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2024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26.46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限額以上商業零售額200.28億元,同比增長1.3%,受汽車行業低迷、居民消費降級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限額以上商業零售額呈下滑態勢,全年累計增速較1-3季度、上半年分別降低0.3個、1.0個百分點。
2024年,在精準有效的宏觀調控下,金屬、化工產品貿易等上游產業有序發展,推動我區限額以上商業銷售額實現626.09億元,同比增長19.1%,較1-3季度提高2.7個百分點,增速高于全市2.5個百分點。
二、運行特點
(一)分行業類別看
批發業增長較快。2024年,鯉城區持續做優上游批發市場,完善暢通產業鏈條,限額以上批發業蓬勃發展。全區限額以上批發業銷售額386.15億元,同比增長26.3%,較1-3季度提高4.9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市前列。一是供應鏈企業支撐強勁,3家金屬及金屬礦供應鏈企業合計銷售額210.88億元,占限額以上批發業銷售額比重54.6%,同比增長20.6%,拉動限額以上批發業銷售額增長11.8個百分點。二是化工類商品增長迅猛,限額以上化工及制品類銷售額占限額以上批發業銷售額比重8.6%,同比增長149.1%,拉動限額以上批發業銷售額增長6.5個百分點。
零售業有所回落。2024年,鯉城區重點行業及頭部企業受宏觀環境影響較大,限額以上零售業承壓前行。全區限額以上零售業銷售額同比增長8.8%,分別較1-3季度、上半年回落0.6個、8.2個百分點?;芈涞闹饕蛴校阂皇瞧囦N售低迷,汽車零售企業中有31家呈負增長,負增長面41.9%,合計拉低限額以上零售業銷售額增速4.7個百分點。二是頭部企業拉動乏力,利德凱、中閩百匯零售、福寶汽車3家頭部企業增速出現下滑,合計銷售額占全區限額以上零售業銷售額比重18.3%,同比下降2.4%,拉低全區限額以上零售業銷售額增速0.5個百分點。
住宿餐飲業增勢上揚。2024年,鯉城區全力打造世遺典范,文旅影響力再上臺階,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保持上揚態勢。全區限額以上住宿業、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同比增長17.8%、28.1%,較1-3季度分別提高0.2個、11.7個百分點,全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一是新增住宿載體貢獻明顯,7家月度新增住宿業企業同比增長280.6%,合計拉動限額以上住宿業營業額增長27.5個百分點。二是星級酒店經營穩定,1-4季度生產經營景氣狀況表顯示,泉州酒店、華僑大廈、金星大酒店客房入住率都達到80%以上,合計客房收入1.09億元,同比增長9.6%。三是餐飲企業生意紅火,限額以上餐飲業調查單位中,法人單位營業額增長43.8%。
(二)從商品類別看
民生商品平穩復蘇。2024年,隨著一攬子增量政策不斷發力,生活物資保障更加充足,民生商品供給有序。一是生活類商品需求持穩,限額以上日用品類、飲料類、飲酒類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9.6%、7.2%、5.1%。二是中西藥品供保有力,限額以上中西藥品類、中草藥及中成藥類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24.0%、18.9%。
煥新商品釋放動能。2024年,在“以舊換新”政策加力下,家電家裝、新能源汽車等消費品漲勢良好。一是家電家裝快速增長,得益于天貓優品泉州經營主體在鯉落地,限額以上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長317.0%,其中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額增長92.3%;限額以上家具類零售額增速扭負為正,同比增長89578.9%,增幅連續4個月擴大。二是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展。限額以上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長39.9%,全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增幅連續4個月擴大。
出行商品整體穩定。2024年,受油價調整和汽車保有量上升等因素影響,出行類商品銷售整體保持穩定。一是石油類商品拉動明顯,限額以上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占限額以上商業零售額比重29.7%,同比增長7.8%,拉動限額以上商業零售額增長2.2個百分點。二是汽車消費降幅收窄,限額以上汽車類零售額實現76.73億元,占限額以上商業零售額39.1%,同比下降1.0%,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較1-3季度收窄10.4個百分點。
(三)從街道情況看

限額以上商業銷售額以鯉中街道體量最大,實現銷售額265.63億元,占全區比重42.4%,拉動全區限額以上商業銷售額增長9.4個百分點,主要以金同、新奧、泉信等大宗商品批發業為主。限額以上商業零售額以臨江、常泰街道體量較大,其中臨江街道以機動車燃油零售、互聯網零售為主,零售額占全區比重30.3%,拉動全區限額以上商業零售額增長2.9個百分點;常泰街道以汽車零售為主,零售額占全區比重27.9%,拉低全區限額以上商業零售額增速0.4個百分點。
三、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傳統百貨零售持續低迷
電商平臺及實體商業多元業態發展迅速,傳統百貨零售外部競爭壓力加劇,整體經營情況不佳。2024年,全區限額以上百貨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下降0.7%,低于限額以上互聯網零售企業零售額增速27.7個百分點,連續8個月負增長。根據1-4季度生產景氣狀況表,租金、人力等運營成本攀升成為大型商超盈利減少的主要因素,該因素一定程度影響著區域百貨零售行業的整體運行情況。
建議多方聯動促進百貨零售復蘇,加快企業轉型升級。主管部門可組織大型商超開展優惠活動,通過發放消費券、提供購物補貼等方式,激發居民消費熱情。積極協調本地商業地產商,為經營困難的百貨零售企業提供租金減免或緩繳支持。鼓勵百貨零售企業與鞋服、工藝品等產業加強聯動,舉辦展銷活動,不斷拓寬消費場景。
(二)部分大宗商品支撐不足
當前社會經濟仍存在較大的下行壓力,市場需求萎縮,部分大宗商品拉動效應減弱。限額以上石油及制品類、金屬材料類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5.3%、12.3%,分別低于限額以上商業銷售額3.8個、6.8個百分點,中石化森美、金同供應鏈等頭部企業增速出現放緩,支撐力度不足。
建議結合本土產業特色,大力推動大宗商品貿易發展。相關部門要積極引導石油及制品企業與周邊石化園區緊密合作,加大研發投入,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對于金屬材料企業,推動其與機械制造、水暖衛浴等產業精準對接,開展定制化材料研發。此外,定期組織企業參加各類產業展會,并設立專項基金,全方位助力企業創新發展與市場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