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江南街道黨工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各級黨委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有進,奮力攻堅,砥礪前行,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雙勝利。2022年,街道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36884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019萬元,均全區排名第一;規上產值完成122億元,比增12.5%,全區排名第一;限上商業企業銷售額完成29.27億元,比增34.4%,全區排名第三,零售額完成20.7億元,比增37.43%,全區排名第一;完成規上服務業營收1.89億元,比增36.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12.11億元,經濟運行態勢企穩向好。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轉作風,樹形象,基層黨建不斷增強。
一是黨員教育持續推進。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等載體,學習宣傳新思想、新理論、新政策,配合上級部門開展“福鯉桐聲”微宣講系列活動、黨的二十大宣傳工作,推動新思想學習宣傳深入基層、深入人心。今年來,圍繞學習新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已組織開展宣講50多場。通過街道微信公眾號“燕宿江南”、街道工作群、社區居民群等線上轉發基層宣講優秀微視頻、“福鯉桐聲”系列微宣講視頻40余次,觀看人數達3800余次。召開黨工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十九屆七中全會精神及省委、市委、區委常委(擴大)會精神、區委九屆四次全會精神等等;舉辦青年干部、婦女代表、退役軍人等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座談會;邀請市委講師團四級調研員、副教授童寶平為“兩代表一委員”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江南街道“學習黨的二十大 奮進新時代”文藝匯演活動中穿插黨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講。通過領導帶頭學、宣講講座學、跟著原著學、營造氛圍學、結合實踐學等多種形式,掀起學習高潮。二是廉政建設持續深化。堅持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及時擴展覆蓋、更新完善干部廉政檔案,開展廉政風險點摸排更新工作,每月定期更新作風建設年任務清單和問題清單。對照持之以恒糾“四風”樹新風工作要求,在重要節假日前聯合市場所針對違規公款消費情況對轄區大型商超、煙酒茶行開展突擊檢查。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嚴格考勤管理,優化辦公工作環境,提升整體形象。對去年述職評議點評查擺的問題進行細化分解,明確整改措施和完成時限,推動整改落實。加大監督問責力度,全年集體約談干部2場120人次,提醒談話1人,誡勉談話2人,自辦案件1起,黨紀處分2人。切實履行好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三是黨建引領持續加強。堅持黨管網格,選優配強基層治理力量,將社區“兩委”成員、機關在職黨員干部、黨員街巷長、黨員樓棟長等整編入網格、入工作組,發動1191名社區黨員、熱心群眾擔任鄰里微管家,不斷延伸基層治理觸手。貫徹習近平同志“遠親不如近鄰”理念,以閩南文化、江南古厝為靈感創作“南小厝”黨建IP形象,結合“黨建+”鄰里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運營,打造“近悅遠來”的鄰里服務平臺,全年累計開展活動36場,參加群眾3300余人次。
(二)重質效、增活力,經濟實力持續提升。
一是強化項目帶動力。堅持黨政主官揭榜掛帥、黨政領導全員招商,不斷培育經濟新增長點。2022年累計招商簽約項目21個,總投資78.75億元,涉及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新材料、文化旅游、新基建等多個不同領域產業,為傳統產業轉型注入新動能。青商智谷作為鯉城區首批揭榜掛帥攻堅任務重點招商樓宇之一,街道成立工作專班,黨政主要領導帶頭招商引資,充分發揮“頭雁效應”,成功招引廈門銀行、中糧茶葉、泉州核曜、云天科技等40多家優質金融機構、企業總部和高新企業入駐,2022年新增稅收1487.7多萬元,超額完成年度新增1000萬元稅收的揭榜目標。二是激發主體內生力。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組建疫情防控企業專班,做好企業核酸檢測、物資保供、物流運輸等各項服務工作。疫情期間,成立疫情防控企業組,全面抓好核酸檢測、物資保供、物流疏通等各項服務工作,確保轄區較大規模企業實現閉環生產,穩定經濟基本盤;疫情過后,迅速組織黨政領導帶隊下沉掛鉤企業,主動作為、靠前服務,深入了解企業生產和發展動態,協助解決融資難、用工難等實際困難,企業辦成立服務專班,通過“保姆式”服務,做好服務保障,助力企業抗擊疫情沖擊。重點關注“四上”企業培育,堅持政策引導與企業主導相結合、政策支持與自主創新相結合,及時跟進重點培育庫企業發展情況,挖掘新的增長點,全年新增5家規上工業企業、8家限上商業企業。
(三)強功能、提品質,城鄉面貌明顯改善。
