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城區財政局2021年工作總結和2022年工作計劃
時間:2022-02-07 16:51 瀏覽量:1

在區委的有力領導下,財稅干部職工齊心協力,奮發有為,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挖潛增效,開源節流,銳意改革,努力做大收入“蛋糕”,全力保民生、保穩定、促發展,財政收入兩項指標全面完成全年預算目標,財政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財力保障。

一、2021年財政主要工作

(一)抓收入育財源,提升財政收入質量

稅收收入保持高位增長,預計增長13.8%,有效拉動財政增收。一是建立收入分析聯動機制。完善財、稅、庫和街道、社區聯動協同機制,堅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扎實有效組織收入。二是加強稅收征管。通過涉稅信息綜合平臺和零散稅收征收點,加強重點稅源監控,推行“以地控稅”、“以票控稅”模式,強化土地使用稅等小稅種征收,實現“積少成多”、“聚沙成塔”。三是加強稅源動態監控。對納稅大戶稅收入庫情況進行跟蹤比對,發現納稅異常及時了解情況,幫助企業解決遇到的困難問題,防止稅收跑冒滴漏,確保稅收“顆粒歸倉”。四是落實惠企政策。新增減稅降費(含社保費)1.7億元以上,力促企業復工復產。投入扶持企業發展資金1億元,加大產業和重點企業培育力度,助力企業做大做強,納稅超3000萬元企業新增1家,納稅超1億元企業新增2家。

(二)強融資善謀劃,強化資金保障能力

全年籌集資金規模63.29億元,創歷史新高,財政綜合財力明顯提高,有效保障民生項目支出需求,有力推動我區重點項目建設。一是做大財政收入蛋糕。一般預算總收入突破20億元大關,新增財力1億元。二是盤活土地資源。加快推進土地征遷進度,盤活興賢路中段片區、延陵三期安置地、仙塘社區、錦田社區等4宗土地394.36畝,拍賣土地收入18.31億元,預計返還土地出讓金收入14.07億元。三是積極向上級申請債券資金。爭取債券資金34.5億元,有效緩解還本壓力、推動項目建設,其中:再融資債券資金2.58億元;新增債券資金31.92億元,投入林蔭大道、常泰中心小學、白瀨水利樞紐工程、繁榮片區棚戶區改造、愛國路道路拓改及片區改造等項目。四是完善部門會商對接機制。全面梳理研究上級轉移支付補助政策清單和重點投向,積極向上級財政爭取補助資金。獲得上級財政補助資金5.29億元,其中:教育支出0.26億元、科學技術支出0.19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0.59億元、住房保障支出0.49億元。

(三)優結構保重點,提高財政支出效率

優化支出結構,壓減一般性支出,集中財力保障區委區政府重大決策和中心工作,重點保障好“三保”支出。一是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精打細算、量入為出,厲行節約,從嚴從緊管好財政支出,一般性支出壓減1%。二是優化支出結構。更加突出政策重點,把錢用在刀刃上,投向基礎設施、民生建設短板等領域。預計全年“三?!敝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87億元、占年初預算安排的97.1%,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其中:教育支出6.14億元、增長23.9%,加快補齊辦學短板,推動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農林水支出0.69億元、增長163.2%,保障“三防”支出,支持重點流域水資源環境保護;衛生健康支出2.07億元、增長39.3%,基層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科技支出0.43億元、增長20.1%,支持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提升區域經濟發展質量;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96億元、增長28.3%,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準從74/?年提高到79/?年。三是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投入新冠疫情防控經費2415萬元,支持疫情防控設備和物資購置、公共衛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保障核酸檢測、疫苗購買及接種工作。

(四)深改革提質量,提升財政管理水平

有序推進零基預算、財政一體化改革,進一步完善財政體制,深化國企管理改革,不斷提升財政管理水平。一是推進零基預算改革。運用零基預算理念,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改變“基數+增長”的預算編制方式,圍繞財政資源配置、財力統籌等領域重點突破,促進財政預算管理提質增效。二是全面推進財政一體化改革。成立專班,制定工作清單,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按時、高質量完成我區財政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運用信息化手段推動深化預算制度改革。三是完善區對街道財政體制。進一步調整優化區對街道財政體制,對街道、社區財力適當下傾,充分調動街道推進項目、組織收入、協稅護稅的積極性。四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圍繞“保市場化經營、保項目順利推進、保企業自主經營權”目標,落實《鯉城區關于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行動方案》精神,實行“1+2+N”管理模式,構建由監管層、產權層和經營層三個層次組成的國有企業管理體系。制定《泉州市鯉城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理順政府投資體制的意見》,理順區級政府投資與區屬國有企業投資關系,明確項目審核審批程序,壓實主體責任,激發活力動力。

(五)強管理重監督,防控財政運行風險

加強財政管理制度建設,財政監督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有效防控財政運行風險。一是強化資金資產監管。加強政府采購、國有資產管理和內控制度建設,深入開展財政財務專項檢查,進一步規范預算單位財政資金使用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二是強化投資評審管理。充分發揮財政投資評審職能,把好資金審核關,有效遏制財政投資建設項目中的高估冒算和損失浪費等現象。三是強化銀行賬戶管理。繼續加強對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管理,對全區185個預算單位422個賬戶進行檢查,對40個單位70個賬戶存在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督查。四是強化政府債務管理。加強債務限額管理和化債工作,嚴格分類甄別定性,規范政府舉債融資,有效防控債務風險,債務規模嚴格控制在區人大通過的限額內,嚴格按照既定的化債計劃進行化債,守住政府債務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2021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有力領導下,財政運行總體平穩,財政工作取得一定成績。但財政運行仍然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企業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國內疫情局部多點散發等多重因素對制造、出口、商貿、消費等領域造成沖擊,財政依然處于“緊平衡”狀態;還本付息壓力加大,民生支出提標擴面,財力增長較慢,財政收支矛盾突出,財政資金調度依然緊張。

