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鯉城區委臨江街道工作委員會 鯉城區人民政府臨江街道辦事處關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來源:鯉城區臨江街道辦事處 時間:2025-02-27 16:39 瀏覽量:1

區委、區政府:

  2024年,在省、市、區黨委、政府的有力領導下,臨江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持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現將本年度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上一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ㄒ唬﹫猿謳ь^領學,夯實法治根基

  一是構建高位統籌機制。堅持黨政領導帶頭學,建立“第一議題學法、季度專題研討、年度述法評議”制度體系,全年召開法治專題黨工委會議3次,街道主要領導主持理論學習中心組法治專題學習4次,研究解決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古城保護等重大事項9項,推動法治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推進。二是閉環責任落實鏈條。黨政主要負責人嚴格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將法治建設情況納入街道部門、社區考核體系,全年下發任務清單2期,督辦法治工作5項,整改問題1項,確保各項工作有部署、有落實、有監督,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發展。三是長效鞏固保障體系。建立規范性文件“三審三清”制度(起草初審、合法性審查、集體審議;季度清理、年度清理、專項清理),清理滯后規范性文件1件,及時廢止或修改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文件,為街道各項工作依法依規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深化行政改革,提升執法效能

  一是推進政務服務便利化。在街道辦事大廳全面公開部門辦事流程、收費項目等信息,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23項,實現企業開辦、項目審批“一窗通辦”。建立法律顧問全程跟審機制,在中山南路修繕等重點工程中審查合同3份,有效地規避法律風險。二是嚴格規范行政執法。綜合執法、安辦等部門聯合開展世遺保護區巡查110次,專項執法17次,整改問題3項。全年辦理行政處罰案件49件,實現行政執法零復議、零訴訟。建立案卷評查機制,開展執法活動的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4次,整改不規范問題9項,確保執法行為合法、規范、公正。三是強化執法隊伍建設。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制度,組織在編在崗人員進行執法知識培訓、參加執法證考試,2024年共組織報名19人,通過執法資格考試18人,通過率94.7%,執法資格證持有率97.1%,不斷提升執法隊伍的綜合素質和執法水平。

  (三)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

  一是強化多元化解紛機制建設。加強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多元糾紛化解機制,整合街居兩級社會綜合治理中心、司法所、人民調解委員會資源,對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矛盾易發多發領域開展全面排查。2024年以來,臨江街道和社區兩級人民調解委員會開展“清街掃樓”專項行動12次,有效地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維持轄區的和諧穩定。二是強化特殊人群管控。全面摸底排查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嚴重精神障礙、“三失一偏”等重點人群的具體情況。建立動態臺賬,對重點人員實施“一人一檔”幫教體系,堅持就業幫扶、心理疏導與法治教育并行,累計提供就業指導、心理疏導服務9人次,開展普法教育12場次。三是創新“網格評理”機制。吸納有威望、有經驗的居民、鄉賢參與調解,全年化解古城區房屋租賃、小區物業糾紛等糾紛13件。2024年街道、社區兩級調委會共調解糾紛237件,調解成功率100%,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街道”。

  (四)多維宣傳聯動,厚植法治根基

  將法治宣傳工作納入街道總體宣傳規劃,定期組織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一是構建多維普法體系。建立街道-社區-網格三級普法聯動機制,在天后宮、德濟門廣場舉辦“普法廟會”等特色活動10場,深入社區、企業、學校等地舉辦講座、法律咨詢等多種形式普法活動,組織“法律明白人”巡講9次,實現機關、社區、企業普法覆蓋率100%,有效提升轄區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二是深化重點領域普法。聚焦“民法典宣傳月”“憲法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針對電信詐騙、非法集資等高發問題,聯合鯉城公安分局在幸福電商城、鞋街等商住混合區開展普法宣傳活動4場,發放《民間借貸風險提示》《物業糾紛維權指南》等定制宣傳手冊700余份。建立“法律顧問駐點值班”制度,在社區“黨建+”鄰里中心設立法律咨詢專窗,全年解答遺產繼承、勞動權益等群眾關切問題25件,成功化解中山南路商鋪租賃糾紛等典型案件2起。三是打造智慧普法矩陣。充分發揮新媒體平臺作用,構建“云端+網格”立體傳播體系,2024年共在街道公眾號上發布、轉載法治宣傳文章25篇,總閱讀量突破1萬多人次,進一步擴大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營造濃厚的轄區法治氛圍。

