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泉州市鯉城生態環境局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牽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各項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單位先后獲評泉州市2020—2022年度文明單位、2023年泉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執法技能競賽“三等獎”、2023年泉州市生態環境局環境監測職業技能競賽團體季軍、2022年度區級“平安單位”等多項榮譽。
一、2023年工作總結
?。ㄒ唬┚劢裹h政合力,系統構建“大環?!敝卫砀窬?/p>
一是逐級傳導、層層壓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發揮區環委會統籌協調作用,提交區領導牽頭召開生態環保專題會、協調會56次,帶隊現場檢查67次,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出批示165次,層層傳導壓力,落實問題通報和定期協商制度,確保環保責任目標落細落實。二是組建專班、聯動提升環境問題整改力度。發揮區環委辦作用,加強調度、預警、上傳下達,滾動更新、通報轄區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并及時提交區委、區政府研究整改,發出督查通報14期。第三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期間,實行“兩辦+環委辦”三辦融合辦公,抽調發改、信訪、自然資源、城管等核心人員集體辦公,確保做到統一指揮、快速響應,順利完成中督迎檢工作。三是網格治理、充分發揮街道社區基礎作用。加強街道生態環保工作的指導,組織簽訂街道生態環保目標考核責任書,開展督查指導,通過培訓、現場檢查、督促指導等多種形式提升街道環保工作水平。
?。ǘ┚劢弓h境改善,致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一是堅持綜合施策,扎實開展空氣質量提升攻堅行動。2023年,我局持續推進大氣精準減排,加大移動源污染整治,強化大氣污染應急聯防聯控,在全市率先以政府名義出臺《鯉城區工業企業低揮發性有機物原輔材料替代工作方案》,推動制鞋、印刷、工業涂裝行業低VOCs原輔材料的替代,年度完成10個精準治理項目,推動2家低效廢氣處理設施提升改造、4家鑄造企業廢氣治理設施改造,取締4臺生物質燃料鍋爐,完成新增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175輛,啟動大氣污染防控應急預警34次。針對群眾關心的揚塵問題,牽頭開展城市揚塵污染專項整治行動,出動586人次,檢查在建工地133家次、工業企業29家次、城市道路揚塵渣土車等142次、儲備土地80家次,召開鯉城區城市揚塵點題整治聯席會9次,開展揚塵聯合督導檢查5次,推動解決問題29個,在各媒體各類宣傳報道30篇,發布典型案例2批9個,入選福建省生態環境廳揚塵整治典型案例2件。2023年,鯉城區域大氣環境質量保持優良水平,空氣質量指數(AQI)為18-250,綜合指數2.94,空氣質量有效優良天數比例為95.8%,PM2.5等六項污染物指標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二是堅持突出重點,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2023年,圍繞省控浮橋斷面水質提升目標,開展精準溯源分析和水質跟蹤監測,制定《鯉城區入江入河排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鯉城區晉江感潮河段水環境攻堅治理方案》,大力實施項目工作法,推動完成入江入河排口查測溯治,穩步推進水污染防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8個晉江感潮河段攻堅治理項目,全面消除入海溝渠黑臭,除黑比例100%,提前完成市下達的除黑任務。牽頭抓好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全面摸排整治園區內工業企業排水情況,確保工業廢水全面達標入管處理。常態化開展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有序組織南高渠日常巡查和沿線排水口專項整治,整治排口31個。2023年度鯉城轄區晉江干流省控斷面(浮橋)水質均值達標率為10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南北二路渠穩定消除黑臭。
三是堅持分類管控,有序推進土壤污染防治行動。2023年,我局嚴格落實調查評估和質量控制制度,完成金鯉片區等11個儲備用地擬變更為住宅的建設用地土壤調查;建立鯉城區新污染物治理局際聯席會議工作機制,推進新污染物治理工作,開展化學物質環境統計調查,排查企業230家,審核填報納入統計范圍企業31家;常態化開展危險廢物產廢單位規范化管理評估,組織固體廢物專項攻堅行動,年度完成企業規范化考核35家,轉移處置危廢5520.65噸,危險廢物產生單位管理計劃申報率100%,危廢轉運處置利用率99.9%,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保持100%,地下水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ㄈ┚劢箚栴}整改,不斷補齊生態環境保護短板
2023年,我局把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環境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全力抓好中央及省生態環保督察及區域突出環境問題整改。一是全力推動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2023年11月22日-12月22日,我局牽頭落實第三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迎檢工作,提請成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區政府常務副區長任常務副組長的區配合生態環保督察協調聯絡領導小組,下設一辦六組,建立“集中辦公工作機制”“領導包案機制”“工作專班機制”“督辦問責機制”等四項工作機制,有力有序迎接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督察期間,按要求報送3批次4項檔案內容,接辦上級轉辦信訪件20批次51件,接受現場檢查2次、暗訪1次,刊發區級簡報28期,梳理上報市環保督察信息65條,市級簡報采用22條,推送我區相關新聞26條;針對督察期間暴露出來的生態環境領域問題短板組織立行立改,制定《鯉城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推進緩慢污水直排問題依然存在立行立改工作方案》等5個方案,切實推進督察問題整治。二是全力推動區域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根據各級通報問題和自查發現問題,更新制定2023年度區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清單,對重點問題實施周調度、旬通報,開展現場核查、聯合督查,推動25個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有序整改;牽頭完成泉州市肉聯廠關停整改,得到周邊群眾的認可,取得較好的整改成效,相關做法在省廳官網進行了專題報道。
