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城區財政局2023年工作總結及2024年工作計劃
來源:鯉城區財政局 時間:2024-02-21 16:40 瀏覽量:1

  2023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區財政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實施積極穩健的財政政策,主動作為,抓實抓好保運轉、保民生、促發展,迎難而上,開源節流,挖潛增效,財政收入穩步增長,財政支出總體平穩,為我區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財力支撐。

  一、2023年財政工作完成情況

  (一)奮力培育財源,穩住財政收入大盤

  貫徹落實財政收入提質上臺階行動方案,多措并舉抓收入,加強稅源監管,細化和完善重點稅源管理工作,挖掘潛力拓寬財源,努力實現財政收入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擴模。截止12月31日,全區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完成26.17億元,首次突破2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6.12億元,首次突破16億元,為區屬國有企業信用等級提升、資本運作能力提級打下扎實基礎。一是緊盯重點稅源動態。建立“分析調度+實地走訪”機制,加強重點稅源分析研判,定期實地走訪重點企業,及時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加強企業跟蹤服務,力促存量企業增收。二是持續深化稅收征管。做好房地產、重點建設項目臺賬,序時關注項目進展、開票納稅情況,協同稅務部門、街道做好相關項目稅收跟蹤,確保相關稅收及時足額繳交入庫。

 ?。ǘ﹥A力籌集資金,提供堅實財力保障

  聚焦“強產業、興城市”的戰略部署,多渠道多途徑籌集財政資金,加大財政資源統籌力度,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民生社會事業改善提供財力保障。一是積極向上爭取補助資金。認真研究上級資金扶持投入走向,有針對性地策劃生成可行性項目,提高資金申報的精準性,爭取更多項目獲得上級政策資金支持,全年獲得上級專項補助超6億元。二是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加快推進土地征遷進度,加速土地出讓資金回籠,積極主動謀劃項目申報新增債券,全年回收土地出讓收入等資金約27億元,有效緩解還本壓力、推動項目建設。三是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進一步完善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的常態化管理工作機制,細化存量資金收回統籌使用辦法,壓緊壓實各部門主體責任,定期清理存量資金上繳財政,避免存量資金閑置和沉淀。

  (三)著力優化支出,提升資金配置效益

  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扎實做好增收節支、開源節流工作,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一是嚴格收支預算管理。嚴控一般性支出和新增支出,大力壓減“三公”經費,削減或取消績效評價低、審計檢查問題多、結轉結余大、連續多年安排且效益不高的項目資金。二是兜實兜牢“三?!敝С觥栏衤鋵崱叭!痹谪斦С龅膬炏鹊匚?,督促各預算單位加強“三保”支出進度和規范管理,截至12月31日,我區三保支出合計11.69億元,執行率達92.9%。三是強化民生支出保障。加快推進重點教育項目建設,優化古城新區教育資源配置,全年教育支出8.31億元、增長2.7%。加快中醫外科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建設,統籌區域醫療衛生資源,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全年衛生健康支出2.58億元、增長8.4%。加大社會保障和就業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就業制度體系,提供就業機會,促進勞動力市場的發展,保障人民的社會保障和福利,全年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23億元、增長7.2%。四是保障重點項目需求。持續擴大有效投資,集中精力推進項目建設,全力做好資金支付保障,加快資金支付進度,全年財政投入重點建設項目8.5億元以上。

 ?。ㄋ模┤β鋵嵳?,助推市場主體發展

  精準落實各級支持市場主體發展、促進經濟穩中求進系列政策措施,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一是精準施力助推企業發展。發揮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效用,用好企業技術改造獎補等專項資金,全年投入惠企政策資金1.4億元,支持推進支柱產業提升、傳統優勢產業轉型,高質量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二是推進惠企政策直達兌現。建成集惠企政策公示發布、解讀查詢、匹配推送、申報兌現、政策評估“五位一體”的惠企政策兌現綜合服務平臺,實現惠企政策和資金兌付一網通辦。全年預算安排惠企政策資金1.49億元。三是構建多層次基金體系。認真貫徹落實推進企業上市“刺桐紅”三年行動方案基金發展目標,重點打造“產業投資基金+產城升級基金”兩大基金板塊,率先初步形成“1+1+N”基金體系。截至目前全區已落地注冊9支,余額83億元,基金規模全市排名第一。

  (五)聚力財政管理,防控財政運行風險

  一是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大零基預算改革力度,創新預算編制方式,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完善能增能減、有保有壓的預算分配機制,推動財政資金優化配置和高效使用。二是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改革。遵循統一標準,嚴格規范實施,提升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績效管理、會計核算、資產和政府采購模塊運行效率,達到對預算管理數據的有效利用,增強大數據理財能力。三是強化政府債務管理。嚴控新增隱性債務,充分考慮政府債務風險、財力承受和項目建設需求等情況提出新增債券項目資金需求,通過安排年度預算資金、加大資金統籌調劑、強化土地出讓管理、加快閑置資產資源盤活處置等方式多渠道籌措償債資金,化解存量債務。四是扎實開展財會監督檢查。從嚴從實抓好財經紀律重點問題專項整治、重點民生資金專項整治、預算執行監督專項行動,對專項行動中發現的問題,逐條羅列,提出整改要求,持續跟蹤問題整改情況和效果,提升財會監督實效。五是加強財政投資項目評審。加強財政投資評審機制建設,把好政府性投資項目資金使用關,2023年全年結案項目送審金額8億6600萬元,綜合審減率為8.2%,審減金額約7100萬元。有效遏制財政投資建設項目中的高估冒算和損失浪費等現象,確保了財政性資金規范、安全、高效運行。

