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機關各股室,區屬各學校:
現將《2023年鯉城區教育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泉州市鯉城區教育局
2023年4月3日
(此件主動公開)
2023年鯉城區教育工作要點
2023年全區教育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緊扣“四個更大”重要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開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以拼的姿態、搶的勁頭,激發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活力,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實現基礎教育優質均衡協調發展,為“活古城”“戰江南”貢獻強大教育力量。
一、加強黨的領導,提升教育系統黨的建設水平
1.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廣泛開展“聽黨話、跟黨走”“強國復興有我”等主題系列活動,邀請各級黨代表和勞模、宣講團成員和優秀教師代表等開展線上線下巡講。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工作,加強教材、教輔、進校園讀物排查整治,持續推進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及時召開輿情分析研判會,舉辦1-2場教育領域意識形態工作培訓會,開展專項督查。
2.著力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在全區教育系統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推行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健全完善中小學校黨組織會議和校長辦公會議的會議制度和議事規則。制定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清單,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組織生活會等制度,持續實施黨建典型培育工作,著力抓好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加強機關黨建工作,深化模范機關創建。
3.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壓緊壓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強化基層黨組織從嚴治黨監督力度。聚焦教育領域民生熱點,深化專項整治。深化黨風廉政建設,領導班子成員落實“一崗雙責”要求,扎實開展作風建設工作,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持續推進廉潔文化建設,挖掘和利用好廉潔文化資源,持續強化家風教育,深入開展警示教育。
二、聚力培根鑄魂,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4.突出德育實效。完善德育工作體系,加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大力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深入落實《鯉城區推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實施意見》,用好中小學德育學堂,加強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遴選第二批區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研究制定加強中小學班主任隊伍建設實施意見,持續開展先進個人、集體評選活動,推薦參評一批省、市級思政課程等德育示范項目和案例。加強家庭教育,與婦聯等部門聯合舉辦“激揚家國情 奮斗新征程”家庭家教家風宣傳實踐活動,開展家庭教育理論研究工作。
5.提升智育水平。開展聚焦課堂教學質量的主題活動,培育、遴選和推廣一批優秀教學模式、教學案例。組織“強質量、樹品牌”教育教學開放展示交流活動,促進課堂提質增效。組織遴選第二批“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促進老城新區優質資源共享。推進義務教育階段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組織做好高中資優生素養發展活動,完善中小學一體化培養體系。
6.強化身心健康。深化體教融合,開展常態化學生全員競賽(展演)活動。開展防控近視專項行動,推動創建科普宣傳教育基地。遴選一批市、區級中小學標準化心理健康輔導室,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持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進校園、進社區活動。做好學生心理狀況摸排工作,強化重點對象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
7.增強美育熏陶。實施學校美育提升行動,推進各校藝術實踐活動常態化開展。鼓勵學校因地制宜開發地方戲曲、民間美術和閩派文化藝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方課程資源,豐富校本課程。鞏固提升“班班有歌聲,班班有美展,校校有校歌,校校有校標”活動成效,遴選和組織優秀學生藝術團、藝術作品參與各級展演展示活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舉辦鯉城區中小學生民族器樂獨奏比賽和鯉城區中小學校園歌手獨唱比賽,組織參加各級各類美育賽事活動。
8.加強勞動教育。實施勞動教育提升計劃,開展勞動教育周活動,推動各校因地制宜拓展校內外勞動實踐教育資源,遴選推薦一批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特色項目。
三、強化統籌協調,推動各級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
9.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研究出臺《鯉城區“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方案》,健全保障機制,積極推進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擴容增量,全區學前教育公辦率鞏固在50%以上,普惠率在90%以上,增創4所示范幼兒園。加強集體辦幼兒園規范管理,推動區教育管理集團旗下符合辦園條件的集體辦幼兒園辦理注冊登記證,推動集體辦幼兒園依法依規做好事業單位法人登記。建立幼小雙向科學銜接機制,搭建幼小聯合教研平臺,組織開展市、區級示范性幼兒園開放活動,推動幼小銜接研究實踐與成果展示,形成富有特色的幼小銜接“鯉城實踐”經驗成果。
