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城區衛生健康系統2022年度的工作亮點成效及2023年度工作思路-鯉城區人民政府
鯉城區衛生健康系統2022年度的工作亮點成效及2023年度工作思路
時間:2023-06-20 16:24 瀏覽量:1

2022年度以來,我們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優化醫療規劃布局,高位嫁接優質醫療資源,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辦醫,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衛生領域重點項目建設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執法能力建設,努力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2022年度,海濱街道金山社區獲得“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稱號,衛健局榮獲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授予的“節約型機關”稱號,區衛健局和疾控中心榮獲“鯉城區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22年度全區公立醫療機構門急診量為427112人次,因受疫情影響較2021年度同比下降0.8%,但可喜的是,業務總收入(8683.74萬元)同比增長18.6%(其中海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長59.3%,開元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長48.0%)。

一、2022年度工作成果及有益經驗

2022年以來,鯉城衛生健康系統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始終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慎終如始統籌推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的同時,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強化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致力于構建契合大眾健康需求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體系,各項工作有力有序開展,為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提供有力保障。

(一)在精準防控上下功夫,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

一是加強疫情處置,阻斷傳播風險。我們始終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力打贏0313本土聚集性疫情殲滅戰,采取果斷措施、強化研判能力、阻斷傳播風險,組織發動近千人,通過開展13輪全員核酸檢測查找隱性暴露感染者;采取科學研判、分區管控、流調溯源、應隔盡隔等強有力措施阻斷傳播途徑;結合前期疫苗接種工作有效推進保護易感人群。在傳染病各個傳播環節均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社區傳播風險于3月底得到有效遏制,4月中旬全區恢復正常生產生活。二是有序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和核酸檢測工作。截至20221231日,全區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107.18萬人次,其中,第一劑完成42.78萬人次(接種率111.52%),第二劑完成41.14萬人次(接種率107.25%),第一劑加強針22.93萬人次(接種率72.68%),第二劑加強針0.33萬人次;壓實四方責任,督促重點行業、重點人群按頻次組織核酸檢測,開展核酸采樣人員技術培訓,加強核酸檢測人員隊伍建設,逐步提升一日全員和常態化核酸檢測能力。三是抓好醫療機構“哨點”。組織開展醫療機構院感防控自查自糾,實行院感防控日巡查”“零報告制度,充分發揮醫療機構哨點作用,規范醫療廢物處置及重點部位消毒消殺,進一步強化醫院感染防控意識。四是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措施。為嚴格落實國務院“新十條”、省優化疫情防控13條工作措施和省、市決策部署,我區累計設置發熱診室17家,建立發熱門診人員梯隊(第一梯隊醫師175人、第二梯隊143人),儲備解熱鎮痛類、呼吸系統藥物和中成藥共計4000余盒,讓有就醫需求的居民及時得到診治,讓有限的醫療資源發揮關鍵作用。

(二)在體系建設上抓重點,服務能力提質增效

一是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全區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達到國家基本標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完成87.5%,江南、開元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推薦標準評審和社區醫院建設省級評估,海濱、常泰、浮橋、臨江、金龍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基本標準評審。二是添置醫療設備提升服務水平。2022年將加強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列入區委、區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累計投入資金380萬元,自籌資金190萬元,為江南、臨江、開元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添置多套醫療設備,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大人才隊伍投入力度,拓寬人才隊伍建設渠道,使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隊伍得到進一步壯大,其中至三甲醫院規培20余人,參加省、市各級各類培訓450余人次;通過返聘業務精湛、具有中高級職稱的退休醫務人員和自主招聘編外衛生技術人員,充實、優化了全區衛生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結構。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招聘事業干部22名。

(三)在格局謀劃上求突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深化發展

一是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在穩定簽約數量、鞏固覆蓋面的基礎上,按照提質增效要求,做好老年人、孕產婦、兒童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及計生困難戶、低保人員、殘疾人的健康管理服務,做到簽約一人、履約一人、做實一人,不斷提高居民對簽約服務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我區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70.44%、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范健康管理服務率72.37%、高血壓患者基層規范管理服務率83.48%、2型糖尿病患者基層規范管理服務率81.53%,已完成市對區績效考核指標任務。二是拓展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拓展醫療衛生機構養老服務職能,在江南老年頤樂園開設江南醫院頤樂園分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繼設立老年人康復科,進一步豐富我區養老服務內容與服務質量,為老年人醫養康養提供便捷服務,打造我區良好的敬老孝老文化,滿足多樣性的養老服務需求。三是抓好衛生健康宣傳服務工作。通過設立健康教育宣傳欄,擴大健康教育覆蓋面,結合節日開展各種宣傳、義診活動,著力提高市民健康素養,營造衛生健康工作的良好氛圍。截至目前,接收發放宣傳墻報3個內容12400張、宣傳折頁6個內容47000張,將國內權威官網的防控輿情信息及時發給所有街道、教育部門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相關部門單位開展疾病防控知識傳播,更新動態知識180條。

