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城教育概況
時間:2024-02-18 09:50 瀏覽量:1

  鯉城區在西晉末年已有私學。隋唐開科取士,私學繼續發展,出現私塾、社學、義學。北宋置官學,南宋出現書院,持續至清末。清末廢科舉、興學堂。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府學改為福建泉州府官辦中學堂。光緒三十年,縣學改為泉州府晉江縣官立小學堂。清末,華僑即捐資興辦學校,先后創辦、助辦中學、中等專業學校21所,小學30所,幼兒園5所,但大多時間不長。 民國期間,中小學發展迅速。到民國38年(1949年),共有高等學校1所,中等專業學校3所,中學8所(其中公立2所),小學27所(其中公立8所),其中僑辦中等專業學校3所,僑助中學4所,僑辦、助辦小學23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泉州教育進入新的時期,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教育網絡逐步形成。

  1997年8月,原鯉城區行政區劃調整后,鯉城區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市的中心城區,區屬學校中擁有一所省一級達標中學(泉州七中)、 一所省重點職校(泉中職校)、兩所省示范學校(區實小、西隅中心小學)、三所省農村示范小學(亭店小學、明新中心小學、新華中心小學)、省優質幼兒園(一幼、二幼、三幼、機幼、實幼)、省標準園(傳春幼兒園),此外還擁有進修學校、鯉城電大、職教中心、成人中專等學校,基本保持完整的教育體系。

  數年來,鯉城區堅持貫徹“科教興區、建設教育強區”發展戰略,狠抓“兩基”鞏固和提高工作,深入推行素質教育,取得顯著成績。1992年,鯉城區以優級水平通過省義務教育“六項督導”評估驗收,1993年,實施義務教育“六項督導”通過了省跟蹤調查,并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義務教育工作先進縣(市、區)”光榮稱號。1995年,泉州七中通過一級達標中學市級驗收,躋身全省第九所一級達標中學之列。1996年鯉城區“高水平、高質量”通過省政府“兩基”驗收,1997年,全區實驗教學普及工作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省教委評估驗收。1997-2000年連續四年保持“兩高”水平通過“兩基”跟蹤檢查,2001年在全市率先基本實現“雙高普九”。小學教師大專比例和初中教師本科比例均居縣(市、區)之首,1999年中考優秀率居全市首位,高考每萬人口上省專線人數居全市首位。1999年比市政府規劃提早六年在全市率先普及高中階段教育,2000年高中階段入學率達87%,高出省、市平均40個百分點,省政府授予鯉城區“基本實現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少年文盲區”稱號,1999年市政府授予鯉城區“兩基”工作先進單位,2000年3月鯉城區高質量通過省教委“實驗教學普及縣”復評。2001年泉州七中在全市首家通過全國示范性高中市級驗收。2002年鯉城區被定為省級課程改革實驗區。2003年,鯉城區在全省首批接受“雙高普九”省級驗收,2004年,被確認為福建省“雙高普九”區。2005年,鯉城區在全市首家100%通過小學“十配套”驗收。2006年,鯉城區在全省首家以優秀等級通過省政府對縣(區)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同年,區教育局被授予“省師德建設先進單位”、“省創建綠色學校先進單位”。2007年,鯉城區被省政府授予“福建省教育工作先進區”、被福建省終身教育促進委員會授予“福建省社區教育先進單位”稱號,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泉州市唯一)。2008年,鯉城區被評為“福建省終身教育先進單位”(泉州市唯一)。2010年,鯉城區被教育部授予“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區”。2011年,鯉城區被省教育廳列為首批省級義務教育“小片區”管理改革試點縣區之一。2012年,鯉城區接受“教育強區”省級評估驗收并被確認為福建省首批“教育強區”;成功承辦“福建省義務教育改革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2014年,鯉城區被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授予“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稱號;區教育局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評為“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2015年,鯉城區接受并順利通過福建省2015年度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社區教育獲“全國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優秀組織獎”。2017年,鯉城區被省政府授予“福建省教育工作先進區”;區教育局被司法部、中央綜治辦等單位授予“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被福建省教育廳授予“安全教育示范單位”稱號;區教育督導室被教育部質量監測中心評為“全國質量監測縣級優秀組織獎”。2018年高分通過福建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辦“兩項督導”暨“教育強區”評估驗收,被授予福建省首批“教育強區”。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