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鯉城區自然資源局2024年主要工作情況總結及2025年工作計劃
時間:2025-01-06 15:34 瀏覽量:1

  2024年,鯉城區自然資源局在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工作支持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國、全省、全市自然資源工作會議和區委、區政府系列會議精神,以“項目創優年”“作風建設年”為抓手,圍繞“產城人文安”發展思路,深入實施“活古城”“戰江南”,深耕“1+3+2”專項行動,積極推進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發展,勇當全區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先鋒,較好地完成自然資源領域相關目標任務,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突出挖潛增效,以節約集約爭創城鄉品質提升

  1.盤活低效用地,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2024年以來圍繞打造“世遺典范城、中央創新區”目標,結合鯉城實際,確立并有序推進古城活化利用、工改商實踐探索、產業騰挪升級3項重點工作,大力推動低效用地再開發,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一是細功夫推進古城活化利用。將古城細分為八大分區,圍繞房屋征收、安置房建設、街巷提升、基礎配套和交通體系建設、古城載體提升、文商旅等方面策劃項目,促進古城品質提升和可持續發展,近期重點圍繞解決古城文旅配套短板問題,加快推進一批國有閑置低效資產盤活,市自來水公司西街辦公樓項目等3個項目已變更為住宿類項目,原膠鞋廠綜合樓變更改造酒店等5個項目正在抓緊推進。二是推動工改商實踐探索。利用存量資產進行工藝生產與文化創意、文化展示與商業服務融合發展,引導土地空間發揮復合功能,通過工藝+展示、工藝+銷售、工藝+教學等多種模式,打造大師工作室(傳習點),工藝美術博物展館,學術交流中心,創意設計辦公空間等,打造成為集收藏、展示、銷售、創作、體驗、研學于一體的復合型工藝文化美術園,實現產業優化升級,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多渠道推進產業騰挪升級。結合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按照政企合作、收儲改造、企業自改3種模式分批分類推動低效工業用地再開發,并將高新園區拓展區范圍及江南新區控規修編中的工業用地全部納入工業區塊線,首批試點高新區北部片區由之前的1162畝拓展到3000畝,已盤活閑置工業用地460畝。同時,正在策劃生成華塑廠、奇星奇信、工礦汽配城、新塘工業區周邊4個低效連片改造片區(約1640畝)作為接續推進項目。

  2.做好批而未供土地處置,推動城市轉型升級。我區年初有批而未供土地997.47畝,閑置土地3宗77.46畝。截至11月底,已處置批而未供3宗51.45畝,為泉州演藝劇場項目、2023-23號儲備用地(繁榮大道東側95畝商住用地)和K2道路;已處置閑置土地1宗2.3畝,為曾氏宗祠配套建設用地。

  3.優化土地資源配置,謀劃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為解決金鯉大橋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以及未來“大占補”新政策后可以導致我區耕地保有量不足等問題,牽頭組織開展浮橋街道范圍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整治內容包括補充(恢復)耕地以及結合江濱南岸生態整治工程優化設計除耕地以外其他區域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等。目前已完成項目實施方案編制工作,正與省上對接修改完善,同時耕地恢復項目已啟動開工。

  二、堅守綠色底線,以過硬舉措壓實生態保護責任

  1.全面推行林長制,助推林業生態建設。堅持黨政同責、部門聯動,充分發揮林長制指揮棒作用,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區級林長帶頭巡林9次,召開林長會議5次,發布林長令1個,協調解決森林防火、松材線蟲病防治等問題,促進各級林長規范履職,構建“區級林長抓督導、街道林長抓推進、社區林長抓落實”的工作體系。完善“林長+”協作機制,深化林長河長協同共治機制建設,實行“林長+公檢法”護綠模式,組織開展“林長+公檢法+群團組織”聯合巡林活動2次,推動行政執法與司法監督有效銜接,形成管綠護綠工作合力。

  2.切實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全面推行森林防火行政首長負責制,制定森林防火部署圖,統籌抓好人防筑基、物防固本、技防賦能各項措施,實行“日常時段24小時監控+重點時段無人機巡查”模式。利用森林防火視頻監控點平臺,實現鯉城區常泰街道、金龍街道、江南街道周邊山體,包括紫帽山、宿燕寺、烏石山、楊貴山等林區的監控覆蓋,全天候對林區及周邊煙霧進行實時監測,并關聯手機自動預警告知,2024年以來處置火險預警千余起,未發生森林火災。

  3.扎實開展耕地保護工作。一是完成2023年耕地考核工作。順利完成2023年耕地3大項9小項耕地考核工作,“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耕地占補平衡”“耕地進出平衡”等一票否決事項均通過上級考核。二是完成耕地占補平衡指標。根據市城建集團在我區農轉報批需求,完成購買耕地占補平衡指標150畝、水田指標150畝,購買耕地占補平衡指標80畝、水田指標70畝。三是開展耕地保護宣傳工作。根據市局統一安排,委托第三方技術單位,圍繞耕地保護各項政策精神,制作鯉城區耕地保護政策視頻宣傳短片,并在市、區兩級微信公眾平臺上發布宣傳。

