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區人社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的工作主線,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著力克服疫情影響,主動作為,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穩”字當頭,強化保障,全面推動以就業保民生
截至2022年6月,全區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874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332人,“城鎮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人員236人。①精準招工引才。截至6月底,已舉辦組織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會60場,累計參會企業999家,累計提供就業崗位51564個次,達成就業意見2216人次。鼓勵引導企業赴外招聘,截止至6月底成功組織福建鴻星爾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赴貴州開展勞務交流,20家我區重點企業赴明溪開展山海勞務協作;累計發放一次性勞務補助5.1萬元。同時,有序引導失業人員就近就業。鼓勵轄區內登記失業人員到已開工的缺工企業就業,累計推送2000人次企業用工信息。②真金白銀緩解企業“急難愁”。我區《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助力企業紓困減負若干措施》出臺后,區人社局快速反應,推動穩崗補貼、穩就業獎補、留工培訓補助的發放工作,已于日前全部發放到位。截至目前,我局已累計為我區4000余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一次性穩就業獎補、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等3項補助近1500萬元。③強化困難群眾兜底保障。落實失業保險相關政策,為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及時發放失業保險待遇,切實筑牢就業保護屏障。截止至6月底累計發放失業保險金2509人次337.12萬元,失業補助金1582人次151.74萬元,代繳醫療保險費2129人次74.34萬元。同時,鼓勵就業困難人員多形式實現靈活就業,并按規定給予社保補貼。截止至6月底已受理申請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材料約1200份,預計發放補貼550萬元。④不斷提升勞動者素質。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大力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不斷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開展各類職業技能提升培訓20885人次,發放培訓補貼資金982.1萬元,已審核待發放技能提升行動補貼62.15萬。
二、創新形式,強化落實,著力提升人才引進環境
①持續引進產業急需高校畢業生來鯉就業創業。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和人才“港灣計劃”,鼓勵產業轉型升級急需的高校畢業生來我區就業創業。根據各街道經濟企業數量及稅收等情況,結合近兩年工作開展情況,制定各街道分解表,市級下達的年度任務量化分解到各街道,加快推進高校畢業生引進工作。通過多方宣傳動員,借助鯉城人才服務專員群將鼓勵產業急需高校畢業生來鯉就業創業實施意見帶入企業,督促指導各主管部門及街道辦事處推動政策落實,截止6月30日,申請高校畢業生安居補助275人,審核通過212人。②制定《泉州市第六、七層次人才認定標準》。推動市縣兩級人才認定標準實現上下有效銜接,在市級文件基礎上,結合我區實際,牽頭對照新標準擬寫初稿,三次向涉及人才工作職責的相關單位征求意見,經市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審核修改完善及我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通過形成《泉州市第六、第七層次人才認定標準》(送審稿),送泉州市人社局及泉州市人才辦審核。③兌現各項人才政策獎勵。落實省級高層次人才推介獎勵28萬;發放高層次人才安居保障資金24.342萬元;撥付福建省工科類青年專業人才資金補助22.62元;組織開展鯉城區2022年度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健康體檢492人;落實來鯉就業短租政策,累計已審批7天短期免費住宿人員4人。
三、兜牢底線,強化監督,穩步拓寬社會保障覆蓋面
