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江南街道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緊緊圍繞打造“全市產城融合示范區、海絲古城西門戶”的目標,以小城培育為載體,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黨建引領為抓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真抓實干,勇當鯉城區“抓城建提品質”排頭兵。
一、主要工作舉措和成效
?。ㄒ唬膰缽膶崱⒐茳h治黨,基層黨建不斷增強。一是主題教育扎實推進。制定街道理論學習安排表,明確學習任務,分發學習書籍2000多冊。立足基層黨員群眾行業各異、需求不同的特點,用好已建成的亭店、霞洲、錦美社區“黨建+”鄰里中心、火炬電子博雅廳、瑞星奔馳陳平山紀念館開展主題教育“微課堂”共13場次,同步征集工作意見、暢通建言渠道,為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打下基礎。堅持邊學習、邊對照、邊整改,系統梳理巡視巡察發現的問題、調查研究中發現的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自行查擺存在問題10個,細化整改措施28條,對標對表有序推進整改。二是組織建設持續創新。持之以恒推進非公企業領域基層黨建工作,推動火炬電子黨總支升格黨委并成立紀委。不斷探索新領域、新業態黨建工作,培育全區首家網約車臣億迅黨建品牌,筑牢車輪上的戰斗堡壘;指導鯉輝家居以“賦能美學生活”為使命,推動黨建工作融入企業治理體系;牽頭成立我區首個區域幼教黨建聯盟——江南街道“童心圓”民辦幼兒園黨建聯盟,借助共駐共享、互聯互通的黨建聯盟工作體系形成教育合力助力兒童成長,帶動轄區民辦教育水平提質升檔。三是群眾監督有效實施。加強小微權力監督平臺建設,進一步推動監督下沉實現群眾對社區的大事小事監督全覆蓋,建立微信監督群19個,入群人數為4630。9 個社區公開總數為 991條,平均閱讀量 15.24 人次。事前公示802條,解決群眾訴求 317條,開展紀檢干部訪民情 465 次。圍繞居民代表大會、工程項目招標、社區活動、講座等主題開展直播 34 場次,進一步提升群眾對社區事務的知曉度、參與積極性,讓群眾監督更方便有效。四是思想根基不斷筑牢。用心運營管理街道微信公眾號“燕宿江南”,依托“1+7+N”街道-社區-非公企業微矩陣等宣傳媒介作用,及時就街道的中心工作、成效、做法等進行宣傳報道,發布、轉載信息近700條。積極報送新聞線索、經驗做法等信息百余次,共計被中央、省、市、區級媒體報道90余次??偨Y提煉“聚僑引僑”、挖掘弘揚“僑文化”的典型經驗。經驗做法獲《僑區快訊》刊載,并得到市領導批示肯定。
(二)提質增效、優化結構,經濟實力穩步提升。1-12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865萬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34656萬元。限上商業銷售額累計39.67億元,限上商業零售額累計22.6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3.38億元,規上工業產值累計289474萬元;新增簽約正式合同項目18個,總投資額247.6億元,其中文旅項目5個,總投資額24.6億元。一是大招商、招大商,重點招引500強企業,加強與市、區招商部門聯動,全力推進相關領域龍頭企業星云股份、科大訊飛洽談對接,促成項目落地。主動銜接星云“智慧能源及新基建”系列項目,率先完成全區第一個200億以上的大項目落地,實現鯉城新能源產業大項目“從0到1”的創新突破;全程跟進科大訊飛項目智慧教育和智慧醫療板塊落地,引導企業完成泉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鯉公司注冊,協調辦公場所落地科創中心,現階段正在籌備場地設計及裝修施工。二是聚僑力、引僑資,成功促成王宮歷史文化街區項目、斯凱奇智慧園區、晉悅里綜合體等一批優質僑商項目落地,完成僑港澳臺(在外泉商)5個,總投資額31.05億元。依托落地項目,成功促成晉悅地產及華威旗下商業、物業板塊總部整體搬遷至鯉城。新謀劃斯凱奇品牌運營中心項目,加強斯凱奇品牌在國內的戰略管理與執行,已明確落地鯉城,擬于近期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是優營商、惠企業,引導巨暉電子加大廠區投資力度,重新開辟電機生產線,實現增資見效,2023年納稅130.9萬元,產值4052萬元,稅收同比增長87%,產值同比增長43.9%;主動協調企業、商鋪入駐現有招商載體,提升經濟能效轉化,晉悅綜合體12月23日剪彩營業,入駐近50家商鋪,入駐率達95%以上。青商智谷新引進企業35家,入駐千萬以上項目5個。
