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城區應急局2023年工作總結及2024年工作計劃
時間:2024-03-12 16:34 瀏覽量:1

  2023年以來,我局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精神,樹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持續加大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有效應對處置各類自然災害,不斷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為鯉城經濟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2023年主要工作

 ?。ㄒ唬﹫猿帧皣馈弊之旑^,壓緊壓實安全監管責任

  一是梳理明確安全生產監管職責。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三定”職責分工,制定出臺《鯉城區各街道及區安委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分工》,進一步明晰各街道各部門安全生產監管權力責任,安全生產齊抓共管機制更加健全。二是定期調度安全生產重點工作。建立鯉城區安全生產重點工作調度制度,每月由區安辦負責人帶隊,組織協調消防、住建、城管等主管部門下沉街道、部門,為基層解決實際困難,通過現場調度,切實協調處置濱江總部經濟區腳手架安全隱患、凱偉廣場消防隱患等系列問題。三是全面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鞏固提高工作。組織檢查組對各街道標準化創建推進情況開展督導,并對23起安全生產標準化違法行為立案查處,罰款36.7萬元。培植火炬電子、鴻榮輕工等10家標桿企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一企一策”樣板,以點帶面,促進各行業領域典型示范提質擴面。堅持“質量第一”,投入20余萬元評審達標專項資金,完成185家工貿、教育、?;佑驼荆⑽穆玫绕笫聵I單位達標評審工作。在鞏固提升去年已創建的934家企事業單位的基礎上,今年來新創建了300家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新引進工貿企業100%開展標準化提升,累計新完成標準化創建并建立“三張清單”制度的企事業單位1234家,運用“三張清單”排查隱患7135項,整改完成7135項,逐步實現人防向物防轉變,物防向技防提升。

 ?。ǘ﹫猿帧皩崱弊滞械?,堅決防范化解安全風險

  一是深入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運用區委“大督查”機制,通過“雙隨機”、宣講培訓、幫扶指導、現場督導等方式,推動各街道落實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等年度重點工作,提高發現和整改重大隱患能力水平,治理消除一批重大隱患,有效遏制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行動以來,對1090家企業自查自改情況進行抽查,開展行政處罰236次,罰款189.35萬元;重點針對“0”重大事故隱患生產經營單位開展精準執法檢查,對企業和企業主要負責人實施“一案雙罰”12次,推動主要負責人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提請市、區兩級政府掛牌督辦4家重大事故隱患單位,曝光、約談、聯合懲戒企業200家。二是切實強化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力度。我局共組織執法人員檢查各類生產經營單位96家(次),下發各類執法文書208份,對30起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立案處罰,罰款211.7萬元;組織調查組對5起生產安全事故開展事故調查,有力打擊了各類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三是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消防領域,將特殊群體火災防范能力提升納入2023年為民辦實事項目,為特殊群體配備“4個一”(1個漏電保護器、1個滅火器、1個逃生面罩、1個煙感報警器)和表下線改造,全區100%完成588戶低收入群體居住場所改造工作并完成驗收工作。文化旅游領域,立足鯉城文物保護單位多的實際,建立起了“1+1+1+2”(投入一份1.5億大額保單,建立一套監測系統,安裝一批安消防設施設備和組建兩支專業隊伍)的文物安全防護體系,保險+科技,為文化遺產筑牢“防火墻”激發“活因子”。 “三線”整治方面,累計召開現場調度會5次,供電公司協同通信運營商每周線上調度工作進展,推進具體工作。行動共排查整治交越搭掛“三線”隱患22項并建立清單,拔除站前大道、金山社區、世茂云璟、后坑社區等處廢舊電桿共計28根。