繼續實施全民參保計劃,開展數據比對、清理、廣泛開展精準宣傳,切實采取有力措施推進應保盡保。①持續擴大社保參保覆蓋面。截至2022年6月底,全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12.51萬人、0.75萬人、4.35萬人,5.63萬人、7.63萬人。②繼續階段性降低保險費率。繼續執行用人單位和職工失業保險繳費比例總和階段性降至1%的政策,再延長至2023年4月30日。截至2022年6月底,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累計減輕全區企業失業保險繳費負擔約1111萬元。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截止2022年6月,共核實困難群體2438人(低保對象529人、特困人員65人、重度殘疾人1844人),已參保2235人,無需參保201人,單位未予參保1人;落實居民保貧困人員政府應代繳967人,已完成代繳933人,已代繳保費18.68萬元;另有619名困難對象已享受養老金待遇領取,持續推進養老保險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銜接工作。④繼續做好基金風險防控工作。根據《泉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印發泉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認真開展社會保險基金管理風險排查自查和整改工作,對照排查內容逐條逐項核查、整改。通過對照排查整改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健全風險防控機制,建立內控監督長效機制,不斷提高經辦機構防范風險的能力,維護社會保險基金安全。
四、落實政策,強化管理,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
①探索職稱聘任改革。建立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制度改革,建立職稱崗位設置及聘任原則7條。截止至6月底完成全區41個區直機關及下屬83個事業單位、8個街道辦事處及下屬24個事業單位的崗位核定工作。②落實衛生系統職稱傾斜政策。完成對衛生系統報考高級職稱30人、中級職稱73人、初級職稱202人的考試資格審核工作。③推進流動人員人事檔案信息化工作。成功上傳全區就業和人才人事公共服務中心14883份流動人員人事檔案信息。為存檔人員提供檔案存放地查詢、檔案機構信息查詢、檔案接收和轉遞、醫社保借閱檔案、出具相關證明申請、黨員組織關系轉接申請、檔案資料借閱、政審(考察)服務、檔案資料復印等10項線上便民服務。④持續開展“1+X”專項督查。每季度組織開展對高新區管委會、各街道辦事處,區直各主管部是否違規發放津補貼的問題自查自糾工作,并自查情況統計匯總上報紀委、監委。同時配合紀委、財政、審計、工會等部門在春節、五一期間開展海濱辦事處、鯉中辦事處的津貼補貼發放情況專項督查工作。
五、嚴格執法,強化調解,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①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處理每起仲裁案件,做到依法辦案,嚴把案件的事實關、證據關和適用法律關,做到每個案件深入調查取證、核實案情,對案件進行集體研究,確保裁決公正、公平、合法。截止至6月底共處理網上信訪投訴案件300余起;各級欠薪平臺線索件345件;調處來訪勞資糾紛案件35起,涉及勞動者58人,涉及金額33.21萬元;查處涉嫌拒不支付勞動保報酬罪案件1起,涉及勞動者11人,涉及工資金額10.9萬元。②堅持“調解為主,裁決為輔”的原則,切實強化案中調解機制,爭取在案件處理過程中做到全程調解,不斷加大勞動爭議處理力度,推動基層調解組織建設,有力的促進了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截止至6月底接收勞動仲裁申請210件,10人以上集體案件3件,共涉及勞動者38人,群體性糾紛法定審理期限內結案率100%。③截止至6月底收到工傷認定申請103件,作出認定工傷結論76件,駁回認定1件,不予受理2件,撤銷申請3件。
六、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落實就業服務工作。堅持提高就業服務水平,落實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及時發放失業保險待遇,做好社會保險補貼工作;繼續開展技能提升行動、就業見習工作、技能競賽;做好特殊群體的就業服務工作,抓好困難群體就業援助,開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工作,千方百計做好就業服務工作。(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大力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全面實施,繼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做好保險制度改革,做好統籌銜接過渡工作。強化風險防控工作,做好風險排查和處置。圍繞保民生的大局,不斷健全和完善政策措施,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三)健全人才發展機制。繼續推進2022年高校畢業生來鯉就業創業工作,健全人才引進機制,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強化人才激勵機制,構建人才投入機制。加強人才平臺建設,搭建重大項目干事創業平臺、高端人才創新孵化平臺、高端人力資源服務平臺,優化高層次人才服務。(四)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機制,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的等級晉升要求,同時繼續做好人事管理日常工作。(五)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落實國家法律法規,依法保障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完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庭建設,建設規范化仲裁庭,強化基層調解組織規范化建設。開展仲裁裁決案件再起訴跟蹤回訪工作,健全勞動關系合作機制,營造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