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街道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3年工作思路
來源:鯉城區臨江街道辦事處 時間:2023-01-05 15:42 瀏覽量:1

  一、今年以來工作成果

  2022年,按照區委、區政府各項工作部署要求和我街道自身實際,勇挑重擔,拼搏創新,為街道經濟社會發展再上一個臺階打下堅實基礎。

 ?。ㄒ唬┙洕A更加牢固。一是經濟指標平穩增長。1-9月,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經常性)預計完成4395萬元,完成年計劃51.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經常性)預計完成2220萬元,完成年計劃50.6%;限額以上商業零售額預計完成28.75億元,同比增長26.94%;限額以上商業銷售額預計完成44.02億元,同比增長29.58%;規模以上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預計完成8121萬元,同比增長31.7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724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42.9%。二是數字項目屢有成效。動員3家企業(茂榮睿智、宇辰電子、明陽網絡)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引導小草科技(明陽網絡)積極申報數字經濟項目,其數據存儲監控信息化系統項目獲2022年泉州市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補助資金19.08萬元;鞋捕頭自主研發的鞋捕頭平臺被列為省、市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在第五界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現場參與簽約;在該峰會上,捷云軟件展示的鯉城智慧防疫一網統管平臺和數智哨兵應用場景獲省政府辦信息中心、福建省信息協會有關領導、專家及與會參觀者充分肯定,目前捷云軟件已上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所交易層。三是招商引資提質增效。今年來街道對標2022年招商考評細則,緊盯好項目、大項目。1-9月領導累計開展招商活動26次,報送招商線索43條,提供招商動態信息22條,新辦企業141家,注冊資本6.78億元,完成簽約項目9個,投資總額47.5億元,投資總額完成率已達全年90%,列全區第一。四是“揭榜掛帥”精準發力。臨江街道“揭榜”重點樓宇金運大廈(該建筑共9層,總面積12155平方米,市交發集團資產),2022年確保稅收1250萬元,力爭稅收1450萬元;以茂榮集團為龍頭,主動服務產業經濟發展,強化稅源培植促增收。1-8月已繳納稅收429萬元,稅收指標完成率為34.32%。上半年樓宇招商新增企業4家,涵蓋建筑、信息技術及電子商務行業。

 ?。ǘ┌踩€定更加有力。一是創設街道級精細化網格指揮云平臺。將創城創衛創安和疫情常態化防控的目標任務細化到網格中,初步實現“一網統管、多網融合”的目標;建立“以房找人”制度,收集“一戶一檔”8740余條信息庫;建立隱患點日常巡更制度,共摸排93處建筑安全隱患點、37處消防安全防范點、48處環境衛生整治點、文明整治薄弱點,27處治安關注點、67處疫情防控重點場所等;建立健全網格化管理閉環五步工作法、指揮中心輪值班等制度,逐步實現集中調度、快速反應等功能,該平臺成為鯉城區“品質名城·文明新風”推行的25個試點項目之一。二是矛盾糾紛排查有效化解。截至9月底,轄區共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66件,有效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按規定要求做好網上平臺信訪受理到處置全鏈條工作,共受理并處置完畢39件,做好轄區77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55名安置幫教人員等重點人員管控工作,通過定期走訪、人性化幫扶、全面監管等方式確保特殊群體不出事。三是房屋安全隱患排查穩步推進。成立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專班小組,采取網格化排查,逐一建立臺賬,按照“急的先查先治”和“邊排查邊整治”原則,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截至目前,共排查轄區自建房數量為2305棟,其中經營性自建房489棟,其他自建房1816棟。四是疫情防控更加精準。街道、社區“三公一大”數據專班安排人員24小時輪值,持續做好重點人群的信息登記、摸排和日常健康監測工作,與派出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單位的協同協作,匯聚多方治理力量。筑牢海上疫情輸入防線。對現有小漁船49條安裝定位系統,加強小漁船以及22條臨時牌管理,對進出碼頭人員進行管控,停泊點周邊共設置3個監控點,24小時進行監控;在停泊點周邊布置核酸點,雇傭2個保安24小時輪流值守,并對上岸人員進行登記。同時摸清漁民及共同居住者96名,有開展作業的即到即檢,未開展作業的3天1檢。