一是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主動融入“跨江發展、跨域融合”戰略,打造宜居宜業宜商的現代化街道。強力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南益名士華府、三盛璞悅里交房入住;龍湖·春江天鏡完成主體結構封頂,住宅部分明年底交付,自持商業部分明年初可投入使用;錦美安置區(二期)3號樓進入施工階段,8號樓建設按序時進度推進。完成王宮華僑歷史文化街區項目整體規劃設計,打造文旅業態新“網紅點”。試水園區標準化建設,以提質增效、產城融合為立足點,主動開展火炬工業片區前期研究,為園區改造升級提供決策支撐。二是加強城市綜合管理。加大對占道經營的巡查執法力度,對店外店、流動攤點進行全面清理,規范臨時攤點,共整治占道經營店外店、流動攤點700余起,建筑垃圾、雜物堆放184處;整治戶外廣告,更換戶外破損廣告、宣傳欄15處,拆除布條、橫幅69條,拆除立柱、屋頂、墻面廣告31塊,整治不規范店招23塊,校園周邊違規廣告9處;今年來,聯合四部門進行綜合執法整治,對轄區占道經營、車輛亂停放、內溝河、餐飲店亮證經營情況、燃氣銷售點合規經營情況等進行綜合整治,開展綜合執法以來,對轄區500多家餐飲店、食品店、家用電器店等單位進行實時監管,加強對轄區主干道店面的監督檢查,整治車輛亂停放230余宗,巡查整治內溝河衛生約64處,檢查餐飲店無亮證經營6家。聯合鯉城區燃氣管理站,開展餐飲行業使用安全宣傳和檢查,排查燃氣銷售點合規經營情況3家;三是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以今年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認真做好各主干道保潔督促工作,及時調整出臺新的工作機制,對主干道衛生及主干道延伸10米小巷占道經營、亂擺攤點現象和對轄區內的內溝河兩岸及河面市容環境衛生進行日常巡查整治。今年以來共清理城市“牛皮癬”約1000余處,清理衛生死角約2000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受到市、區領導的好評??茖W推進垃圾分類落地落實,累計聯合區分類辦組織6次隊伍培訓。通過“撤桶并點”縮減垃圾投放點為225處和936分類桶,規劃新建設分類屋3座、分類亭51座,廚余垃圾接駁點22處,截至12月,已完成建設52座分類亭、2座分類屋,分類設施建設完成率98.1%。按照規范和工作需要配備了垃圾分類督導員42名,志愿者183名。總體達到了機制完整、隊伍健全、設施完善,收運有序,知曉率100%。
(四)夯基礎,強保障,強基促穩成效明顯。
一是強化基層治理。探索黨建為引領的“多網合一、一網統管”兜底式社會管理模式,將把現有的黨建網格、綜治網格、創城網格、防疫網格、安全生產網格等“多張網”“多支隊伍”有效整合成以黨組織為核心的“一張網”“一支隊伍”,推動社會面防范治理壓實到網格,細化到責任人,目前已布局“社區網格、單元網格、責任網格”三級網格128個,建立網格員隊伍128支,在冊網格指導員51名、網格員398名,完成“掛圖亮格”和居民信息錄入工作。二是強化矛盾調解。指導轄區人民調解組織圍繞鄰里、婚姻家庭、勞資、企業生產經營等領域開展排查化解,發揮區域內豐收、啊偉調解工作室等調解品牌示范效應作用;對于重大疑難糾紛主動介入,著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2022年,轄區人民調解組織成功調處案件總數225件,涉及金額124.95萬元。其中婚姻家庭糾紛30件,鄰里糾紛27件,損害賠償糾紛9件,勞動爭議糾紛10件,醫療糾紛1件,消費糾紛4件。江南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副主任朱智勇獲評“全省人民調解先進個人”。三是強化安全穩定。全面貫徹落實《消防安全法》和《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要求,聚焦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十五條硬措施的部署安排和省、市安委會工作要求,進一步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工作機制和紅線意識,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全面壓實黨政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結合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深入開展消防安全隱患“回頭看”整治攻堅行動,狠抓安全生產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街道安全生產形勢平穩。
(五)兜底線、謀福祉,民生保障堅實有力。
一是社會文明不斷提升。扎實抓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建設,江南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錦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明光社區“復興少年宮”的提升改造工程作為2022年市、區級的為民辦實事項目,按照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十有”標準及七大服務平臺的工作要求,對功能室及活動陣地等資源進行整合提升。目前已完成對功能室的劃分以及硬件設施的提升和制度的完善,順利通過市、區兩級的驗收。打造特色項目品牌。通過依托江南街道獨有的人文底蘊、閩南民俗、僑胞文化以及歷史積淀等綜合元素和背景,以作為閩南人典型的家的建筑“閩南紅磚古厝”為核心載體,打造江南街道特有文化IP形象——“南小厝”。立足江南文化本身,在尊重歷史、有據可查的基礎之上通過“南小厝”進行內容發散、形式創新等等,把“南小厝”融合“黨建+”、新時代文明實踐進行內容衍生、功能布局與構建,將江南文化進行多元呈現。