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城區商務局2024年工作總結及2025年工作計劃
時間:2025-02-07 15:39 瀏覽量:1

  2024年,鯉城區商務局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實領導和市商務局的工作指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創新舉措,深挖潛力,優化服務,加快推進內外貿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鯉城現代商貿流通示范區和文商旅消費集聚區。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內貿流通方面: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26.46億元,比增2.4%;限上銷售額完成626.09億元,比增19.1%;限上零售額完成200.28億元,比增1.3%。

  外經貿方面:2024年,實際使用外資完成1282萬美元,比增-27.27%,完成年計劃64.1%;預計進出口商品總值完成57.65億元,比增10.3%;其中出口完成54.12億元,比增10%;進口完成3.53億元,比增15%。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1. 培育壯大商貿主體。一是信息共享。成立鯉城區高質量納統工作專班,形成部門聯動、信息共享的工作機制,每月梳理近限企業名單,由區商務局、統計局會同各街道辦事處逐一摸排核實,確保應統盡統。全年新增限上商貿企業78家,超額完成市對區下達的限上商貿企業納統目標任務23家。二是靠前服務。推進工貿分離專項工作,會同區稅務局走訪馳爾達電子、小流服飾、君辰服裝等10家企業,指導7家企業做好工貿分離工作,并逐步推動商貿企業達限納統。三是政策協同。積極整理政策、活動清單,聯動部門開展進企促發展活動,主動送政策上門。根據企業實際,并結合以舊換新、老字號評選、“世遺風味”商家評選等活動政策進行宣傳與指導,增加企業納統主動性與積極性。

  2. 激發市場消費潛能。一是打造特色主題促消費場景。按照“一月一主題”圍繞汽車、百貨、住宿、餐飲等行業策劃開展系列主題活動,舉辦“城南廟會·煙火家宴”、“世遺好鯉物,潮聚中山路”等10余場主題活動,消費潛力不斷釋放。二是搭建煥新消費場景。圍繞汽車、家電、家裝廚衛、電動自行車四大領域,積極推動促消費惠民生,推動泉州優品家享家居有限公司落戶鯉城并成為泉州首批參與的電商平臺,在全市率先開展“五進”活動,工作經驗被全市宣傳推廣,合計完成補貼超1.4億元,位列全市第一,拉動消費超15億元。三是創新夜間消費場景。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突出特色、統籌推進”的原則,培育策劃大尾夜市、王宮夜市、高山夜市等7個夜間經濟點,串聯“夜游、夜購、夜娛、夜食、夜賞”等多場景,有效改善新區夜晚空巢現象。

  3. 創建特色商業街區。一是品牌矩陣化。以“中山”為紐帶,首批聯動廈門市思明區、青島市市南區、廣州市越秀區、潮州市湘橋區成立中山友聯平臺,深化資源互享、信息互通、經驗互鑒、發展互促、商家互推、商貿互惠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二是場景智慧化。全省首創搭建商業街區日監測大數據平臺,分餐飲、住宿、零售、娛樂消費四大板塊對消費人流、金額等數據進行動態監測。國慶期間,中山路商圈日均銷售額突破億元,同比增長45%,日均人流量超12萬人次,同比增長44.6%。三是業態品牌化。當前街區集聚了鴻星爾克、特步、喬丹、匹克、361°等一批潮流國貨品牌,招引了源和堂、秉正堂、水門國仔等老字號美食館落地,安踏奧運殿堂館、榮寶生活文化館等多個精品國潮文化館正式開館,有效釋放“文化+商業+旅游”乘數效應。

  4. 打響世遺美食新名片。一是打造特色宴席樹IP。推出鯉城“刺桐宴”,挖掘美食背后的故事,傳承弘揚美食文化。邀請資深烹飪大師、美食專家顧問等,從菜品開發、菜品故事、用餐儀式設計等方面進行優化提升,并策劃衍生系列“刺桐家宴”、“刺桐僑宴”、“刺桐喜宴”、“刺桐素宴”。二是舉辦美食專業比賽促交流。舉辦“鯉香飄四?!の稇鸫掏┏恰?024泉臺姜母鴨創意大賽,近百人參賽,首度匯集泉州、臺灣兩地31家姜母鴨品牌企業同臺競技決賽、舉辦泉臺特色美食市集、聯動舉辦泉臺餐飲文化交流會,與臺灣中華美食交流協會就兩岸傳統美食文化傳承、創新以及人才培養進行交流與碰撞。三是開展美食評選立標桿。開展“世遺風味”商家、“鯉城老字號”商家評選活動,挖掘推廣世遺美食文化,打造鯉城美食品牌。完善上線新版“鯉城區美食電子地圖”,分為最家常、最風情、最時尚3大板塊,內含超百家各類型餐飲店,方便消費者尋味古城。