 ?。ㄈ┏墙ㄆ焚|不斷提升。一是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2021年度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小區共24個,目前已基本完成21個(2個因危房問題不予施工),剩余1個小區力爭12月中旬完成。二是推進住宅小區長效管理工作。截至目前,街道34個老舊小區已有10個成立業委會或臨時物業管理委員會,23個小區正在有序推進中,另有1個小區自治管理。三是積極配合做好項目服務工作。經協調城市綜合開發公司、泉州大橋擴寬改造項目施工單位,于國慶假期內順利完成泉州大橋擴寬改造項目紅線內后山社30號陳喬木故居后舍拆除,確保項目進展順利。四是做好城市管理“五個專項”行動工作。整合城管、公安、交警、市場監管等工作力量,推動形成工作合力,今年以來,共取締7處廢品收購點,清理盤踞的流浪乞討人員55名,其中勸離18名,救助37名,督導整治流動攤販共512次,暫扣物品23件次,行政處罰1100元。

  (四)成效綜合執法初見。一是投入建設綜合執法中心。設置指揮協調中心、詢問辦案室等,同時按網格設立天后宮、伍堡公園、幸福橋頭、聚寶街4個綜合執法驛站。聯合鯉城區人民法院在天后路設立網絡交易糾紛調處中心,通過綜合執法延伸司法服務職能,優化法治營商環境。二是梳理綜合執法網格和巡查機制。以天后宮廣場為中心,將轄區施行“1+3”的巡查機制;執法巡查組根據巡查性質,下分為1支執法督查分隊和4支日常巡查組,按照“一勸告二警告三處罰”流程對發現的違法行為進行分類處置。三是加強隊伍建設。定期組織對綜合執法隊伍人員進行市容市貌巡查、占道經營、臨水安全、餐飲行業油煙亂等專題培訓,有效提升人員的執法水平。今年來共組織7場專項培訓,培訓151人次。

 ?。ㄎ澹┤嗣袢罕娚钯|量持續提升。一是打造特色鮮明的“黨建+”鄰里中心。圍繞“黨建+”鄰里中心“1+6+X”功能要求,著力突出“城南文化、老黨員名片、第三方合作”三大優勢,打造富有城南特色的僑光片區“黨建+”鄰里中心。2022年6月投入使用以來,已開展交流座談、志愿服務、培訓研學等活動38場次,累計服務轄區居民群眾1332人次。二是不斷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內涵。按照“以文化人,喚醒城南”為主題,深挖城南文化底蘊,開展城南非遺研學系列活動十余場,設置VR、AR等特色功能室,開設李贄“卓吾”講堂,推動實踐所成為城南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伍堡、新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按照“十有”標準進一步改造提升。三是民生兜底工作成績斐然。街道積極開展救助服務新模式,做到困有所幫、難有所助、應救盡助,累計發放各類基本生活補貼和慰問金66萬元,惠及群眾325戶343人,提前完成2022年臨時救助資金使用率,完成幫扶全省首個由社區擔任公民意定和遺囑監護人的案例,相關做法獲得市領導批示肯定。四是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有序推廣。投入20余萬元對轄區垃圾投放點進行改造,共建設分類亭8座,分類點31座,地面硬化64處,并投放7臺“統收智能回收機”,招聘11名督導員,實施“定點+定時督導”模式,建立垃圾分類基礎,打造適應老舊社區分類新模式。

  二、下階段的工作目標思路舉措

  接下來,臨江街道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戰略、區委“品質名城·現代都市”發展目標和“活古城”工作思路,著力打造“活力臨江”“平安臨江”“幸福臨江”品牌。