10.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進程。落實鯉城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規劃。鞏固消除大班額成果,推進控輟保學常態清零,創建3所省級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完善強校帶弱校、老城新區對口幫扶等辦學機制,加強老城新區緊密型教育共同體建設。研究出臺《泉州市鯉城區“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新增一所市級隨班就讀基地校。支持凌霄中學完成泉州市初中“新優?!苯ㄔO任務,推動區屬公辦中學構建江南新區教科研共同體。
11.推動普通高中育人多樣化發展。以特色多樣為發展方向,深化普通高中辦學模式和育人方式改革。對照《福建省普通高中達標評估辦法(2022年版)》,加快學?,F代化建設,鞏固提升泉州七中示范高中創建成果,推進福建師大泉州附中創建省一級達標高中,泉州科技中學創建省二級達標高中。加強新高考研究,組織畢業班教學視導,持續抓好優生培養工作,爭取高考再創佳績。
12.持續推進職業教育融合發展。支持泉中職校積極參與泉州市產教融合大聯盟,落實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方略,深化泉中職校與我區龍頭企業開展合作共建的協作育人模式改革,在企業新建成產教融合技能實訓基地。
四、深化改革創新,激發教育事業發展內生動力
13.全面深化教育治理改革。推動教育放管服改革,明晰政府、學校權責邊界。建立健全校外培訓監管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隱形變異綜合治理,推動非學科類培訓相關職能部門分類監管。鞏固規范民辦義務教育治理成效規范民辦學校審批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扎實開展民辦學校年檢和“雙隨機、一公開”檢查。
14.全面落實“雙減”政策。推進學校少年宮活動與學校課后服務有機融合,推出“一校一品”減負提質增效系列活動。鞏固推廣全國全省“雙減”典型案例改革成果,持續做好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2+N”模式。組織開展學科作業布置設計和批改講評的專題研討,及時總結和挖掘作業管理的好經驗好做法。
15.推進招生制度改革。堅持“分級辦學、分級管理”原則,規范招生行為,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入學全覆蓋,繼續在老城區實行“單校片區+多校片區”小學招生入學辦法,在新區探索實行“單校劃片”、公民辦小學同步招生的辦法。貫徹落實教育部、省教育廳和市教育局的有關高中招生文件精神,堅持依法招生、規范招生、陽光招生,切實做好2023年度普通中學與中職學校招生工作。
16.鞏固拓展教育督導改革成果。持續做好“兩項督導”工作,按年度計劃推進縣級網絡自評。穩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對標對表做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狀況縣級自查自糾工作。積極組織樣本校參加2023年國家、省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確保高質量完成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任務。做好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迎檢工作。持續做好“責任督學掛牌督導”等工作。
五、提升保障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
17.持續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開展全區師德專題教育鞏固拓展年活動,健全師德師風談話提醒、通報機制和師德黑名單制度,對師德問題實行“零容忍”。完善中小學崗位設置管理,進一步擴大學校職稱評聘自主權;暢通教育人才職稱晉升通道,促進優秀教育人才脫穎而出。推動區屬中小學依標足額核編工作,建立合理有序用編補充教師情況定期通報制度,探索師資共享交流機制。推進基礎教育人才引進行動,加大校園招聘宣傳和優質畢業生引進力度,通過專項招聘、本科優秀應屆師范生、公費師范生“雙選會”、省統考等方式補充新任在編教師147名;繼續配合教育集團公開招聘第二批國企教師,努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引才體系。貫徹教育強師計劃,遴選第八批區級骨干教師130名、第二批學科帶頭人30名、首批教學名師30名。建立健全首批區級名校長工作室和第二批區級名師工作室建設,完善教師發展共同體建設。
18.完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持續落實好教育經費“兩個只增不減”,鼓勵社會力量加大投入,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為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提供經費保障。精準落實學生資助政策。做好教育收費監管工作,加大財務監管力度,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規定和教育收費公示制度。
19.加快教育項目建設。結合“戰江南”戰略部署,加快推進教育優質資源在江南新區的布局。完成3所小區配套幼兒園(金泰花園、保利天匯、龍湖春江天鏡)移交工作,5所小區配套幼兒園(三盛璞悅里、源昌江南城、金泰花園、保利天匯、龍湖春江天鏡,新增學位1890個)于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加快推進福師大泉州附中、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常泰校區)等既定教育項目進度,有效擴大基礎教育學位供給。
20.推進依法行政依法治教。落實“八五”普法工作要求,推進法治政府、法治機關建設,組織開展好憲法宣傳日、“學憲法 講憲法”等活動,增強干部職工及師生員工憲法意識、法律素養。
21.維護教育系統安全穩定。認真落實“乙類乙管”下疫情防控各項舉措,圍繞“保健康、防重癥、護校園”,強化健康監測,健全健康副校(園)長使用管理機制,保障醫藥供應和就醫綠色通道。持續開展學校安全標準化提升專項行動,推進“三張清單”“四色風險”“5S”現場管理。常態化開展教育領域掃黑除惡斗爭,持續強化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探索建立網絡監管平臺,推進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力爭實現100%全覆蓋。
22.抓好機關自身建設。按照省委、市委、區委部署要求,扎實開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開展服務型機關創建,強化機關作風、效能建設,認真辦理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抓好平安建設和綜治安全、信訪、政務公開及檔案、保密等工作。推進機關精神文明建設,做好全國文明城市、省級文明單位創建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