?。ㄈ┙y籌兼顧、協調發展,城鎮品質提優升級。一是打造文化品牌。深入開展“爭做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先行者”專項行動,舉辦“兩岸一家親,泉臺親上親”中秋活動及媽祖文化交流活動暨媽祖繞境巡安儀式,融入拍胸舞、火鼎公婆、邰獅陣等非遺民俗演出,推動江南非遺文化多元呈現、多樣展示,增進泉臺兩地民間文化交流。發揮街道僑資源優勢,以王宮歷史文化街區改造、華僑國際體育文化交流基地、明發酒店改建、楊阿苗故居析產等文旅項目為支撐點,加快推進轄區文旅資源整合和產業融合,主動承接古城文旅外溢功能。二是加強環境整治。扎實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件整改反饋工作,按時序推進整改涉及信訪件共2件(1件為重復件)。完成烏石玉泉中路71號商戶搬遷,推動地上違法搭蓋拆除并復耕,舉一反三,加強巡查管控,防止新增非法占地行為。推動污水提質增效工程,積極做好對接和群眾工作,多次化解群眾阻工,將政策解釋到位。先后完成霞洲引港渠道整治工程項目、霞洲社區污水改造工程,經杜蘇芮等幾輪臺風測試,效果顯著。三是促進城市形象更新,做好龍湖春江天境竣工前期工作,協調業主合理訴求,確定龍湖小區管轄社區,對周邊道路進行命名。投入資金對校園周邊、主次干道等重要交通點位道路平整硬化。完成一處為民辦實事項目、兩處出村路口交通設施、兩處臨水道路安全防護設施、兩處通寺道路等11處設施建設。切實消除道路安全隱患。2023年,交通亡人事故較去年下降83.3%。四是推動項目建設。跟進實施五個項目助推城建品質成勢見效。晉悅里綜合體項目、王宮華僑歷史文化街區、江濱南岸公園、標準化改造等項目相繼投入建設。其中晉悅里綜合體已完成建設并啟動營業,項目良性運轉后預計可新增稅收500-1000萬元;王宮華僑歷史文化街區已完成項目房屋征收任務,啟動王宮街外立面整治施工;江濱南岸公園涉及駕校已完成部分拆除工作;展城西片區項目已完成大部分征收協議簽訂;火炬電子紫華園完成主體建設及外部裝修,并正式竣工啟用。
?。ㄋ模┮匀藶楸尽⒐步ü蚕?,民生福祉顯著改善。一是社會民生和諧穩定。積極推動歷史信訪積案化解,協調解決了原江南城建開發公司房產過戶辦證、南迎賓大道拓改工程涉遷戶安置等一批困擾群眾的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區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扎實開展扶貧濟困送溫暖活動,發放各類救助、生活補貼、慰問、保障資金200多萬元。深入推進基本醫保全民參保擴面攻堅工作,力爭做到應保盡保、全民參保,已累計完成醫保繳費數14132人,完成率位居全區第1。二是安全生產鞏固提升。制定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專項行動2023年鞏固提高方案及工作任務清單。對轄區內35家規模以上企業及26家群租廠業主逐一政策宣導及現場指導。運用“四不兩直”、明查暗訪、聯合執法、交叉互檢等工作方式,推動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落地見效,開展精準執法排查隱患數106條,均已全部完成整改。推進基層防汛能力標準化建設,動員肆零社會救援力量加入街道應急救援隊伍。通過動員黨員、群眾、企業等社會力量,共同打贏超強臺風“杜蘇芮”防御戰。三是文明鄉風不斷涵養。做好“為鯉加分”文明實踐積分平臺宣傳推廣使用,持續通過網格入戶、微信群等方式廣泛發動群眾注冊參與,目前注冊人數超1萬人,不斷壯大新時代文明實踐隊伍。結合“我們的節日”主題,開展接地氣、有溫度的活動,激發群眾主動參與意識,推動文明落地生根。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王宮家風家訓教育基地、陳守仁博物館等陣地,深入開展黨性家風教育,推進分眾化、互動化宣講,傳承華僑精神,弘揚孝廉文化。四是社會治理效能提高。以“四下基層”為抓手,通過智能化平臺治理手段,確保外來人口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充分利用“社會治理聯合指揮平臺”,及時化解矛盾糾紛,辦結件數和辦結率均居全區第一;直擊轄區出租房屋多管理壓力大特點,率先成立江南出租房屋房東協會,引導行業規范自律,進一步加強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管理,維護轄區和諧穩定;借助“12345平臺”,每月分析,反饋訴求325件,滿意率100%,排查各類矛盾糾紛219件,調處率100%。
二、存在問題
