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城區2022年司法行政工作要點
時間:2022-03-07 12:37 瀏覽量:1
   

鯉城區2022年司法行政工作要點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開局之年。全區司法行政系統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全國司法行政工作會議、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省“兩會”、省委政法工作會議、全省司法行政工作會議和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市“兩會”、市委政法工作會議等精神要求,圍繞區“兩會”、區委區政府扎實推進“品質名城·現代都市”建設等部署要求,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奮力推動司法行政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助力法治鯉城與平安鯉城雙提升提供有力保障,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聚焦統籌全面依法治區,高站位建設法治鯉城

(一)立足布局謀劃,繪好法治藍圖。在中央下發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省市配套出臺法治福建、法治泉州實施方案的基礎上,按照上級進度抓緊制定出臺我區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實施方案,統籌推進法治鯉城、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二)立足理清職責,優化機制設置。完善委員會、辦公室、各協調小組三個層次工作運行制度體系,理順各層級職責,更好協同發揮職能作用。按照省市部署,推動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列入年終述職內容。

(三)立足協同配合,助力立法調研。配合做好《泉州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促進辦法》等法規規章立法調研工作,有針對性地提出補充完善意見,拓展企業、群眾參與立法的渠道和途徑,爭取上級支持在我區設立市級立法基層聯系點,助力我市立法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 

(四)立足規范審查,推動依法決策。制定區級行政規范性文件制發、政府合同簽訂、常務會議題合法性審查流程圖。在區政府常務會上組織學習《福建省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開展行政規范性文件專題培訓,完善我市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管理。完善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工作機制,推行雙審模式,前置合法性審查工作。

(五)立足執法監督,營造法治環境。全面加強行政執法和執法監督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縱深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實,探索建立基層執法監督聯系點。在全區行政執法部門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四張清單”(不予處罰事項清單、從輕處罰事項清單、減輕處罰事項清單和免予行政強制事項清單),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六)立足建章立制,深化體制改革。圍繞制度建設這條主線,著力完善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工作的“支撐點”,制定以“三個四”(“四須知”“四流程”“四制度”)為主體的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十二項配套制度。推動行政復議機構、編制、人員、辦公場所等落實到位。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提高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提升復議調解實效,堅持加大調解力度、能調盡調,進一步發揮好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

二、聚焦維護社會安全穩定,高效能推進平安鯉城

(一)深耕矛盾糾紛化解,狠抓前端治未病。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大力推廣“園區楓橋”“排調分離”“三級同補”等經驗做法,圍繞人民調解程序規范化、隊伍專業化、服務保障化、品牌特色化的“四化”目標任務,聚焦涉疫、涉眾、涉訪等矛盾風險突出領域,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吸附在當地、解決在基層,有效減少“民轉刑”案件。充分發揮區人民調解員協會作用,組織開展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繼續推動建立區級行政調解組織,拓展行政調解工作領域,力爭向街道延伸。加強涉臺、涉軍、涉金融、涉生態環保、涉物業、涉知識產權、園區等重點行業領域的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和指導管理,加快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二)深耕特殊人群管控,狠抓監管保穩定。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社區矯正法》,加強社區矯正對象分類管理,落實緩刑、管制、假釋、暫外四類社矯對象分類管理和精準矯正,嚴格執行暫予監外執行對象病情定期檢查制度;組織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工作,促進社矯對象順利回歸社會、融入社會。創新未成年矯正模式,通過結對幫扶,有針對性地開展青少年社區矯正對象教育幫扶工作。扎實做好刑釋解矯人員的銜接管理和安置幫扶,確保重點對象“必接必送”到位,組織開展“強弱項、建機制”專項活動,推動過渡性安置基地的建設,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

三、聚焦提升為民服務質量,高質量回應群眾期盼

(一)落實“八五”普法規劃,厚植普法品牌,打造特色法治宣傳窗口。發揮區委守法普法協調小組的統籌協調、督導指導作用,做好“八五”普法規劃組織實施工作,推動人人參與法治建設、信仰法治權威、共享法治成果。加大“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聯盟鯉城大隊建設力度,推動落實全區普法十個重點項目,探索建設地方性法規宣傳文化陣地,打造具有泉州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設系列品牌。推動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將全年各機關單位的普法工作于年初進行“一清單”細化明確,指導督促各普法單位嚴格按照清單確定的普法任務扎實開展普法宣傳工作。組織開展“千人進萬企,送法護企促發展”活動,深入民企開展政策和法律法規宣講。

(二)強化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厚植多元供給,打造全方位法律服務體系。錨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兩快兩全”目標要求,按照市局關于“不忘初心、牢記囑托,打造新時代福建148品牌”三年行動的統一部署,推動建成有典型示范、可復制推廣的司法行政便民惠民利民項目,更好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法律服務的多元需求。加快推進網絡、實體、熱線三大平臺融合發展。深化社區法律顧問建設,持續開展“法治體檢”專項活動。

(三)增強法律援助工作實效,厚植服務優化,打造新就業形態援助載體。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宣傳貫徹,深化“法援惠民生”法律援助品牌建設,提高便民服務水平。開展法律援助案件質量同行評估工作,推進質量監管體系建設。積極推進法律援助經濟困難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提高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探索建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法律之家”,以網約司機、快遞員等新型就業形態群體為主體,依托區總工會的職工之家為陣地,推行“四式服務”,即“值班式”服務、“菜單式”服務、“預約式”服務、“主動式”服務,加大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法律服務力度,提供一站式、便捷化的法律服務,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推動基層法治工作,厚植基礎強化,打造規范化基層法治典范。組織開展司法所建設“質量提升年”活動。持續開展我區司法所“強基礎、展亮點、創品牌”評述活動,鼓勵更多司法所參與“一所一品”特色創新項目,力爭通過3-5年時間,各司法所的規范化建設水平、特色化業務專長、便民化服務品牌全面提升。積極創建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深化“鄉村振興法治同行”活動,深入實施社區“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做好人民陪審員選任管理、換屆選任工作,配合市局做好監督員選任相關工作,構建“三治融合”的基層治理體系。

四、聚焦嚴格管理干部隊伍,高要求造司法鐵軍

(一)強化思想引領,淬煉政治忠誠。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堅持黨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絕對領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堅定不移把擁護“兩個確立”真正轉化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拓展深化“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高站位謀劃司法行政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思路和舉措,教育引導全系統干部職工傳承紅色基因,堅定信仰信心,鑄就忠誠之魂。

(二)強化工作落實,展現擔當作為。結合司法行政職責要求把“高效能治理”的落實作為切入點,將常態化走訪調研基層落到實處,深入了解實情、發現問題、提出對策。以“規范、創新、探索”為主題,以“八個立足”為工作導向,高質量統籌推進全面依法治區、復議應訴、普法調解、社區矯正、法律援助等司法行政各項工作。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以“黨建引領激活力,崗位提能鑄鐵軍”為主題,政治能力、業務能力、履職能力三個方面為重點,提升司法行政隊伍專業性能力水平。

(三)強化廉潔自律,永葆干凈本色。嚴格落實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司法行政干警8小時外管理監督以及干警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禁業清單”等規定。持續推進正風肅紀,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糾“四風”樹新風。完善具有司法行政特點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準確運用“四種形態”抓早抓小,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自覺以黨章為準繩,以黨紀為標尺,經常性反躬自省,形成堅決抵制歪風邪氣良好風尚做到慎初慎獨慎微。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