二是社會保障不斷完善。積極開展困難居民各種救助。近年來,通過慈善星火工程救助8人次,補助金額27000元;獲得街道級的困難居民臨時救助4人次,補助金額9000元; 獲得區級的困難居民臨時救助15人次,補助金額195973元。充分利用社區議事會、部門研判解決申請救助存在異議的問題,處置各種來電來訪18件次,主動發現低保戶和低保邊緣戶;開展點題整治專項行動,今年共排查新增重殘疾人等四類對象10人,幫助新增納保5人、臨時救助6人。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今年來共處置勞動爭議、糾紛93起(其中4起群體性勞資糾紛1起工傷賠償調解),涉及人員120多人,金額230萬余元。三是疫情防控不斷鞏固。堅決落實疫情防控精神與要求,堅持以“外防輸入”為重點,建立健全防控制度和應急預案;推動“一老一少”疫苗接種,精心組織全員核酸,全力排查風險隱患。年底防控政策進一步優化后,按要求迅速完成60周歲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全流程及加強免疫接種任務,60周歲以上人群接種第一針劑5267人,接種第二針劑4680人,接種第三針劑4531人。關心關愛轄區65周歲以上老年人身體健康,發放紅、黃綠人群健康包及溫馨提示3189份。
2023年工作計劃
下階段,我們將以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立足市委市政府“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和區委“1345”總體戰略要求,以“活古城,戰江南”為牽引,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勵精圖治、奮力進取,探索建設鯉城區“產城人文安”融合示范區,以新的奮斗、新的創造、新的成就,書寫2023年山清水秀業興的新江南。
(一)突出高標準,奮力推進黨建工作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強化政治訓練、政治教育、一線服務,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在制度規定中、實際工作中、日常言行中。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突出抓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貫徹,督促基層黨組織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提升黨員黨性修養。著力賦能“南小厝”街道IP黨建內核,持續抓好各領域黨建典型點培育,通過“建點連線成片”推動街道整體黨建工作水平提升。
(二)突出高質量,奮力推進經濟發展
一是做好企業財稅服務,挖掘增收潛力。精準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實際難題,全面提升服務成效,使企業達產增效。重點跟蹤火炬電子、嘉亨家化、瑞星奔馳等重點納稅企業。二是培育企業入規入統,增強指標支撐。加大對轄區企業的排查摸底,培育四上企業,做到應統盡統。跟蹤落實泉州卡乃馳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泉州市鷺晨源貿易有限公司、福建閩煙斗商貿有限公司新增入庫限上企業,泉州市貝特嬌服飾有限公司、泉州派奇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新增入庫規上企業。三是發展帶動,加快推動轉型升級。響應“新區更新”號召,全力推動園區建設提檔升級,著力打造火炬工業區+萬祥商業區雙產業園區,引進一批優質工業企業,提升園區活力。整合盤活一批閑置廠房,吸引創業孵化機構和眾創空間入駐,推動街道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三)突出高品質,奮力推進城鎮提質
一是推進王宮華僑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發揮“僑”品牌作用,打造僑批打卡點,活化僑批文化,創建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同時,適當引入商業元素,全力推動建設華僑國際體育交流基地。二是抓實房屋安全工作,落實網格巡查和長效監管機制,對隱患房屋對照要求一一落實整改,重點解決非人員密集場所重大隱患房屋處置工作,為擬翻建、加固的房屋辦理相關手續提供方便,配合上級對需復核房屋進行專業復核,對不想翻建、加固房屋引導采取合作改造等措施,有效處置,爭取年底內全部實現閉環銷號。
?。ㄋ模┩怀龈咚?,奮力推進強基促穩
一是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抓源頭防控,持續開展房屋安全、出租屋消防安全、自建房加工場所、“三合一”場所等專項整治行動,并圍繞商場、勞動密集型企業等人員密集場所和涉及危險化學品企業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比如按要求配合區應急局盡快完成萬祥商城專業市場安全整治工作,堅決遏制各類事故,確保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二是抓好網格化建設。強化黨建引領,摸清底數,優化網格組織脈絡。組織網格員、派出所民警進家入戶走訪,摸清居民群眾家庭情況,及時合理調整單元網格、責任網格設置。配合做好數字化網格建設工作。進一步完善網格、居民信息,及時接入上級數據端口,提升信息準確度和服務精準度。強化綜合執法網格聯動機制。常態化巡查下,執法隊伍力量緊缺,巡查精力不足的問題逐漸顯現,擬探索建立“網格日常吹哨,執法現場報到”機制,對網格員進行業務培訓,配合開展執法巡查工作,對確需執法的事項,上報街道綜合治理中心處置,實現網格執法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