雕刻藝術留下了一份極為珍貴的財富,頗具歷史、文化、科學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