  5. 推動市場持續升級。一是軟硬件雙提升。圍繞“整體籌劃、分類實施、一場一策”改造提升建設思路,分批啟動全區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完成東菜、西菜市場改造,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實現了設施優化、環境改觀、秩序改善、場景增多等顯著變化,為廣大居民帶來安全、優質、舒心的“菜籃子”服務,促進居民消費品質升級。東菜市場改造經驗在全市推廣。二是多業態共融合。指導西菜市場創新思維,打造一樓老市場、二樓餐飲服務+文創展示,三樓及天臺酒吧茶咖經濟,外圍特色小吃、夜市、民宿、大眾茶館等齊聚的綜合新業態,成為泉州市區首個“早菜+夜市”模式市場,既保留了農貿市場基本功能,又進一步凸顯古城煙火氣息。

  6. 盯緊外資延伸突破。樹立“超前”意識,成立利用外資工作專班,對有意愿到資的外資企業,保持每周跟進,靠前服務,協調外管、銀行等相關部門,及時為企業排憂解難,力促盡快到資。大力推動現有外企增資擴股、延伸發展,引導其利潤再投資,重點加大“對非禁止項目和領域的分配利潤增資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政策的貫徹落實,全年實際利用外資完成1282萬美元。

  7. 夯實外貿主體基礎。一是骨干企業穩固提質。發揮漢威機械、寶峰鞋業等龍頭企業穩增長的主體作用,帶動中小微企業深度融入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穩住外貿基本盤。建立全區重點企業基礎臺賬,動態走訪服務漢威機械、寶峰鞋業、鴻星爾克鞋服等45家重點企業,重點企業全年預計出口31億元,比增11%。二是潛力企業激活賦能。充分挖掘企業出口潛力,著重服務鴻星爾克鞋服在我區新設立的福建鴻星爾克進出口有限公司抓緊整合集團出口業務,緊盯華威電池在我區設立的泉州凹度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加大出口力度,預計全年新增出口0.9億元。加強貨源在外企業、國有外貿公司、外貿孵化中心等多方聯動,分類引導企業貨源回流,預計全年引導貨源回流企業新增出口0.5億元。

  8. 政策助力搶單拓市。一是精準推介參展。實施境外市場開拓計劃,建立重點展會臺賬,指導企業精準拓市場、抓訂單、穩份額。鼓勵企業開展境外商標注冊、產品認證、管理體系認證、境外互聯網廣告宣傳,增強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全年已引導企業申報境外展會及“中小開”(中小型企業開拓市場)項目116家次、參加第135屆廣交會62家次、第136屆廣交會69家次。二是完善服務保障。建立區商務局與泉州海關駐刺桐辦外貿形勢分析聯席會議制度,全年已開展聯席會9場。引導重點企業主動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鼓勵企業申報AEO高級認證,增創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漢威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成為泉州關區首家通過海關AEO認證的“專精特新”企業。組織多部門、多形式開展系列業務培訓,引導企業參加RCEP經貿準則、稅收優惠、傳統外貿轉型等各類培訓128家次。

  9. 電商融合創新發展。一是凝聚發展力量。舉辦“勢在·必燃”電商新生態品牌論壇、“京東鞋靴走進泉州”京東鞋靴商家培訓交流會、“企業經營有道·電商合規有方”2024泉州電商財稅合規系列培訓等活動,活躍電商發展氛圍,凝聚電商發展力量,推動我區電商行業聚集、規范發展。二是對接主流平臺。主動對接亞馬遜、希音、京東等知名平臺,推動“電商+產業”融合發展,助力企業拓寬銷售渠道。舉辦京東鞋靴商家培訓交流會,指導電商企業與京東平臺搭建溝通協作橋梁,深挖電商潛力,拓寬優質產業帶產品營銷渠道。舉辦SHEIN鞋子合作交流會和2025亞馬遜全球開店啟動盛會,分享鞋服行業趨勢、全球市場分析、類目選品打造爆品、新流量增長密碼等內容,助推鞋服產業“出?!?。三是創新發展模式。推動各行業電子商務融合應用,鼓勵企業在電商平臺、短視頻、直播渠道等抓住消費熱點,實現多渠道精細化運營。推動電商企業發展直播電商、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拓展營銷新渠道,促進電商創新發展。