(四)聚焦要素保障,有力促進綠色轉型發展
2023年,我局注重源頭管控,嚴格落實生態環境管理各項要求,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一是在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方面,認真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堅持放管結合、寬嚴相濟、便捷高效的原則,創新環境管理和監管方式,優化環評審批模式,強化生態環境要素保障,主動靠前服務,做好招商引資項目前期環境預評估工作,提速增效30個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年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1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29個,完成環評登記備案項目 43個,核發排污許可證125張,助推59個重點項目落地建設。二是在深化節能減排方面,把節能減排降耗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突破口,全面落實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年度完成工業源減排項目3個,減排VOCS25.99噸,核定并完成購買可交易排污權的工業企業25家,2023年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3.9%,碳排放強度下降47.3%,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約10%。三是在深化低碳工程建設方面,將低碳建設作為中心城區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抓手,編制實施《鯉城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規劃(2021-2030)》,推動11個低碳社區建設(市級低碳社區2個,區級低碳社區9個),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區和新峰社區被市里作為綠色低碳創建典型上報省廳,取得較好的低碳示范效應。四是在深化低碳文化建設方面,持續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組織開展2023年鯉城區六五世界環境日主題宣傳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依托低碳日、生態日、科普日等節日,聯合工信局、老科協、文明辦、婦聯、教育局部門等開展各類環保宣傳活動7場次,發動街道、社區組織 “環保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9場次,開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12場次。
?。ㄎ澹┚劢癸L險防控,全力守住環境安全底線
2023年,我局加強生態環境領域安全風險管控,積極組織開展生態環境領域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確保區域生態環境安全。一是強化環境執法檢查。認真組織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開展 “清水藍天”“靜夜守護”“揚塵整治”等專項執法行動,全區環保網格累計巡查20826次,上報事件信息13418條,開展雙隨機抽查污染源80家、全鏈條環境監管建設項目59個、辦理環境違法案16件,罰款79.4312萬元,查封扣押1起,移送公安1起,限產停產1起,發出書面責令改正告知書11份,關停取締“散亂污”企業56家,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4件,實施鯉城區第一起漁業領域的增殖放流形式的生態損害賠償,進一步提升了生態損害賠償覆蓋率。二是妥善處置群眾訴求。將群眾來電、來信、來訪等所需、所盼、所愿轉化為為民辦事的指南,全年受理舉報件198件,按期辦結率100%,以破解難題的實績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三是強化環境風險防范。開展2023年生態環境重大事故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完成涉核技術利用、危險廢物及飲用水源地等16個目標清單的排查整治,發現并督促整改安全隱患8個;檢查核技術利用單位20家次,開展系統數據核查5批次。四是加強環境應急管理。聯合泉州市南渠供水有限責任公司、泉州金浦供水有限公司簽訂《鯉城區突發環境應急物資共享使用協議》,在南干渠道飲用水源地沿線建立3個環境應急物資儲備庫,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和應急聯動機制,健全環境應急物資儲備保障。同時,督促66家企業自行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組織開展年度輻射事故應急演練、飲用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提升環境應急處置能力。
(六)聚焦全面從嚴治黨,打造生態環保鐵軍
2023年,我局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突出抓好黨的政治建設,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一是全面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分層級建立單位及中層以上干部職責、廉政檔案,及時梳理廉政風險點,更新局崗位廉政風險清單,認真落實談心談話制度,開展集體廉政談話1次,任前廉政談話1次,經常性廉政責任談話9人次。二是扎實推進黨建工作。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全年開展書記講主題教育專題黨課1次、以黨員大會、專題講座、專題研討、主題黨日等形式開展集中學習10次。認真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年度《打造黨建強引擎 奏響綠色奮進曲》黨建品牌獲評2023年泉州生態環境系統特色黨建項目比賽三等獎。三是扎實推進意識形態工作。定期開展意識形態分析研判,認真宣傳貫徹《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加強意識形態領域陣地建設管理,強化網絡輿情正面引導,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控權、話語權。