(四)在資源優化上促發展,診療水平有序提升

一是強化幫扶,推進優勢資源深度下沉。海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泉州市第一醫院城市醫療集團構建起緊密型醫聯體,推進慢病管理中心建設,目前已投入使用;開元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福醫大臨床醫學本科基層實踐基地、福醫大附二院全科醫學基層實踐基地,承接國家級腦卒中及骨質疏松篩查科研項目,提升慢性病管理水平;江南醫院與泉州市中醫院康復科、肛腸科點對點進行科室幫扶建設。二是積極謀劃,持續推進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結合鯉城區“抓城建提品質”專項行動,持續推進泉州市中醫外科醫院項目、婦幼加固工程及醫聯體項目和海絲智能醫療創新港項目建設,謀劃區屬醫療服務中心(公共衛生服務中心二期)項目建設,完善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市醫療衛生建設水平。三是以點帶面,致力打通服務“最后一米”。按照“黨建+’社區鄰里中心建設的總體目標,持續推進17家“黨建”+衛生服務點位建設,將衛生服務納入黨建入基層、下社區總體規劃,鼓勵聯系省市三甲醫院為主的專家骨干定期下沉、服務居民,打通預防醫療保健服務“網底”“最后一米”。

(五)在內涵拓展上保民生,工作導向緊跟大局

一是實施關愛女孩“五大工程”行動。1.保障工程:審批原江南新區“二女扎”養老保障對象749人,投入幫扶資金134.595萬元,審批獨女計生養老對象754人,投入幫扶資金17.928萬元;2.安居工程:8戶已經完成,投入資金8萬元;3.成才工程進度:投入資金4.7萬元,幫扶就學13人;4.親情工程進度:投入幫扶資金3萬元,已幫扶慰問計生對象60人次。二是做好失能老年人健康評估與服務項目。為符合條件的114名特困(低保)失能老人提供每人每月300元額度的護理補助,1-12月份共發放特困(低保)失能老人護理補助37.65萬元。三是做好80周歲以上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項目。投入24.27萬元,為8090名于202166日前年滿80周歲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四是實施呵護母嬰健康工程。完成市級為民辦實事項目宮頸癌篩查1001人,乳腺癌篩查1001人;血清學篩查完成220人(任務數200人),完成率110%;產前彩超完成201人(任務數200人),完成率100.5%HPV疫苗接種400人。省部分婦幼健康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除兩癌篩查項目、地中海貧血防控、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產前篩查血清學檢查、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等項目均已按時按標準完成。五是積極推進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試點建設。泉州市金貝樂托育中心和泉州市新愛嬰早教托育中心作為2022年市級嬰幼兒照護服務試點并納入市級為民辦實事項目。泉州市鯉城教育集團(鯉城區婦幼心心托育園、鯉城教育集團促進社區托育園)和鯉城區梵尼尼托育中心納入普惠托育2022年省級預算內投資計劃,同時也納入省級為民辦實事項目。省市為民辦實事項目均已建設完成并通過市級驗收。

二、2023年度工作目標思路

2023年是二十大的開局之年,全區衛生健康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緊扣區委、區政府“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工作導向,“產、城、人、文、安”發展思路,篤行不怠、踔厲奮發,奮力推進衛生健康各項工作走在前、開新局,為全力以赴拼經濟提供健康保障,為建設高質量“品質名城·現代都市”貢獻力量。

(一)加快速率,推動醫衛重點項目攻堅

謀劃在江南新區引進三甲醫院,逐步推進區屬醫療服務中心(公共衛生服務中心二期)省、市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泉州市中醫外科醫院項目和區婦幼保健院加固工程項目完工,以“強基層、補短板”為落腳點,進一步提升我區基層衛生機構醫療服務能力。

(二)提升能力,優化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在前期開元、江南兩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達到推薦標準,臨江、海濱、浮橋、常泰、金龍五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達到基本標準的基礎上,再推進臨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達到國家推薦標準、鯉中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達到國家基本標準,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三)營造品牌,推動醫療診療業務提質增效

