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泉州市體育局召開深化拓展“三爭”行動暨2025年全市體育工作會議,全面分析總結2024年全市體育工作,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任務。會上,鯉城區文體旅局、南安市文體旅局、惠安縣文體旅局、臺商投資區教育文體旅局、泉州體育運動學校、泉州市太極拳協會分別作交流發言。本期讓我們一起了解鯉城區文體旅局的典型經驗。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領導和市體育局指導下。鯉城區堅持以“世界遺產核心區”為支點助力“體育+世遺”,探索“賽事搭臺、文化賦能、經濟循環”模式,串聯非遺、世遺、產業資源,實施“四大融合”路徑,構建“賽事引流—文化激活—數字破圈—效益反哺”的良性循環發展格局。
一、賽事引流,非遺融合,培育構建文體新品牌
主打“賽事搭臺,文化唱戲”??。比如,去年7月份,舉辦的閩臺龍舟邀請賽,在比賽中嵌入南音、拍胸舞等非遺展演,構建沉浸式體驗場景,吸引40支隊伍參賽,線上線下50萬人次觀賽,累計帶動游客量突破300萬人次,形成“跟著賽事游古城”的品牌效應。同時,配套“刺桐有鯉集章打卡”“文創好禮相送”等活動,拉動暑期旅游消費,單季度旅游收入增長44.2%,呈現“觀賽+品非遺+游古城”的復合消費場景。比如,去年10月份,舉辦中小學生街舞大賽,引導參賽作品要與南音、木偶、高甲等非遺有機結合、藝術創新,形成文體創作精品,為后期發展培育人才梯隊。比如,今年1月份,舉辦“七彩刺桐蛇”尋寶定時挑戰賽,通過收集線索碎片、合成挑戰券,并與NPC互動完成如兩人三足、手腕拔河、接力傳球游戲任務,最終通過“七彩豆”積分爭奪勝負,該活動融合解謎世遺非遺問答、定向挑戰和角色扮演元素,突出團隊協作,提升競賽強度與娛樂性。
鯉城區是全國首批武術之鄉,武術文化底蘊深厚,五祖拳、五枚花拳、刣獅多次在全國、全省以及國際比賽中取得顯著成績。
我區始終堅持并著重推動傳統體育傳承與城市文旅發展。一方面,以五祖拳、五枚花拳等南少林武術為核心,在中山路等古城核心區常態化開展沉浸式武術展演,將武術表演與元宵燈會、宋元街景等民俗節慶深度融合,形成“武韻燈影”特色景觀,特別是每逢重要節假日,我們都會在中山路掀起“少林風”,得到了廣大游客的一致好評,助推旅客過夜率提升,春節期間,過夜游客占比達36%,同比激增12個百分點。另一方面,依托“花開刺桐城 閩南文化絲路行”系列活動,聯合臺灣地區及閩南多地舉辦青獅文化展演,20多支隊伍從府文廟泮宮口至鐘樓行進展演,覆蓋1.2公里古城主干道,沿街商戶聯動派發“?!弊郑瑤又苓吷倘土髟鲩L40%?。同時加強宣傳,在海外社交媒體發布五祖拳教學視頻、青獅文化紀錄片等數字內容,2024年累計覆蓋23個國家,海外傳播量突破1.2億次。其中,《百名小小青獅獻福瑞》表演視頻在東南亞地區引發熱議,單條點擊量超2000萬次。通過“月月有展演、季季有賽事”的主題活動,以武促旅,以旅彰武,為古城注入可持續發展新動能。
堅持線上線下并舉,充分發揮文創IP的撬動作用和人工智能的引領作用,打造文體旅新場景。線上,發酵好古城生肖IP,如,開展“尋龍打卡”AR集卡贏好禮體驗活動,作為福建首個文旅商IP+AR促進消費新模式項目,活動上線14天,累計訪問頁面數超100萬次:今年春節期間開展“蛇我其誰”線上游戲互動,讓無法來到泉州古城的游客朋友也可云游古城,打卡七彩刺桐蛇,該APP春節期間總訪問量147300,參與度高達81%。緊抓《黑神話:悟空》的熱度,結合打造東西塔“猴行者”IP,開展守護東西塔全國線下關卡速通大賽,同時,在支付寶平臺試水發布銷售“七彩刺桐蛇”“海絲西游之猴行者”數字藏品,一上線即銷售近萬份20多萬元。線下,建成泉州中心城區首個融合智能科技,采用“互聯網+”形式,配套各種智慧設施的智慧體育公園。如AI人臉識別智能跑道,記錄個人運動數據;太陽能智能健身驛站,提供充電、藍牙、音樂、照明等新型智慧功能,致力打造泉州全民特色健身新地標,全公園實現運動數據實時監測與科學指導。
聚焦公益普惠,聯合泉州市體育局、世界著名體育產業品牌斯凱奇單位共同舉辦“Friendship Walk為愛一起走·愛在泉州公益健步行”活動,參與者通過漫游古城感受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的文化魅力。本次活動共吸引超過3000人及48家愛心企業參與,現場募集善款超135萬元人民幣,其中66萬元用于泉州古城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其余款項用于支持特殊兒童及青少年成長等公益項目。此賽事活動的舉辦不僅是體育與慈善的結合,更通過文化展示和公眾參與,深化了社會對世遺保護及兒童關切的認知,展現了體育企業社會責任與地方發展的聯動效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注重跨界融合,在文創IP發展過程中,注重與產業融合創新和價值轉化,比如,蛇年生肖IP與體育、食品、電子科技等不同領域企業開展合作,并與18家公司簽約授權開發各類衍生品,首輪授權冠名總價值1308萬,周邊產品上線一個月市場銷售額破千萬元,所有收益在反哺使用在古城文化體育事業發展上,推動產業鏈發展實現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