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浮橋街道認真貫徹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持續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全力以赴大拼經濟、大抓發展,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況
(一)在“深學”中明晰方向,黨建引領全面提升
1.比學趕超奮進“蓄力”。扎實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印發街道黨紀學習教育工作方案、重點任務清單,結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福建考察重要講話精神,開展黨工委書記講紀律黨課1次、專題輔導講座2次、中心組學習12次、各黨政領導和黨組織書記帶頭組織學習60余場,推動新思想更加入腦入心。堅持重點工作定期調度制度,針對項目攻堅、經濟指標、征地征收等領域,形成督辦清單31份。
2.鄰里中心建設“發力”。累計投入800余萬元,高標準建設提升4個社區“黨建+”鄰里中心,完善鄰里中心聯建機制,實現11個社區全面覆蓋、有效覆蓋。突出“一中心一特色”,分別聚焦婚俗、農耕、閩南語、“紅色+僑鄉+非遺”文化,打造近鄰善治“風景線”,其中濱江社區鄰里中心跨越提級獲評泉州市“五星級”。創新“花園式”設計,推動金浦社區“黨建+”鄰里中心建成投用,為近鄰黨建工作新增陣地載體。做實做細小微權力監督,工作經驗《浮橋街道“四全聯動”工作機制打通基層監督末梢》獲《僑區快訊》刊發推廣,濱江社區被評為泉州市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五星級村。
3.黨建典型創建“給力”。新建鯉景灣物業兼合式黨支部和小區黨支部,推行“一四五”工作法,精心培育“與黨同心·南得友鄰”品牌,助推住宅小區長效管理。深化皇江御景小區“四共四鄰”近鄰黨建工作法,拓展延陵家園小區“黨建‘延’領力服務‘陵’距離”品牌內涵,突出黨群聯動、多元共治,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樣板。培育“人才領航·筑夢浮橋”品牌,在濱江總部經濟區高標準打造筍江人才創客廳,新增2個暖“新”鯉驛站,創先建筑產業園“紅色標桿”。
4.隊伍干事創業“聚力”。健全街道年輕干部“青藍結對”機制,以清廉守紀為基準,選樹“兩優一先”優秀共產黨員、黨務工作者6人、先進基層黨組織4個,增強正面示范效應。建立街道黨政領導“案頭冊”問題清單工作臺賬,及時跟進整改進度成效。堅持一線錘煉干部,抽調22名黨政及干部職工參加紅梅新村項目征收,用時10天完成115宗房屋簽約任務。
(二)在“敢為”中把握機遇,經濟發展更進一步
1.以“拼”的干勁穩增長。發展活力持續迸發。一是經濟指標穩中有進。街道1-12月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6.31億元,增速-2.01%;限額以上商業零售額1.79億元,增速5.1%;限額以上商業銷售額10.71億元,增速15.25%;規模以上盈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2.42億元,增速82.7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2.94億元,總量居全區第一。1-12月,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0.91億元,完成序時進度81.2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0.48億元,完成序時進度78.33%。
2.以“爭”的姿態抓項目。街道2024年在建項目29個,項目總投資5123810萬元,年度計劃投資1013400萬元。截至12月份,本年累計投資814486萬元,占年計劃80.4%。謀劃生成項目18個。推動國貿·江南璟上、江濱南岸體育及配套工程建設項目、江南云景大廈項目、錦江城市廣場、鯉城江南水質凈化中心項目、黃龍南大道快捷化改造工程、泉州通政小學田中校區東側住宅用地項目、江南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常泰、浮橋)項目等8個項目開工建設。
3.以“搶”的勢頭促招商。實行“周研判、月評比、季總結”的招商工作制度,明確工作目標、責任清單及時間節點,制作浮橋招商宣傳視頻,主要領導帶隊赴北京、寧波、廈門等實地考察招商項目4次,累計招商推介3次,會見客商41家,向區招商局報送招商信息59條、招商線索48條。今年實際已完成簽約項目11個,總投資額148.1億元。
4.以“實”的舉措筑根基。堅持精準施策多元發展思路,指導社區充分挖掘資源潛力,通過發展特色農業、成立投資公司運營集體資產、增設便民停車場等方式,增加社區居財收入,如:鼓勵延陵社區依托黃龍投資公司對萬達廣場等重點項目進行投資開發,濱江社區委托第三方承租運營智慧體育公園,田中社區探索社區物業公司、建設田中夜市等,今年來,街道11個社區居財總收入超1600萬元。