二、2022年財政工作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嚴格執行區十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決議和審查意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善用融資手段,發揮財政杠桿作用,加大財政逆周期調節力度,大力提質增效,為全面建設“品質名城?現代都市”作出貢獻。

(一)以促進高質量發展為目標,進一步推動經濟全面發展

落實組織收入責任。制定落實組織收入清單計劃,強化財稅協同配合,調動部門、街道組織收入積極性,加大協稅護稅力度,加強收入結構分析和動態管理,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扎實抓好財政收入組織工作。強化重點稅源跟蹤。動態跟蹤重點行業、重點稅源企業生產經營和納稅情況,分析研判稅源流失原因,引導企業調優產銷結構、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稅收貢獻度。精準培植壯大稅源。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產業集聚,形成產業鏈,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和平臺經濟為重點的新興行業,積極培育“專精特新”、上市企業,厚植新的財源增長點。完善稅收征收管理。強化基礎設施、房地產、工業等重點建設項目跟蹤,加強數據分析比對,盯牢稅源防止外流。盯緊房地產市場,引導購房者盡早辦理房產權屬,加快推進已售樓盤稅收清算。

(二)以實現高效能治理為引領,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效益

嚴控一般性支出。堅持精打細算,將過緊日子作為長期堅持的基本方針,按照只減不增的原則安排“三公”經費,從嚴從緊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規范預算支出安排。對項目支出嚴格按照依據設立,并根據財力可能和資金需求情況,按“急重輕緩、績效優先、量力而行”原則安排,新增的臨時、應急支出先從部門現有專項資金或結余結轉資金調劑解決。整合財政專項資金。建立專項資金定期評估和退出機制,除區委、區政府有明確要求及另有規定外,政策到期的專項資金一律取消,未明確政策期限的專項資金,執行期超過一年即視同到期予以取消。統籌盤活存量資金。全面梳理各項預算收入來源及支出安排,將本級年度預算資金,連同上級轉移支付資金以及清理盤活的存量資金等,全部納入支出預算統籌安排,集中有限財力切實保障區委區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重點支出。

(三)以加強高水準謀劃為重點,進一步增強政府綜合財力

提升土地出讓收益。做細做實年度土地出讓計劃,分析研判房地產市場走勢和地塊區位優勢,把握好土地出讓時機和節奏,最大限度提升土地出讓收益。大力爭取上級資金。聚焦“六穩”“六?!?、為民辦實事等重點領域,以及世界文化遺產城市、歷史文化名城、教育強區等特色優勢,梳理上級政策文件和轉移支付補助項目清單目錄,有針對性地策劃生成可行性項目,爭取更多項目獲得上級政策資金支持。謀劃新增債券項目。協同項目業主聚焦中央投資方向,提前謀劃項目,動態更新新增債券項目庫,策劃生成有效投資工程包,申報專項債券,帶動擴大有效投資。強化財政資金統籌。加大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障基金預算及上級轉移支付等各類財政資金的統籌力度,打通“四本”預算通道,有序調劑財政資金,拓展公共財政運作空間。支持國企市場化融資運作。引導和推動國有企業以市場化方式合規支持政府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及產業發展,主動策劃對接重點項目、重要產業的投融資路徑、商業模式、運營方式及收益回報,形成項目可持續規范運作機制,提升國企項目承載和持續發展能力。

(四)以促進高品質生活為主旨,進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切實兜牢“三?!钡拙€。嚴格落實“三?!敝С鲱A算安排,建立財政收支差額、“三?!敝С鲱A算執行、政府債務風險、庫款現金流等動態聯動監測機制,優化資金和庫款調度,做好“三?!敝С霰U?。強化民生支出保障。加大教育財政投入力度,支持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充分發揮科技三項經費效能,助力“抓創新促應用”行動,主動融入福廈泉科技走廊建設。建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資金保障機制,多渠道籌集保護資金,做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助力城市建設提升。推動老舊小區、片區改造促進城市更新,完善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深化開展“品質名城文明新風”行動。提升優化營商環境。綜合運用財政補助、技改貼息、出口補貼等政策工具,支持鞏固傳統產業,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

(五)以推動高水平改革為導向,進一步健全現代財政制度

深化預算管理改革。推行零基預算改革,打破基數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提升預算編制的科學性、精準性。嚴格執行預決算公開規定,推動預決算公開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提高財政透明度。滾動編制中期財政規劃,提高財政政策的前瞻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實現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落實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和政策調整掛鉤機制。推動預算績效管理擴圍升級,為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打下堅實基礎。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落實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和預算約束,嚴格在人大批準的政府債務限額內舉借新增債務。加強全口徑政府債務統計、分析和監測,分類做細做實償還計劃,有效化解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切實降低政府債務風險指標。完善常態化監管機制。強化1+X”專項督查、扶貧資金在線監管、直達資金檢查,加大國有資產租賃監管力度,嚴格財政投資項目預結算評審,持續加強財政資金全過程、全覆蓋監管。強化項目資金統籌管控。主動融入中心市區一體化開發建設,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爭取項目資金納入市級統籌范圍,加強項目建設、片區開發投融資及收益平衡測算,合理安排征遷、供地、建設、資金時序,有效管控征遷和建設投入成本。

我們要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只爭朝夕、真抓實干,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勇挑重擔、提質增效,努力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為鯉城經濟社會事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