  10.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建設。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列為黨組會、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黨小組會“第一議題”,把準政治方向,領會工作要求,理清思路舉措。二是抓好黨員干部監督管理。嚴格執行“三重一大”集體議事制度,落實民主集中制,召開黨員領導干部述責述廉會,動態完善局區管干部和股級干部廉政檔案和職責檔案,梳理完善內控制度匯編,完善廉政風險點查找和防控措施。通過開展警示教育、節日提醒、廉政談話等形式,組織到三朝巷廉潔文化教學點進行現場教學,增強黨員干部的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三是落實意識形態主體責任。定期召開意識形態專題會議,及時分析研判通報意識形態和宣傳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加強對本局門戶網頁、微信公眾號管理,確保信息發布準確、及時、安全。本年度局微信公眾號累計轉發省上新聞報道139篇,宣傳轉發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稿件112篇,按時處置反饋區委網信辦交辦的網絡輿情32條,配合打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生態環境。

  二、2025年工作計劃

  1. 促進消費擴容升級。一是培育新型消費業態。拓展“演藝+美食+故事+游玩+體驗”,更新中山南路商圈業態指導清單,招引知名商業品牌首店、旗艦店、創新概念店,引入美陳展覽、特色市集、演藝演出、文體賽事等新業態新模式。二是打造my car社區。改造提升南環路汽車貿易走廊,將南環路提升為我的有車生活街區,涵蓋新車銷售、檢測維修、二手車銷售、美容養護等汽車消費全鏈條業態。三是打造大主軸商圈。優化提升中山中路、西街等主要商圈,規劃打造具有文化內涵、歷史底蘊的文商旅深度融合街區,分段搭建具有“閩南范”、“國潮味”、“國潮范”的消費新場景。四是打造世界美食坊。立足鯉城“世遺典范城”核心區的資源、地緣優勢,摸排古城現有空間載體,重點提升刺桐時代村、布料市場等,吸引知名餐飲品牌入駐,創建世界美食集聚街區。五是打響“世遺風味”美食IP。全方位、立體式豐富“世遺風味”美食IP內涵,構筑和完善“大餐飲+特色餐飲+名小吃”特色餐飲文化體系,持續打造一批城市地標美食標桿。

  2. 力促外資提檔升級。一是利用多平臺招商。做好意向外商投資企業的跟蹤洽談工作。充分利用“投洽會”等平臺開展外資招商,積極跟進在談外資項目,主動靠前服務,及時跟蹤華僑國際體育文化交流基地(正在辦理土地農轉用手續)、希爾頓花園酒店和翔泰供應鏈并購項目,爭取以外資形式落地我區。二是探索多形式利用外資。探索企業境外上市融資、兼并重組、增資擴股等“無地招商”模式,鼓勵民營企業積極有效使用外資,指導現有外企金陽科技公司按需有序增資,鴻榮輕工等公司以未分配利潤到資。

  3. 強化外貿穩中提質。一是培育外貿新主體。推動龍頭企業重點發力,充分挖掘有潛質的規上工業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篩選全區專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術稱號等優質企業,開展外貿業務培訓,助力企業試水國外市場。2025年,力爭培育年出口額1000萬美元以上外貿企業10家以上。二是挖掘外貿新增點。建立二手車出口企業需求問題臺賬,精準服務意向企業。積極輔導區內有規模、有資質、有渠道的二手車企業抓緊辦理二手車出口備案,打造我區二手車和電動自行車外貿出口等新增長點。三是促進服務新提升。完善外貿企業服務機制,持續開展“外貿服務專員”活動,強化業務培訓、政策引導、問題幫扶等工作。持續推廣“單一窗口+出口信?!毙∥⑵髽I統保,力爭2025年小微企業統保申領企業達130家。聯動多部門持續開展政策宣講活動,繼續幫助企業提能力、控風險、保訂單,穩出口。

  4. 力促電商業態提質增效。一是加快打造電商產業園。梳理、整合、提升轄區內現有的空間載體,引導現有電子商務集聚區合理布局電商業態,集聚電商企業平臺和綜合服務類企業,為產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供空間載體和服務支撐,推動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電商產業園區(集聚區)形成和發展。二是大力發展跨境電商。鼓勵正域跨境電商、巨爵電商等企業做大跨境電商業務,鼓勵更多傳統外貿企業、制造業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積極培引第三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企業為我區傳統企業提供報關報檢、物流、退稅、結算、信保、融資等綜合服務,幫助更多電商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5. 持續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一是加強政治引領。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系統學習,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始終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第一要求,引導帶動黨員干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二是加強監督管理。壓實黨組管黨治黨主體責任,落實“一崗雙責”,完善制約監督、從嚴管理機制,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項報告、黨內政治生活制度、黨內監督制度等制度規定,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通過上廉政黨課、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教育黨員干部自覺牢固樹立底線意識,做合格的人民公仆。三是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結合當前宣傳工作實際,改進工作方法,創新輿論宣傳手段,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統領網上宣傳,緊密圍繞中心工作和群眾關注的重點工作,對接上級媒體,挖掘自身特色,弘揚主旋律,倡導正能量,積極展現鯉城商務高質量發展生動立體的良好形象。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