一是教育資源較為薄弱。目前,在江南新區中的浮橋、金龍、常泰街道,區委區政府均已建成或著手運作有針對性的教育布局,引入了一批老城名校優質教育資源,如泉州五中落地新步、明新中學已和七中建成共同體。而江南街道在公辦義務教育階段,有1所中學和4所區內小學,其中僅陶英小學參與七中和福師大泉州附中派位,其余3所均為凌霄中學直升學校,教育資源已經無法滿足優質辦學的需要,近三年,轄區內公、民辦小學招生數均呈現下滑趨勢,特別是小學生到了高年段出現轉學潮,帶動家長一起遷移,對于街道內企業和整體經濟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是財稅指標受制明顯。受大環境影響,部分經濟指標恢復較為緩慢,完成全年任務的壓力較大。規上指標方面,1-12月街道僅1家開票額1500萬以上的企業,產業發展的瓶頸效應明顯,缺乏有力的新的增長點和支撐點;主要龍頭企業銷售下滑明顯,火炬電子銷售額嚴重下滑,1-12月稅收同比減少1.4億元,比降54%,雖然利德凱、嘉亨家化、瑞星奔馳、寶峰鞋業、華夏鞋服等納稅大戶均保持正向增長,但仍無法補足火炬電子下滑的缺口,導致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兩項稅收指標落后于序時進度。
三是信訪維穩壓力較大。街道在化解信訪事項上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重點人員穩控方面仍有待于提升。對此,街道也相繼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仍缺乏長效的制約手段,街道信訪維穩工作局部不利。
四是環衛管理不夠協同。江南新區自推行環衛一體化工作以來,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衛生管理壓力,但在日常管理中仍存在不少問題。①時間覆蓋不足,環衛工每天清潔時長為8小時,多為白天清潔,夜間未安排人員,導致夜晚路面環境衛生差;②協調配合難,刺桐鯉片區負責人難以協調公司其他如車隊、海岸帶及內溝河等部門,造成街道溝通配合難;③約束機制弱,街道、社區對刺桐鯉約束力弱,沒有相應制約手段,部分社區衛生較主次干道薄弱。
三、2024年工作計劃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攻堅之年。江南街道將按照區委區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緊緊融入中央創新區建設大局,堅持穩中求進、著力創業創新,全力推進“產城人文安”融合示范區建設,以新的奮斗、新的創造、新的成就,書寫山清水秀業興的新江南。
?。ㄒ唬┖葑ミM度,全力推動項目建設。一是引資提質。持續加大項目招引力度,全力推動星云科技、科大訊飛等頭部企業盡快投產,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鏈主企業的示范作用,挖掘其上下游配套生態企業跟隨項目落戶鯉城;督促德裕鋒商業、宏兆建筑等簽約項目盡快投產;立足街道僑資源、鄉賢資源優勢,適時召開招商推介大會、懇談會,以僑引商、以商聚商,深挖投資線索。二是加快進度。王宮華僑歷史文化街區已完成項目房屋征收任務,啟動王宮街外立面整治施工。下一步將在配合做好華僑國際體育文化交流基地地塊的“農轉用”手續審批工作后,迅速完成土地征收,同時加快第五立面鐵皮、廣告牌整治拆除工作;三是騰籠換鳳。加快推動江濱南岸整治、展城西片區、烏石滯洪湖等項目征遷工作,爭取項目啟動第一時間取得開門紅,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簽約任務。
(二)提前謀劃,培育經濟增長動能。一是拓展招商渠道,建立與市、區兩級相關部門的常態化對接溝通機制,獲取更多更優質項目信息;強化“一把手”外出招商,積極組織街道招商小組外出招商,對接優質招商資源,推進在手在談項目,將廈門網約司導、鑫禾霖汽車服務等“潛力股”項目留在鯉城;保持主動招商、靠前招商的勁頭,加快對接中鐵建項目,協助落地公司注冊,盡快篩選一批適配建設場景;二是迸發載體活力,梳理整理街道閑置廠房、群租廠房,推動火炬電子舊廠房、鑫寶橡塑廠房等擴容意愿較為強烈的企業先行啟動增容擴產改造,騰挪工業發展空間,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加快青商智谷園區新樓宇改造進度,填補載體資源缺口,為打造高品質示范園區添動能、蓄內力;三是厚植營商沃土,堅持“培大育強”理念,推動現有企業增資擴產,做好“老樹發新芽”“新芽成大樹”兩篇文章。加快推動火炬電子紫華園內裝修進程,盡早投入使用,助推火炬電子智慧總部基地盡快完成前期審批手續;及時更新招商項目信息庫,對落地困難的項目做好跟蹤服務,2022年宏泰興綜合樓項目,前期街道已協助企業商請市自規局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有效性進行確認,后續將持續跟進企業投建動向,確保沉底項目再煥活力。