二、2024年工作計劃
?。ㄒ唬┛傮w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和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穩定改善,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進展,為鯉城奮力實現“品質名城·現代都市”美好藍圖提供良好生態保障。
?。ǘ┲攸c工作
1.以更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一是深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強化PM2.5、PM10和臭氧污染協同控制,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減排,開展企業VOCs原輔材料源頭替代、低效設施提升改造、實施大氣精準治理項目,持續推進移動源污染防治、揚塵“點題整治”。二是深化水環境治理。實施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能力提升大會戰,推進43個污水提質增效項目建設,加快江南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進度,加強入河排口環境管理,啟動建設烏石滯洪湖片區和水生態治理中心項目,落實區域水質監測綜合評價體系,借助“一網統管”數字化平臺,協調解決水污染防治、斷面水質鞏固提升等問題。三是深化土壤污染防治,開展用途變更為“兩公一住”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保障建設用地安全。加強固體廢物監管,開展危險廢物產廢單位規范化管理評估,積極配合開展市“無廢城市”建設,推動新污染物治理,開展化學物質環境統計調查。
2.以更高站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聚焦打造營商優質開放先鋒城區目標,堅持審慎包容執法原則,持續推進生態環境行政許可改革提質增效,全面實施建設項目“多評合一”、環評與排污許可一體化辦理,加強對重大項目、重點項目的前期專人指導,規范環保中介機構管理,主動服務企業綠色發展,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3.以更大力度筑牢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強化污染源日常監管,建立風險隱患清單,強化環境隱患排查,深化“點題整治”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環境問題,時刻關注輿情動向,第一時間把問題解決在苗頭處,持續壓降環境信訪量。強化核技術利用單位輻射安全監管,以轄區涉核技術利用、涉危險廢物及南高渠鯉城段為重點,持續開展生態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做到問題早發現早整改。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環境利益訴求。不斷深化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加大環境違法行為查處力度,保障轄區環境安全。
4.以更寬視野推廣綠色發展方式。落實生態文明目標責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鞏固“工業園區標準化”成效,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電子信息、紡織鞋服、智能裝備等支柱產業提檔升級,加速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實施專精特新企業倍增工程,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持續深化生態環境公眾參與,用好六五世界環境日、全國生態日等,發動轄區各個街道多層次、多形式、多維度開展“環保進社區”宣傳活動,推進低碳社區建設,做好通過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復核迎檢工作。
5.以更實舉措做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梳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歷年歷次各級環保督察以及督查檢查新發現的問題清單,持續落實督察整改黨政領導掛鉤督辦等整改工作機制,強化重點整治項目的跟蹤督促,將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上級通報問題納入一本賬清單,狠抓污水提質增效和內溝河水質不穩定等問題攻堅,扎實推動第三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提高群眾環境獲得感和滿意度。
6.以更嚴要求促進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建設。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始終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擺在首位,以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自覺把黨的政治建設貫穿于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中。二是強化能力作風建設。以學深理論、學透法規、學精業務和全員、全年、全過程練兵為抓手,促進綜合能力、執法水平和監測技能有效提升。三是深化品牌建設。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意識形態責任,鞏固提升模范機關、文明單位、平安單位建設,堅持作風監督常態化,構筑廉政風險管控“防火墻”,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建紅”引領“生態綠”,推動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互促共融“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