  二、上一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ㄒ唬┎糠止ぷ魅藛T法治觀念還需提升。部分工作人員對法治理念不夠深入,在日常工作中,存在依賴經驗辦事、依法行政意識不強等現象,未能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問題,目前有1名街道在編人員未通過執法考試。原因在于,一是法治培訓針對性不足,全年開展法律實務培訓僅4場,對干部群眾的法治需求摸排不夠;二是考核“指揮棒”作用未充分發揮,法治考核指標在部門績效占比不足15%,導致重業務輕法治傾向。

 ?。ǘ┓ㄖ涡麄鹘逃绞饺狈撔?。法治宣傳活動形式較為傳統單一,主要集中在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橫幅為主。原因在于,一是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對新媒體平臺的運用不夠充分,法治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擴大;二是未能借勢世遺IP,德濟門遺址、天后宮等文旅地標未有效轉化為法治宣傳載體。

  (三)法治建設與文旅發展融合不足。未能緊密貼合文旅發展需求,對文旅相關項目的審批、監管等環節的法治保障不夠完善,2024年共收到涉旅投訴5件,未能充分發揮法治對文旅產業發展的引領和規范作用。原因在于:一是與市場監管、文旅、司法等部門協同機制不暢;二是沒有及時出臺相關工作專項規范,需要區級乃至市級層面予以協調解決。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情況

  (一)強化政治引領,筑牢法治根基。一是街道主要負責人認真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將法治政府建設作為年度重點工作,召開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部署會,定期聽取工作匯報,高標準推進各項法治建設任務落實。二是嚴格履行法治報告制度,落實年度述法工作。將街道主要負責人及其他班子領導成員履行推進法治建設職責及學法守法用法情況納入個人年終述職報告,推動領導干部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發揮好“頭雁效應”。

  (二)堅持依法履職,提升建設質效。牽頭成立由黨工委委員、職能部門和法律顧問組成的法治建設領導小組,督促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和社區主要負責人依法辦事,細化分解法治建設任務清單,明確具體指標,將法治建設納入干部績效考核體系,推動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職能部門協同抓”的工作格局。

 ?。ㄈ┥罨ㄖ螌嵺`,優化治理生態。構建全域覆蓋宣傳體系。打造一廣場多站點普法矩陣,構建“云端 + 網格”雙線普法模式,以德濟門為核心,聯動社區法治長廊形成輻射網絡,在 “6·26”國際禁毒日、“12·4”憲法宣傳周等節點舉辦集中宣傳活動13場,累計發放《民法典宣傳手冊》等宣傳資料 1800 余份,覆蓋群眾3000多人,全年累計通過新媒體平臺發布典型案例解析6篇,推動全社會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四、2025年度工作計劃

 ?。ㄒ唬┘訌姺ㄖ涡麄鹘逃?。建立有效的學習機制和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法律學習氛圍,充分利用“民法典宣傳月”“12·4”憲法宣傳周等活動契機,邀請律師為黨員干部職工進行法律知識學習和法治思維培訓,內容包括憲法、民法典等基礎知識,提高法治能力,弘揚法治精神。同時結合公益講解、主題活動、城南廟會、文創集市等,積極開展一系列世遺點保護的宣傳活動,旨在提升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推動社會共同參與世遺保護。

 ?。ǘ┘訌娦姓谭ūO督。建立健全行政執法監督體系,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度,加強“閩執法”平臺運用,實現執法信息錄入、案件辦理、監督管理等全流程電子化、智能化,提高執法效率和準確性。重點規范行政處罰、行政檢查等執法行為,加強對不作為、亂作為的監督。

 ?。ㄈ娀芗m紛化解機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協同化解機制,推動矛盾糾紛及時有效化解。加大對社區矯正、刑滿釋放、嚴重精神障礙、“三失一偏”等重點人群的心理疏導和幫扶力度,降低社會不穩定因素,為轄區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五、總結

  本年度,臨江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進程,有效提高轄區干部、居民的法律認識,推進法治隊伍建設專業化和規范性文件管理科學化,保障執法監督公正、合法、規范,有力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圍。在未來的工作中將不斷優化自身工作,創新工作方法與思路,積極借鑒先進經驗,努力彌補現存短板,確保法治政府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中共鯉城區委臨江街道工作委員會         鯉城區人民政府臨江街道辦事處

  2025年2月27日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