  (一)聚焦轉型升級,打造“活力臨江”。一是緊盯經濟指標。穩固中石化森美、茂榮集團等重點企業稅源,及時協調統籌,確保按序時進度完成各經濟指標任務。二是強化項目服務。加強鯉城區鞋捕頭數字電商科創城、電商直播項目、貝悉斯貿易、南高干渠供水替代工程項目等項目跟蹤服務,著力解決項目建設的堵點難點問題,提供“保姆式”服務。三是扎實招商引資。深挖轄區內優秀的“三閑”資源,通過叩門招商、“云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實行“一對一”“點對點”考察對接,引進稅源型企業及總部型企業。四是突出創新驅動。加大力度培育數字經濟、高新技術等新興產業,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補鏈強鏈,通過統一規劃建設、集中配套服務、引導巨爵網絡、幸福網店商城等電商產業轉型發展直播經濟,培育先進產業集群,打造產業發展創新平臺。依托小草科技、鞋捕頭、捷云軟件等優質企業,引導科技、智能制造產業聚集,打造高端產業發展示范區。

 ?。ǘ┥罨鶎又卫恚蛟臁捌桨才R江”。一是精細網格管理。創新基層治理體系,綜合提升“黨建+”鄰里中心、“近鄰黨建”聯盟、住宅小區長效管理等工作思路;推進城市管理“五個專項”行動,建立健全網格服務評價體系、網格員目標管理體系,加強對網格員隊伍監督管理;加強街道綜合執法協調中心建設,不斷完善管理制度,細化工作規則,把街道體制改革與完善基層治理體系貫通起來,一體推進、整體落實,努力實現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是嚴守安全底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圍繞房屋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加強日常安全隱患排查力度,強化宣傳安全理念,引導廣大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安全生產監督和管理,切實堵塞漏洞、消除隱患。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按照“因地制宜,一區一策”的原則,整治老舊小區、老舊建筑安全隱患痛難點;加強應急值守,強化應急處突能力,加大特殊時期安全監管力度,確保動態監管到位,隱患排查整治到位;強化消防工作站和微型消防站建設,加強高層建筑和自建房整治排查,有效預防三合一回潮和新增。三是抓牢疫情防控。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要求,深入排查風險隱患,強化突發疫情應急處置,確保常態化防控工作規范落實到位,有序做好疫苗接種工作,堅持將“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嚴格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確保措施不落空。

 ?。ㄈ┤诤袭a城功能,繪就“幸福臨江”。一是加強城南海絲遺跡保護。挖掘千年城南海絲故事,打造行走在城南的活態博物館路線圖;加強閩南非遺展演、傳承場所建設,保持城南街區歷史風貌;通過啟動相關項目,重點推進名人故居的保護性修繕利用,提升基礎設施,以商賈宅邸提升推動老街蛻變,推動聚寶城南片區的保護更新。二是用好“紅色陣地”。依托“鄰里中心”“黨員街巷長工作室”“紅色茶吧”等陣地,推動黨員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以幸福片區“黨建+”鄰里中心建設為契機,打造“眾創空間”,聚攏幸福電商圈創業和人才效應,拓寬招商引資渠道,切實打通“社區——眾創空間——電商企業”微循環。三是推動小街巷治提升。優化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分類推進城南片區老街巷綜合提升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通過民生事項優先實施、優先落實、優先保障,切實讓古城深巷群眾感受到暖暖民生溫度;協調推進泉州古城街巷市政、建筑立面及景觀綜合提升工程、中山南路示范街建設等項目動工、建設工作,加快推進泉州大橋擴寬改造項目等在建項目竣工。四是推動街區文化業態升級。通過“以修代租”等方式,盤活轄區10處國有資產倉庫和18處古大厝等土地空間資源,規劃短線、中長線等城南旅游圈,完善文旅配套設施,建立街區美食聯盟,打造游客在吃、住、游中細細品味城南的海絲情懷和人文風情街區,擴大世遺效應。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