(三)提升品質,完善城鎮功能配套。一是加強城鎮化建設。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公共配套、綜合商貿、文體休閑等系統工程。打造興賢路精品示范街區,將王宮夜市、青商智谷、晉悅春江里、新天城市廣場等新舊商業街區融合,通過街景微改造、文旅元素植入等,打造新晉網紅打卡點。重點推進江濱南岸駕校清退拆除工作,保障南高干渠替代工程和江濱南岸體育及配套工程項目順利實施。二是加強城鎮管理。探索街區、工業小區物業管理機制,將街區、工業小區、社區“活源”資產等載體交由物業企業,引進物業企業并由物業企業將小區、街區、社區管好。持續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回頭看”,定期對第一、二、三輪信訪件的整改完成情況進行復核,舉一反三,持續做好三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和第一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不斷鞏固整改成效、建立健全整改長效機制,防止問題反彈、回潮。三是加強文化繁榮。深層次通過教育手段普及推動本地非遺王宮拍胸舞、亭店火鼎公婆、霞洲刣獅陣等民俗文化,拓寬渠道,積極開展傳習培訓活動和非遺進校園、進社區等各類活動,培養更多的年輕一代傳承人。對轄區王宮拍胸舞、霞洲青獅陣等民俗傳統文化、春生堂秘制酒等傳統工藝、楊阿苗古民居、王順興信局遺址、烏石山蔡公泉摩崖石刻等名勝文化古跡、歷史文化資源加大保護力度,挖掘社區文化資源,強化文化保護宣傳工作。
(四)維護和諧,持續深化社會治理。一是深化平安創建活動。依托一網統管綜合治理管理平臺,整合基層治理資源。將網格信息精準布建到數字地理信息系統,實現網格直觀呈現、實時查詢、精準管理。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風險辨別管控、隱患排查治理和應急救援體系,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企業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二是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堅持四下基層走好群眾路線,完善街道、社區兩級社會治理中心軟硬件功能,推動司法、市監、信訪、城管等力量隨駐,優化服務品質,打造群眾至上、暖心舒心的滿意中心。充分發揮出租屋房東協會、民辦幼教黨建聯盟、先鋒黨員車隊、藍天救援中心等社會組織力量,積極引導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形成“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目標。三是強化信訪維穩工作。堅持穩控和化解兩手抓,全力做好重要時間段信訪維穩工作。建立信訪工作定期會商制度,落實重點對象“一人一策,一人一專班”穩控措施,24小時看緊盯牢,確保不發生赴省進京越級上訪和到非接待場所上訪事件,確保全年社會面總體安定穩定。四是推動應急能力建設。圍繞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目標,進一步明晰工作目標和職能職責,切實推動街道應急管理辦公室實體化運行。持續強化業務學習培訓和實戰演練,不斷提高全員應急管理履職能力。健全應急指揮機制、預警響應機制、應急預案體系,完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強基層應急救援隊伍,持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ㄎ澹膰乐吸h,打造堅強戰斗堡壘。一是深入學習新思想。持續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創新學習形式、豐富學習活動,繼續深化同永春呈祥鄉黨建共建維度,進一步深化主題教育交流互鑒、拓寬發展思維,共同搭建山海協作黨建聯創新機制。二是持續提升監督質效。深化運用小微權力監督平臺,加強對社區公開、事前公示的規范性、完整性等方面監督,協調督促相關部門處理群眾訴求,及時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從平臺訴求、訪民情、微信群中居民的家長里短發現端倪、挖掘線索,打通服務與監督的“最后一公里”;充分發揮紀檢組織在非公企業維護和執行黨的紀律中的職能作用,逐步完善非公企業黨的紀律建設機制,從嚴從實加強企業廉潔建設。三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緊抓鄰里中心建設步伐,加快東浦社區“黨建+”鄰里中心建設,力爭實現鄰里中心服務全覆蓋。堅持“黨建強”引領“企業強”,加大非公企業走訪調研、指導、服務力度,力爭100%完成非公企業黨建入章。持續做好新社會組織、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引導新群體充分參與到基層治理事業當中。四是重視意識形態建設。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利用“燕宿江南”微信公眾號,打造“燕宿江南大家講”宣講品牌。面向各社區、轄區學校、非公企業等征集推薦新時代理論宣講師、宣講項目,充實街道宣講人才庫,豐富宣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