按照年初制定目標,立足工作實際,結合各中心特點和優勢,勇于開拓創新,高位嫁接省、市優質醫療資源,構建醫共體、醫聯體,努力推進一院一特色,一中心一品牌,加大江南醫院兒科、消化內科等重點??平ㄔO支持力度,做大做強海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骨傷科、開元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病科、浮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理療科、常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科,構建以品牌科室為引領,全科醫學為主軸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四)“引”“培”結合,提升醫療衛生專業化服務能力

計劃在公開招聘的基礎上引進緊缺人才,積極組織專業人員參加業務進修、學歷教育、職稱提升,選派優秀中青年技術骨干到上級醫院或醫學高等院校規培進修,促進診療知識更新,進一步提升專業化隊伍服務水平。

(五)突出實戰,強化公共衛生應急處置能力

進一步完善慢性病防控一體化服務體系,鞏固創建成果,力爭創建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組織開展全年傳染病防控、免疫規劃管理、麻風病管理、基公衛和結核病防治等培訓工作,開展防汛防臺風桌面推演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實戰演練,進一步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六)嚴格執法,強化衛生健康依法行政水平

爭取街道衛計辦和社區健康網格員配合,組織衛生監督協管員培訓,進一步強化衛生健康監督執法力量;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運用手持執法終端,提升行政執法效率;開展日常和專項衛生監督,完成全年隨機監督抽查任務;推進衛生行業無證無照經營查處,加強“四小”行業、生活飲用水和職業健康治理,加大各專業案件查辦力度,提高辦案質效。

(七)預控結合,提升重大傳染病監測防治能力

深入貫徹落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工作,推進免疫規劃和疫苗接種;開展霍亂、蠅類及媒介伊蚊、不明原因肺炎及人禽流感、脊灰、麻疹和新生兒破傷風、結核病等重點傳染病的監測工作;充分運用宣傳干預、疫情監測、規范治療、隨訪服務等手段,最大限度發現艾滋病感染者,提升治療管理水平;強化“三位一體”的結核病綜合防治服務體系,進一步規范結核病防治管理工作程序和內容;加強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監測,認真開展死因監測,為評價居民健康狀況提供科學依據。

(八)普惠民生,推動“為民辦實事”落地生根

2023年,市、區兩級為民辦實事涉衛健項目共計10項(市級6項、區級4項),重點開展實施“關愛女孩”五項工程,新建或擴建1家具有示范效應的0-3歲嬰幼兒招呼服務機構試點,進一步提升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中醫藥服務能力,為全區符合條件的特困(低保)失能老人提供每人每月300元的護理補貼,80周歲以上老人購買每人每年30元的意外傷害保險,結合市縣兩級“云上婦幼”和5G信息化遠程醫療急救平臺搭建可實現市縣婦幼機構遠程診療的智能化、信息化服務平臺,開展兒童孤獨癥篩查干預服務,推進“黨建+”鄰里中心衛生健康服務示范點完善“十二個有”醫療服務功能,逐步推進醫療服務進社區、智能化,全力構建優質高效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多方位、全周期、高質量的普惠型醫療健康服務。

(九)構建氛圍,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

錨定國家衛生城市成果鞏固、文明城市創建、衛生單位創建、病媒生物防制、無煙環境建設五大工作目標,借助“世界無煙日”、“愛國衛生月”等重大活動主題平臺,繼續組織開展夏春秋季滅鼠和夏秋季滅蟑、滅蠅、滅蚊等愛國衛生活動,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衛生知識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居民健康素養,努力營造整潔、靚麗、規范、有序的生產生活環境。

(十)拓展思路,強化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探索泉州市中醫聯合醫院與鯉城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醫共體,重點幫扶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組建聯合門診;同時在老城區設立中醫聯合醫院分診部,全面提升鯉城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十一)積極謀劃,推動“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

未來三年,著力發展江南新區大健康產業,構建“1+1+1+N”大健康產業聚集地(一家高端綜合醫院、一家高端養老機構、一棟總部大樓、多家高端??漆t院)。2023年重點謀劃三個招商方向,一是引進社會資本到我區辦醫,開辦康復、腫瘤、老年等專科型醫療機構以及獨立的醫學檢驗、醫學影像項目,并結合我區實際,重點發展健康養老、養康惠老項目;二是在江南新區建立藥品銷售供應總部,引進醫療器械、體育器械、藥品制造等制造類產業,以產業帶動供應鏈建設、以上游產業帶動中下游產業發展,謀定力行、逐步推進;三是構建“互聯網+醫療”發展趨勢,重點引進醫療健康服務平臺、醫療數字化服務產業,逐步構建家庭醫生簽約及分級診療數字化、智能化體系。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