 ?。ㄈ﹫猿帧胺馈弊衷谙?,全面筑牢防災減災防線

  一是扎實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準備。建立區處級領導、街道科級干部、社區主干三級防汛包保責任清單,壓緊壓實屬地和部門責任,全力防控風險。制作防汛、森林防滅火指揮圖和調度圖,明確各級職責,保障防汛救災決策、指揮、調度、實施各環節運轉高效流暢。全面推進基層防汛能力標準化建設,全區8個街道所有社區基層防汛能力標準化建設工作已基本完成。修訂完善區級防汛防臺風抗旱應急預案,指導各街道、社區預案的修編工作,合計修編89份。及時更新補充防汛、防火物資儲備,并將物資的種類、數量一一登記造冊,補充采購550余套個人防護裝備“五小件”,配發到8個街道81個社區。組織開展防汛備汛大檢查,發出隱患整改通知書10份。加強巡山護林力度,全區設卡21處,參與設卡工作人員達740余人,并另聘請臨時專職護林員100余人,收繳金紙、香燭2000余份;發揮森林防滅火視頻監控作用,24小時自動識別林區及林區邊緣周圍的煙霧監測,派出無人機巡護78架次72小時,并耗資24萬余元更新補充森林防滅火物資,強化24名半專業森林消防隊員物資裝備儲備,開展封閉式訓練,提高撲滅火實戰技能。二是科學有序應對超強臺風。有效應對臺風“杜蘇芮”“蘇拉”“??保o抓時間節點,完成危險區域群眾轉移避險7223人,緊急調撥資金近50萬元投入防汛救災工作,下沉社區干部累計8800余人次?!岸盘K芮”期間累計出動應急搶險人員3221人,出動應急裝備1619臺,參與搶險2308起;全區未發生因災傷亡人員事件。在災后重建工作上,積極向上級爭取救災資金698萬元,其中已下撥8個街道及泉州第六中學合計307萬元作為第一批災后重建資金,后續又下撥270萬元給相關街道做好應急搶險排澇物資儲備,其余資金由區直相關部門按需使用。三是強化救災減災工作。積極做好寒潮低溫災害防范應對工作,期間共下沉干部116人次,走訪孤寡老人、低保貧困戶等困難群眾27戶33人次。開展全區自然災害避災點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排查全區避災點89個,整治普通隱患42條,完成新橋、和平、紅梅、錦田社區4個A級自然災害避災點提升工作,提升避災救災能力。投入20萬元建成凌霄中學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實現了鯉城8個街道辦事處均配備高級別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的“十四五”規劃任務目標。有序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應急系統共計完成453條清查數據的統計上報工作,2314條調查數據上報工作,為我區有效開展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管理工作、切實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的災害風險信息和科學決策依據。四是嚴格做好地震監測預報工作。新增百源清池地震宏觀觀測點,搭建1+1+2地震監測臺網(1個浮橋流體監測臺、1個凌霄烈度臺、大鄉釣魚場、百源清池地震宏觀點),嚴格落實24小時地震信息跟蹤和上報工作,截至目前地震監測數據完整率高達99.92%。

  (四)堅持“智”字著力,拓展數字賦能應急體系

  一是搭建應急綜合指揮平臺。將應急指揮中心建設納入“一網統管”建設體系,投入68萬元,整合相關部門應急通信資源,完成了與省、市兩級指揮信息網通聯測試,加快形成上下聯網、聯合貫通的應急指揮信息網絡體系。二是開展標準化應急管理站試點建設工作。投入92萬元選址金龍街道辦事處開展試點建設,建設一支一崗多能、靈活管用的基層應急管理團隊,一支25人的綜合應急救援隊伍,進一步充實基層應急管理力量,在基層應急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基礎上加入物資管理系統、安全檢查系統、區域風險可視化系統等電腦端、手機端軟件,使基層應急救援物資的日常管理更加精細化,為應急管理站職能實體化運作打下扎實基礎。三是推進“黨建+網格+應急管理”工作模式。在延陵社區開展“黨建+”應急管理中心試點建設,建立工作領導小組、應急服務點、避難安置場所、和應急救援隊伍,邀請藍天救援隊進駐社區,形成網格化管理,推動黨建引領,筑牢基層應急管理第一道防線。四是創新安全監管模式。針對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多發問題,組織協調安辦、道安、交警、城管等部門會商,探索以科技賦能的方式為營運運輸車輛免費安裝防碰撞系統,解決大型車輛右轉盲區問題,項目總投入近1000萬元(不增加車企保費的前提下,由保險公司提取部分保費按年承擔設備費用),目前已完成安裝車輛180余部。