  二、2024年財政工作計劃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發揮積極財政政策,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活古城、戰江南”,為全面建設高質量“品質名城·現代都市”作出貢獻。

  (一)穩抓收入大盤,提升財政收入質量

  2024年預期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增長6%,一般公共收入預算增長6%。一是盯緊重點稅源,夯實稅源基礎。加強與街道、稅務部門的協作及信息共享,動態跟蹤重點企業、重點行業生產經營和納稅情況,及時發現稅收異常點,切實做好“零距離”服務,傾聽企業需求,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提升行業頭部企業稅收貢獻。二是優化營商環境,培植優質稅源。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各類惠企政策精準直達、快速兌現、盡早見效,加強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的引進培育,著力引進一批創稅產值高、經濟效益好、稅收貢獻大的稅源型企業和成長型項目,培植成長性好的穩定財源。三是轉變傳統思維,提升基金實效。轉變傳統生財聚財思維,樹立“股權財政”理念,深耕市場化運作,加快惠企資金基金化改革,推進實施“補改投”,完善“1+1+N”基金體系,以基金為抓手,持續推進“以基金引基金,以基金招項目,以基金造生態”招商工作。

  (二)加強資金統籌,提升財政保障實力

  一是關注上級政策,主動爭取上級補助資金。緊盯上級政策動向和年度財政預算安排,主動參與專項轉移支付涉及的競爭性評選項目,精準策劃生成可行性項目,加強與上級財政部門溝通對接,最大限度爭取專項資金支持。二是盤活土地資源,及時回收土地出讓收入。做細做實年度土地出讓計劃,全力推進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分析研判房地產市場走勢和地塊區位優勢,把握好土地出讓時機和節奏,加快“招拍掛”進程,最大限度提升土地出讓收益。三是精準策劃項目,提升債券申報成效。完善專項債券項目滾動儲備機制,形成2024年專項債券項目5個,其中新策劃項目3個,續發項目2個,力爭更多債券資金緩解財政支出壓力。四是盤活存量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按照“摸清存量、分類處理;上下聯動、全面推進;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多管齊下、懲防并舉”的原則,對不同類別的財政存量資金分別采取收回、整合、統籌的方式進行盤活,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ㄈ娀A算管理,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一是兜牢兜實三保底線,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嚴格落實“三?!痹谪斦С龅膬炏鹊匚?,保證民生支出占比七成以上,加大對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領域的投入力度,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支持民生社會事業發展,同時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投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二是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從嚴從緊編制預算。堅持政府過緊日子不動搖,精打細算嚴把支出關口,從嚴控制“三公”經費,無預算、超預算原則上不得安排支出,部門項目原則上“只減不增”,新增支出需求優先通過壓減存量項目經費、整合現有公用經費等方式解決。三是推進項目庫建設,建立進入退出機制。實施財政專項資金動態清理退出“清單式”管理,對政策到期的專項資金原則上予以退出,對到期持續或新增政策的項目一律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對未完成事前評估或審核不通過的項目資金,不予納入預算安排。

 ?。ㄋ模娀Y金監管,確保財政穩健運行

  一是完善財政運行監測。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強化“三保”支出預算編制執行管理,開展財政運行、庫款余額、直達資金、專項債券、債務風險等運行監測,切實守牢財政風險底線。二是加強債務風險防控。統籌做好新增政府債務限額安排,債務規模嚴格控制在省財政廳下達的限額內。依法依規化解存量債務,堅決遏制隱形債務增量,按時足額償還債務本息,守住政府債務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三是完善常態化監管機制。做好政府性投資項目的評審工作,強化“1+X”專項督查,加大國有資產租賃監管力度,持續加強財政資金全過程、全覆蓋監管。

 ?。ㄎ澹┥罨A算改革,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一是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加大零基預算改革力度,切實打破預算安排和資金分配的基數依賴,提升財政資源配置效益。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以預算單位為基礎,梳理采集與資產管理系統、會計集中核算系統的相關信息,打通系統間數據交互通道,強化預算執行和績效管理。二是完善預算績效閉環管理。推動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與預算管理一體化深度融合,強化績效目標源頭管理,硬化績效評估結果應用,促進財政資金聚力增效。三是完善區對街道財政體制。修訂完善“劃分收支、核定基數、增收分成、短收扣支”的財政管理體制,對街道、社區財力適當下傾,保障基層基本運轉,進一步調動街道辦事處增收節支、當家理財的積極性。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