  三、強化要素保障,以節約集約助推高質高效發展

  1.做好用地要素保障,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按輕重緩急排出時序計劃,通過前期早介入、中期細服務、后期緊跟蹤,組建專班,梳理報批流程,指派專人與業主單位、街道、社區對接聯系,負責指導、督促材料組件,按程序一環緊扣一環推進,同時加強與省、市自然資源部門的溝通,爭取最大力度支持。今年以來,在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報批方面,完成泉州演藝劇場綜合體項目、2023-23號儲備用地、2023-25號儲備用地、鯉城江南水質凈化中心、2023-37號儲備用地、2023-19號儲備用地、新步安商房、2023-70號儲備用地、2023-20號儲備用地、2023-22號儲備用地、泉州五中江南校區、2023-28號儲備用地、2023-76號儲備用地、2023-77號儲備用地、中環城貫通(鯉城段)等15個項目報批工作,新增建設用地面積422畝;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編制報審方面,我區共編制上報2個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均獲省政府批準實施。

  2.持續推進土地出讓,賦能江南城市更新。以繁榮-站前西片區開發建設為主軸,把握土地投放市場的規模、時機、節奏,全力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用地。今年來,已出讓海天公司用地內原規劃支路、金上產業園、泉州演藝劇場綜合體及商業配套街區項目、鯉2023-10號、繁榮片區繁榮大道東側商住用地、光電產業園、鯉城酒店等7個地塊共計389.4畝,其中工業用地3宗146.33畝,商服用地2宗121.3畝,住宅用地2宗121.77畝,為江南新區發展積蓄新動能。

  四、優化審批管理,以效能提升激發政務服務“加速度”

  1.有序完成臨時用地審批(轉報)工作。為保障江南新區建設項目施工順利推進,解決工程項目部、進出道路、材料堆場等用地需求,今年以來已完成7宗建設項目臨時用地的審批工作,批復面積3.4727公頃;初審轉報市資規局批復臨時用地1宗,批復面積0.1882公頃。

  2.牽頭組織多部門開展私有危房改造、加裝電梯聯合踏勘審查。堅持強化管控約束、建管并舉,推動科學改造、有序更新,嚴格執行《泉州中心市區(古城區)私有住房修繕改造及翻建管理規定》(泉政辦規〔2024〕22號)文件規定,牽頭組織市古城辦、區住建、文旅、城管及古城保護發展指揮部專家咨詢組專家聯合現場踏勘。今年以來共完成古城區私有住房翻建修繕現場踏勘97宗。牽頭制定的規范性文件《鯉城區(非古城區)私有住房修繕及翻建管理規定》已于2024年6月20日起施行。同時,充分考慮古城保護和群眾需求,根據《泉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五部門關于城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指導意見》(泉建規〔2022〕1號)文件要求,今年以來,已有8宗增設電梯項目通過審批,取得規劃審查意見。

  3.嚴格林地征占用審核審批。認真落實林地用途管制、定額管理和林木采伐管理制度,確保依法依規使用林地。2024年以來審批建設項目永久使用林地項目5件,面積8.9801公頃;有效保障項目用林需求。在省內率先探索制定《建設項目涉及一般濕地辦理程序》,規范工作流程和申請材料,辦結涉及一般濕地項目2件。

  五、圍繞治本攻堅,以協同協作推動行業管理有力有序

  1.開展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百日攻堅”行動。據市級部門統一部署,牽頭開展我區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百日攻堅”行動,按要求完成對2018年以來我區所有31個土地平整項目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完成1宗項目涉及砂石資源的追繳工作,同時,結合我區實際出臺《進一步健全完善我區打擊非法采礦長效機制》和《關于全面推行廢棄礦山治理責任制工作方案》兩份文件,形成了礦產資源管理的長效機制,切實加強礦產資源管理,保護國有礦產資源,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有序科學開采、合理安全使用。

  2.扎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一是制定方案提供工作保障。牽頭制定了2024年度鯉城區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明確地質災害防災責任人、監測人,提出地質災害防范措施、應急響應措施以及搬遷避讓及工程治理方案,為我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了較強可操作性的制度保障。二是落實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工作。按照省、市、區統一部署,今年以來,已出動38人次對我區地質災害隱患點及各街道重點區域開展巡查監管,未發現新增疑似地質災害風險隱患。三是加強監測預警及時發布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結合氣象信息并根據地質災害可能發生的時間、地點、成災范圍和影響程度等,及時利用短信、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手段,確保預警信息及時傳達,今年以來已發布5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信息。

