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泉州市應急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認真履行牽頭抓總職責,緊盯“控事故,保安全”總體目標,以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抓手,創新企業安全生產星級管理、以獎代補機制,持續打造安全生產標準化(以下簡稱“標準化”)升級版,推進全市46個行業、52686家企業、57918家“九小場所”全覆蓋完成標準化提升任務,取得良好成效,獲得上級高度肯定,多次在應急部協調司、執法與工貿監管局蒞閩專項調研座談會上就標準化建設作重點典型發言,省應急廳多次行文推廣典型經驗做法,國家主流媒體多次深度報道。
一、堅持“一體統籌”,全域聯動推進突出以黨政、部門、企業“三位一體統籌”為原則,推動各級各單位將“實施標準化提升專項行動”納入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抓項目、促發展”系列專項行動當中,擺上各級黨政重要議事日程,采取市、縣、鄉“三級聯動”模式,實施部門每月一會商、黨政每季一調度,由同級黨委或政府主要領導主持專題會議,調度研判工作態勢、分析存在問題、研究落實措施,靶向落實落細280項重點工作,高位統籌專項行動有序推進。
二、聚焦“兩個重大”,強化雙重預防緊盯“兩重大”(重大風險、重大隱患),“一企一策”督促企業(含“九小場所”,下同)同步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引導企業編制安全風險管控“一圖一冊”(紅橙黃藍四色風險分布圖、風險管控手冊),分級分類管控安全風險,運用“三張清單”排查治理隱患,實現隱患閉環管理、動態清零,推動企業安全生產雙重預防常態化管理。截至2024年底,全市11.06萬家企業全覆蓋建立“三張清單”、實施四色風險管控。
三、注重“三維拓展”,梯次推進達標堅持以“管理標準化、現場標準化、操作標準化”為主導,督促指導企業重點強化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現場風險管控和作業行為管理,建立全員“一崗一清單”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生產經營現場“5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和“六有”可視化管理(車間地上有標線、設備有銘牌、崗位有警示、作業有指令、管線有流向標、重要閥門或開關有掛牌),配備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12.01萬人,梯次推進安全管理、生產現場和崗位作業等“三個維度”整體達標。
四、實施“四項工程”,提升典型引領全行業實施“十百千萬”(培育十佳樣板鄉鎮、提升百優標桿企業、評審千家達標企業、創建萬個達標崗位)引領工程,采取“重點先行,試點先試”的模式,分行業分領域總結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從重點行業領域、重點區域入手,選樹樣板鄉鎮案例15個、標桿企業案例130個、評審達標企業1826家、達標崗位案例15561個,構建形成“縣鄉顯亮點、行業有特色、企業樹標桿、崗位創達標”的工作格局,以點帶面層層提升各行各業典型引領水平。
五、創新“五星管理”,推進正向激勵出臺全省首份《關于實行企業安全生產星級管理創新以獎代補機制激發內生動力的通知》文件,運用標準化提升成果,明確企業安全生產5個星級管理對標基準、2個類別8條差異化監管規范、5個維度激勵措施,評定星級企業52686家(其中五星12家、四星54家、三星536家、二星4631家、一星47453家),激勵典型案例98家次,兌現稅收優惠22家次、減免稅收2251萬元,信貸支持1306家次、信貸金額19億元,激勵企業自主提升標準化。六、緊盯“六大要素”,幫扶強能增效把握重大隱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險源監控、安全生產系統改造、產業技術升級、應急能力提升、消防安全保障等“六大重點要素”,依托各行業主管部門,選聘安全生產專家、業務骨干145人,組建指導幫扶小分隊29支,采取集中授課、交流研討、線上教學、現場會診等方式,深入一線督導幫扶,層層傳授好經驗、好做法,累計舉辦專題培訓1274場次、參訓企業6.44萬家次、受訓人員近11.34萬人次,統籌增強企業全員標準化作業技能和崗位安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