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街道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
來源:江南街道辦事處 時間:2025-02-27 10:18 瀏覽量:1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攻堅之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江南街道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省、市、區各項決策部署,全力保穩、求進、攻堅,致力推動產城融合發展,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一、精建細管,打造法治示范和標桿

  一是多渠道化解矛盾糾紛,投入使用街居兩級社會治理中心,完成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建成江南派出所“一站式”警務綜合服務窗口。全年轄區各人民調解組織成功調處民間糾紛510件,涉及調解金額537萬余元,其中婚姻家庭糾紛143件,鄰里糾紛55件,消費糾紛6件,勞動爭議糾紛16件,損害賠償糾紛32件,其他糾紛239件等。派出所累計調處案件508起,調處成功率100%,先后成功調解個人揚言極端行為事件170起、調解各類勞動糾紛115起。綜治中心修訂完善《江南街道12345訴求件受理流程》,先后答復信訪件60件,調查反饋12345平臺件499件,處理社會治理平臺矛盾糾紛831件。并大力開展涉詐重點人員“清零”行動,獲全市表揚通報。二是扎實推進綜合執法改革。按照構建“一支隊伍管執法”的基層治理格局要求,扎實推進綜合執法改革工作。通過開展定點治喪常態化巡查,今年來社區矯正接收62人,解除53人,現在冊64人,其中暫予監外執行1人,代管開發區22人。在冊安置幫教人員79名,今年來新增31人、解除13人,重點人員9人,未發生脫管、漏管情況。糾正、勸導15起定點治喪案例;創建綜合執法嚴管先行街,推動市容市貌整體提升,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086人次,重點巡查整治占道經營、露天燒烤、違規停車、油煙治理、環境污染等城市管理難題,查處近1700起違規行為、300余起交通違法行為。承接區下放街道執法賦權工作,保障執法人員力量,動員黨政及干部報考行政執法資格考試,街道符合的法制審核員3人,執證人員31人,其中新增通過20人。今年來通過全省一體化大融合執法平臺辦結行政檢查、行政處罰44宗,共計處罰金額53850元。三是嚴守風險防范關口。圍繞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標準化提質增效等工作夯實風險防范基礎,建成標準化應急管理站。對完成標準化創建的168家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星級評定工作,實施差異化監管執法,其中指導火炬電子、嘉亨家化等2家重點企業在全區首個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國標三級評審;在煌興企業等26家群租企業中,推廣復制“一企多租”微園區安全生產可視化管理模式;完成明光街159家“九小場所”區域性安全隱患整治,“三示、六到位”工作做法在全區做經驗交流。

  二、深化法治促三爭,提高基層法治、黨建質量與水平

  結合“三爭行動”和黨紀學習教育,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各項重點任務、建強建好基層干部隊伍。一是筑牢理論基礎“創優”。把傳達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第一議題,今年來集中傳達學習26次,并提出貫徹落實意見。修訂完善《江南街道黨工委關于進一步規范執行“第一議題”制度》,從三個方面規定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等內容,第一時間組織傳達學習,列為重要黨內會議的“第一議題”。進一步規范街道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行為準則,抓住重點、突出亮點、反映熱點,全年共上報各類信息、稿件、新聞線索等100余篇,市級以上媒體刊登50余篇。發揮宣傳陣地作用,微信公眾號“燕宿江南”發布、轉載信息700余條。二是強化隊伍建設“爭先”。在班子建設方面,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修訂完善“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加強領導成員的團結協作,做到班子成員分工不分家、相互尊重、相互補位。持續提升“兩企三新”黨建水平,成立街道社會救援黨建聯盟, 推動轄區社會救援資源共享、救援聯動、服務聯創。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圓滿完成第九屆僑聯換屆工作,支持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建言獻策并促進成果轉化。支持人大代表依法履職,完成“全過程參與基層治理”課題調研。三是定期調度保障“成效”。配套重點工作定期調度制度,建立“日講評、周調度”的工作機制,每天召開征遷“講評會”,講評工作得失,明確當日的征遷小目標,研究解決具體問題。按照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先后抽調47名干部參與展城西片區、紅梅新村等項目征收工作,完成192宗房屋及土地征收任務,面積約18.9萬㎡。項目征收工作組獲評鯉城區“擔當者”集體。