  3.配合推進耕地日常執法監督。充分利用“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等科技手段,做好網格化管理工作,以江南、常泰、金龍、浮橋等4個街道辦事處為摸排主體,結合城管、住建、農水等部門的日常巡查工作以及通過“兩違圖斑”、部級衛片執法核查、群眾來信來訪等渠道,全方位監測耕地利用情況。一是配合市局對部、省下發違法圖斑進行現場核查并督促整改。截至目前,2018-2021衛片圖斑10宗,目前已整改7宗,未整改3宗,整改率70%;2022年263宗,其中違法圖斑46宗,已整改39宗,未整改7宗,整改率84.8%;2023年99宗, 已整改96宗,未整改3宗,整改率96.97%; 2024年下發的衛片執法圖斑已整改到位。未整改的圖斑正按要求加快推進整改,進一步消除違法狀態。二是積極配合第三輪中央環保督察信訪件的整改,10宗已全部通過市級驗收銷號。三是進一步落實日常巡查制度。以“零容忍”態度堅決遏制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行為,堅決遏制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行為,牢牢守住耕地紅線,不斷完善整治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長效監管機制,將整治成果轉化為日常監管的有力措施,今年以來尚未發現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

  4.配合做好產權登記工作。一是配合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做好個人登記的初審工作。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第一標準,結合“放管服”改革,落實“一次性告知”,優化政務服務,減時間、少跑動,今年以來老城區已完成46宗,新城區完成10宗。二是全力推進宗教場所不動產確權登記。一峰寺、城隍廟、同蓮寺、釋伽寺、宿燕寺已取得不動產證,正在推進大開元寺、承天巷福音堂不動產權證的辦理。三是全力推進安置房首次登記及容缺先行辦結首次登記項目的材料補辦完善工作。截至目前后坑安置小區首登證明已辦理完成,正在推進辦理高山安置小區首登。

  六、2025年工作計劃

  2025年,區自然資源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自然資源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明確目標方向,堅決扛牢職責使命。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在“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典范城市”創建中勇毅擔當,在“市區一體化”建設中奮勇爭先。

 ?。ㄒ唬┩苿泳G色發展,全面提升林長制工作。一是進一步發揮林長辦參謀助手和統籌協調作用,多措并舉推動形成林長制標準化建設“閉環”責任鏈,確保每一片森林都有人管、有人護聚焦打造全民行動體系,堅持“開門治林”,探索推行民間林長模式,鼓勵社會公眾參與林業治理;二是提升智能水平,構筑管護體系。加快森林資源網格化、全覆蓋管理體系建設,運用上級林長制智慧管理平臺和全區“一網統管”平臺建設,建立“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有機融合的森林資源管護體系;三是加強宣傳引導,凝聚社會共識。持續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利用微信、網絡等媒介加強林長制宣傳,讓群眾知曉林長制是什么、做什么,讓群眾主動參與監督,并結合“秋冬季森林防火宣傳月”“憲法宣傳周”等節日開展宣傳活動,加大森林防火、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涉林法律法規宣傳,讓群眾參與愛林護林,形成全民參與森林資源發展保護的良好氛圍,全力推進林業高質量發展。

 ?。ǘ屪フ呒t利,滾動策劃推進項目。一是按照“成熟一批實施一批”的原則,全力推進試點項目。古城結合世界遺產保護,重點推進8個分區建設和國有集體資產、公建項目盤活利用;江南新區重點推進繁榮-站前片、金鯉大道片、烏石展城片城市更新和華塑廠、奇星奇信、工礦汽配城、新塘工業區4個低效工業片區的連片改造,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品質新城。二是探索創新合作模式。聚焦城市建成區存量空間資源提質增效,引入城市更新基金和產業基金參與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通過資產整租、收儲、以修代管等模式,整合閑置廠房、古大厝,推動新產業入駐、新業態更迭。

 ?。ㄈ┰鷮嵶龊靡乇U?。一是全盤考慮土地出讓工作。根據開發時序,結合項目需求,2025年預計出讓地塊18宗781.64畝,包括:住宅用地8宗419畝,商服用地7宗186.12畝,工業用地1宗67.1畝,體育文化用地1宗19.92畝,排水用地1宗89.5畝。二是做好用地要素保障。在依法依規,嚴格執行用地報批程序的基礎上,持續推進新塘-奇星片區、延陵片區、展城西片區等開發方案編制工作,啟動繁榮、新步片區道路及周邊商住等產業地塊、江南污水處理廠等公益性用地報批前期工作。三是統籌謀劃未供土地和閑置土地處置。深入分析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分類施策,逐地塊研究處置對策,明確任務目標,確保批而未供年度處置率達25%以上;同時針對龍頭山片區改造項目、龍頭山文化中心和平水廟停車場項目3宗閑置土地78.72畝,進一步加強與項目業主單位溝通,協助梳理處置難點、堵點,形成合力,精準施策,穩步推進閑置土地處置工作。

 ?。ㄋ模├^續做好土地衛片處置監督。加強耕地保護工作力度,確保全區耕地數量基本穩定、質量有所提升、生態逐步改善,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各項耕地保護目標任務。一是加強巡查監管力度,充分利用“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等科技手段,做好網格化管理工作;二是推進違法占地整治力度,上下聯動推進衛片執法圖斑等整改,切實履行耕地保護和衛片執法工作的主體責任。

 ?。ㄎ澹┩七M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自然資源工作的重要論述,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積極帶領全局,不折不扣完成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和布置的工作任務。同時,繼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推進審批提速增效,努力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效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法治政府,為高質量建設“品質名城·現代都市”貢獻自然資源力量。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