 ?。ㄎ澹﹫猿帧靶弊譃橐粩嗵嵘姲踩刭|

  一是精心打造安全宣傳和應急科普工程。改造提升鯉城區安全文化公園,依托主題公園開展研學、親子活動、警示教育、應急演練等宣傳活動,拓寬安全宣傳的廣度。投入154萬在福師大泉州附屬中學校園內建設安全文化科普館,館內融入鯉城元素,運用VR、AR等科技手段,開設18個安全互動體驗項目,通過"小手拉大手"方式,點線面全方位推動全社會"關注安全,關愛生命"。二是扎實推進安全宣傳“四進”工作。巧用閩南四句、閩南童謠、閩南歌訣等方式,結合安全生產主題內容,用鄉音傳遞安全理念。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站等線上平臺,開展應急管理知識宣傳及技能普及工作;發動全區群眾參加“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網絡知識競賽,線上“逃生演練訓練營”“自救福利大派送”、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公益短視頻展播等活動,引導群眾學習安全生產知識,提升安全素質。三是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文化教育。精心策劃開展安全生產月、防災減災宣傳周等活動,開展科普進校園8場,更新安全生產宣傳櫥窗32個,發放安全生產、災害科普知識宣傳手冊10000余冊,接受現場群眾咨詢達2000余人次。全省首創成立“班主任”防震減災講師團,以47名區屬各中小學地理學科骨干老師為主體,每學期在所屬學校至少開展一場防災減災科普講座,實現點到面的全覆蓋。四是有序開展專題培訓演練。組織監管執法人員開展安全生產專題培訓31場,覆蓋2000余人次;充分發揮科技賦能優勢組織召開泉州市安全生產標準化智慧管理平臺操作技能培訓會,累計1100人次參訓;采用“政府買單,企業受益”方式,免費為企業培訓急需的電工、電焊工等特種作業人員219人,杜絕了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現象,為企業節約資金23.9萬元;結合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工作舉辦全區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培訓,提高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和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能力,為夯實我區安全生產基礎提供有力保障;組織開展水上救援、城市防洪排澇演練、森林防滅火等專項綜合演練,進一步提升轄區應急救援能力和從業人員自救互救技能。

  二、2024年工作計劃

  (一)緊盯重點領域不放松,推進排查整治常態化。對照國務院安委會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及我區的66項細化措施逐條逐項抓好落實,加強督查檢查、過程管控和情況通報,嚴格“一票否決”,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深化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成果,進一步統籌發展和安全,緊盯道路交通、消防、工貿、建筑施工等重點行業領域,全面摸清并動態掌握重大事故隱患底數,推動企業員工落實安全生產崗位責任,企業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隱患的質量明顯提高。

  (二)緊盯基礎提升不放松,推進強基固本常態化。實施“三類企業”分類指導,強化“一企一策”,充分運用“33456”工作法,整體推進所有生產經營單位標準化全面提質增效。

  (三)緊盯違法行為不放松,推進普法宣傳常態化。圍繞年度執法計劃,對發現的事故隱患從嚴從實處罰,做到查處一起、整治一起、震懾一片。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工作機制,安全生產監管執法與處罰案例曝光常態化,強化以案為鑒、以案促改,倒逼責任落實。 

  (四)緊盯自然災害防御不放松,提高災害應對能力。把防汛防臺森林防滅火工作擺在重中之重來抓,落實好危險區域、地災點、危舊房屋排查巡查,進一步細化實化各項管控措施。指導福師大泉州附屬中學爭創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指導和平社區爭創國家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全面提升全區綜合防災避險能力。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