  三、法治保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溫度和質感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圍繞民法典、預防電信詐騙、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等主題,會同所在街道相關機構及各社區,開展法治宣傳活動28次,運用LED屏幕滾動播發宣傳標語200余條、微信公眾號推送信息10余條、分發宣傳折頁等途徑4300余份,組織舉辦民法典講座2場,邀請福建順濟律師事務所主任戴海鶯律師、郭棲桐律師開展民法典專題講座、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知識講座,發揮街道、社區兩級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點)作用,開展法治宣傳。以街道、社區為載體,提供法律咨詢等普惠公共法律服務,解答群眾法律咨詢次數49次,增進機關干部職工、社區工作人員、轄區群眾崇法、學法、守法、用法共識。

  一是增強民生保障。扎實開展扶貧濟困送溫暖活動,發放各類救助、生活補貼、慰問、保障資金200萬余元,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39次,新建設家庭養老床位8個,投入建設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項目。落實食品安全、愛國衛生工作,下派79名干部包保C級D級食品主體1542家,推動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分層分級包保工作落地見效,抓好重大傳染病、登革熱、職業病慢性病防控,努力提升基層醫療和社會化服務水平。二是推動文旅繁榮發展。充分活化利用本地霞洲青獅、王宮拍胸舞、亭店火鼎公婆等非遺資源,建設非遺傳習展示館、鼓勵學校列入學校特色活動課程、共建校園實踐基地等,開展非遺文化展演活動100余場,拍胸舞節目在中央電視臺展播,國家級非遺打鐵花活動拉動客流近4萬人。支持霞洲媽祖宮以媽祖信俗為紐帶,常態化開展對臺媽祖文化交流,完成市級為民辦實事項目青獅文化館建設,積極申報省級對臺交流基地。三是促進城市形象更新。保持對新增違建“零容忍”的態度,依法堅決拆除妨礙行洪的江濱南岸駕校、遏制龍湖小區違規裝修行為。深入實施“3310”專項行動,對502棟3層以上的經營性房屋開展全面排查,對醫院、學校、養老機構及人員密集型企業等53棟人員密集場所用房抽查排查,配合完成22棟歷史建筑排查,加強消除老舊房屋隱患工作,加固修繕85棟存在安全隱患房屋,封控47棟有重大隱患房屋,每月開展重點房屋巡查巡檢,做到隱患早發現、早處置,邊查邊改,確保隱患問題及時處置到位。

  四、以人為本、共建共享,民生福祉顯著改善

  一是社會民生和諧穩定。積極推動歷史信訪積案化解,協調解決了原江南城建開發公司房產過戶辦證、南迎賓大道拓改工程涉遷戶安置等一批困擾群眾的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區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扎實開展扶貧濟困送溫暖活動,發放各類救助、生活補貼、慰問、保障資金200多萬元。深入推進基本醫保全民參保擴面攻堅工作,力爭做到應保盡保、全民參保,已累計完成醫保繳費數12744人,完成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繳費2505人。二是安全生產鞏固提升。制定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專項行動2023年鞏固提高方案及工作任務清單。對轄區內35家規模以上企業及26家群租廠業主逐一政策宣導及現場指導。運用“四不兩直”、明查暗訪、聯合執法、交叉互檢等工作方式,推動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落地見效,開展精準執法排查隱患數106條,均已全部完成整改。推進基層防汛能力標準化建設,動員肆零社會救援力量加入街道應急救援隊伍。通過動員黨員、群眾、企業等社會力量,共同打贏超強臺風“杜蘇芮”防御戰。三是文明鄉風不斷涵養。做好“為鯉加分”文明實踐積分平臺宣傳推廣使用,持續通過網格入戶、微信群等方式廣泛發動群眾注冊參與,目前注冊人數超1萬人,不斷壯大新時代文明實踐隊伍。結合“我們的節日”主題,開展接地氣、有溫度的活動,激發群眾主動參與意識,推動文明落地生根。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王宮家風家訓教育基地、陳守仁博物館等陣地,深入開展黨性家風教育,推進分眾化、互動化宣講,傳承華僑精神,弘揚孝廉文化。四是社會治理效能提高。以“四下基層”為抓手,通過智能化平臺治理手段,確保外來人口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充分利用“社會治理聯合指揮平臺”,及時化解矛盾糾紛,辦結件數和辦結率均居全區第一;直擊轄區出租房屋多管理壓力大特點,率先成立江南出租房屋房東協會,引導行業規范自律,進一步加強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管理,維護轄區和諧穩定;借助“12345平臺”,每月分析,反饋訴求325件,滿意率100%,排查各類矛盾糾紛219件,調處率100%。

  2025年江南街道將按照區委、區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緊緊融入中央創新區建設大局,堅持穩中求進、著力創業創新,全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以新的奮斗、新的創造、新的成就,書寫山清水秀業興的新江南。

附件下載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