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街道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活古城、戰江南”戰略,全力大拼經濟、大抓發展,奮戰“項目創優年”,推動轄區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一、2024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堅持凝心鑄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一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組織街道、社區干部參觀“初心教育學堂”、南安紅色老區革命博物館等。組建“海絲先鋒”黨員突擊隊14支,帶動社會力量支持、引導廣大群眾參與。
二是做優做實“紅色網格”。聚力推進“紅色業委會”組建,推動全街道118個小區黨組織全覆蓋,目前黨員人數達3人的業委會51個,已聯合協調解決問題187條,研究小區治理、開展服務75項。
三是持續打造黨建品牌??偨Y提煉“行春十里好鄰里”小區黨建品牌,探索“三聯三和”工作法,做好“紅色自治”。推動4家“黨建+”鄰里中心爭星進位,今年來組織活動86場,服務群眾近3000人次。
(二)堅持監督執紀,落實全面從嚴治黨
緊盯項目招商、安全生產、文旅經濟發展、文明治喪革新等工作開展日常監督檢查,先后開展監督檢查30余次、下發紀檢監察建議書5份、督促相關部門推進問題整改15個。協同開元市場監管所聯動開展節前“四風”專項督查4次,組織全體機關干部開展全面從嚴治黨集體約談1次、廉政教育主題黨日1場、集中警示教育1場,面向街道項目征收工作組開展廉政警示集體約談1次。通過“室組地”協同機制的運用,及時對發現的不正確履行職責的街道、社區干部進行立案查處,全年共立案4件4人。
(三)堅持統籌兼顧,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一是緊盯指標強化調度。限上商業銷售額1-10月完成317153萬元,增速24.59%,全區排名第2。限上商業零售額1-10月完成26503萬元,增速-32.9%。固定資產投資10月完成7717萬元,1-10月累計完成35064萬元。規上服務業1-10月累計完成105725萬,增速17.6%。截至目前,限上商業已納統企業9家,服務業已納統企業2家。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壓力較大。
二是突出重點精準招商。目前已簽約項目12個,總投資86.1億。其中已入庫項目9個,總投資44.2億。已簽約但尚不滿足入庫條件項目3個。22年招商項目認定開工17個,認定投產9個。23年招商項目認定開工17個,投產8個。24年招商項目認定開工3個,投產1個。
(四)堅持聚焦重點,城鄉品質提檔升級
一是強化綜合執法工作。建強基層綜合執法體系,首創“1+3+N”一站式安防模式,創建學府路、新華路、北門街3條“嚴管先行街”,今年以來,區級對街道嚴管先行街區周考評42期,街道取得12次第一名、7次第2名。開展“五大”市容項目整治、開元寺申遺點周邊治理、西街交通管制、嚴管先行街區專項整治、開元寺商業拍攝專項整治等市容秩序和安全維護專項行動72次,出動600余人次。今年第二季度街道綜合執法工作專項考評位列全區第一,其中數字化城管每月在全市均名列前九名內,數字化城管總案件約7756件,處置率達100%。創城工作連續三季度位列街道系列第二名。
二是提升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加強多部門協同聯動,完善干部分片掛鉤、包干小區制度,充分調動網格長、樓棟長、志愿者等群體參與物業管理,共同推進118個住宅小區組建成立(紅色)業委會。目前已成立業委會的62個,其中紅色業委會52個。
三是落實外立面修繕試點工作。以街道社區牽頭、居民自籌資金的形式,積極發動群眾參與社區治理,今年3月,在籌得38萬多元資金后,學府街北三區5棟外立面翻修改造工程正式啟動。8月18日,工程全面竣工。
四是開展小散工程專項巡查。今年以來,累計出人員動近600人次,共接收申報小散工程170宗,審核通過83宗,發現未報備擅自動工或是超小散工程范圍之外動工在建店鋪、房屋14宗,皆已函告相關職能部門查處。同步摸排上報西街380等11宗存在安全隱患房屋。
五是加強民宿管理。聯合公安、工商等多部門深入開展民宿大排查、大整治,發動轄區民宿積極備案,目前街道共有61家民宿通過備案及經過特行證申批。
(五)堅持靶向發力,社會治理創新賦能
一是夯實基礎建設,助力網格治理。街道及13個社區完成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以街道綜治中心為核心,將便民服務與集成受理相融合,設立群眾接待大廳、矛盾糾紛調處室、綜合指揮調度室等,整合綜治、信訪、司法、民政、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等多個職能部門力量,首創“1+3+N”學府路校園警務室建設新模式,常態化落實“點位+區域”高密度巡邏模式,完善警、校、保等多部門全天候聯勤聯巡聯防聯控新機制。
二是強化治安防控,維護公共安全。綜治辦、派出所、綜合執法中心、梅峰社區、學校等部門通力協作,針對學府路上學、放學時段交通不暢,外國語、一中對面流動攤販占道經營等校園周邊治安穩定突出問題進行整治,協調周邊停車資源,站好“愛心護學崗”。
三是深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維護轄區穩定。搭建以街道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為主體,街道綜治辦、城管辦、企業辦等為協作單位共同參與的“3+N”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隊伍,打造“萬阿姨”調解室、“鄭阿伯”協理室,聚焦“迎進來”,主動“沉下去”,力爭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今年以來,共受理12345平臺訴求1163件,“一網統管”平臺矛盾糾紛260件、事件296件,共摸排矛盾糾紛案件542件,調解成功541件,涉及金額627920元,調處率100%,調解成功率99.5%,扎實推動矛盾糾紛和安全隱患排查、梳理、化解等工作,確保群眾反映的訴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結果。
二、2025年工作計劃
(一)聚焦黨建引領,扎實夯牢基層戰斗堡壘。按照“三區聯創”工作思路,在各領域培育一批體現居民服務需求、展現社區黨建特色、具有示范推廣作用的黨建品牌項目。全力推進紅色業委會組建工作,落實在職黨員報到、“黨員樓棟長、黨員街巷長”等機制,充分調動“兩代表一委員”、老黨員、退休干部、退役軍人、鄉賢等群體能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共同體。
(二)聚焦提質增效,扎實推動經濟高質發展。持續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了解掌握轄區內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融資需求、存在問題,對上級惠企暖企政策進行詳細解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協調配合現有基金增資擴股,尤其是福創投的華創翱翔增設10億基金項目,爭取盡快落地入庫;積極配合市文旅局盤活西街影劇院,引進中國旅游集團旅游演藝策劃團隊,策劃泉州旅游演藝項目,提升古城文化影響力;大力發展海絲泉州金融法務區,積極對接唯品會項目;積極跟進東南亞風情一條街項目;大力發展酒店民宿業等住宿載體,推進奉圣巷14號、金星酒店招引高端酒店項目。積極協調各職能部門、銀行、轄區各園區等單位,力促“宋元泉州”主題街區項目餐飲部分開業運營。推動古城講古活動開展,籌建“1+N”公益講古隊伍,提升文化影響力,打造開元品牌。充
(三)聚焦特色創新,扎實推進社會綜合治理。結合數字化城管平臺案件處置,有效發揮綜合執法中心協調功能,抓好五大專項整治,常態化開展創衛工作,提升居民生活環境。加快做好住宅小區長效管理工作,充分發揮街道社區兩級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動員小區熱心業主、離退休干部、“兩代表一委員”等黨員參與住宅小區長效管理,引導有條件的小區盡快成立(紅色)業主委員會,引進物業公司進駐。建立協調協商機制,加強部門協同監管發力,共同解決合并物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督促物業管理服務小區能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