?。ㄈ┰凇皩嵏伞敝凶非笮?,實事惠民更勝一籌
1.優治理提品質。聚焦經濟發展、項目建設、城鄉品質提升、信訪維穩、環保攻堅等領域開展業務培訓30余場次。探索濱江新型社區治理、田中回遷安置社區治理樣板,相關經驗獲中新報、泉州政務等報道。建立“1+8+N”物業管理提升工作機制,實現“五個100%”目標,3個物業小區獲評鯉城區服務質量五星級,工作經驗在全市物業管理提升工作會議上作匯報交流。
2.嚴執法促規范。制定綜合性應急預案,明確應急組織架構、應急流程和應急資源配置,定期組織應急演練。堅持重點街區、重點時段“差異化管理+錯時班次管理”,完成綜合執法任務23810件。開展專項整治100余次,處罰違規渣土車輛7起,糾查流動攤販、門前三包等1000余處,處罰占道經營31件,開具市容提醒單190份。拉網式、地毯式排查轄區重點場所429家,整改安全隱患2459處,出具處罰決定書58份,罰款金額27950元。
3.保平安護穩定。整合綜合執法、信訪維穩、司法行政等各方資源,完成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及辦公場所升級。處置各類信訪件109件,受理12345平臺事件449件、“一網統管”平臺案件625件。深化“3+1+N聯動聯調”機制,組織“兩代表一委員”巡回調解12次,推動各級調委會排查調解矛盾糾紛617件,化解信訪歷史積案2件。落實反詐APP宣傳、涉詐人員摸排等中心工作,累積報送注冊數3萬人次,摸排重點人員45名。
4.增福祉惠民生。著力提升為民服務水平,綜合便民服務中心受理各類事項5746件,辦結率、群眾滿意率100%。抓好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運行工作,累計發布“三資”信息455批次、黨務332批次、居務1586批次,解決群眾訴求153件。密織民生保障網,發放助學獎學金51萬元、社會保障金201萬元。提升浮橋街道非遺文化展示館,打造濱江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活動區,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40余場,街道綜合文化站獲評福建省特級綜合文化站。用心用情用愛打造兒童友好成長空間,濱江社區入選省級兒童友好社區。
二、2025年工作謀劃
1.聚焦項目招引,破解制約發展“緊箍咒”。主動融入市區一體化開發建設,引進更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賽道的優質項目,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四上”企業,幫助企業理解掌握升規政策、講解申報條件及程序,助力企業入庫。構建項目“綠色通道”一站式服務,主動在辦公選址、項目備案等方面為企業提供便利。定期舉行相關行業企業家座談會,依托商會、招商引才顧問等優質資源,實現行業信息、商會信息、政策信息的精準對接,推動聚僑引僑和泉商回歸專項行動走向深入,大力推進全年招商工作。
2.圍繞品質提升,打造新區城市“新門面”。聚焦“四好”建設及“五個100%”目標,持續開展住宅小區管理品質提升專項行動,夯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提升小區管理服務品質、開展住宅小區矛盾糾紛化解、打造全域物業化管理、培育選樹先進典型。圍繞“戰江南”發展主線,緊扣“抓征遷交凈地”,梳理細化任務清單,堅持分類施策,做好項目征收掃尾工作,促使預備項目盡快落地,在建項目提速增效。持續跟進黃龍南大道快捷化改造工程、金鯉大道、金鯉大橋等道路交通項目,助力西隅小學坂頭校區、鯉城實小延陵校區、浮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教育醫療配套盡快建成投用。繼續充實“黨建+”鄰里中心服務功能,全面深化“一網統管”,充分調動綜合執法網格、綜治中心網格、警務巡查網格等力量,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精細化和高效化治理效能,進一步推動產城人深度融合。
3.夯實工作作風,提煉干事創業“方法論”。把深化拓展“三爭”行動與推動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融入到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及“書記工程”中。細化年輕干部“青藍結對工程”制度內容,結合“案頭冊”臺賬,精準運用“四種形態”做實做細政治監督,糾治“四風”頑疾,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完善重點工作調度閉環機制,圍繞黨的建設、網格治理、矛盾糾紛化解、安全生產、回遷安置、社區振興、環境改善等關鍵領域,努力創新機制體制、強化研究闡釋、打造理論高地,探索形成一批“浮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