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QZ01305-3000-2023-00010
    • 備注/文號:泉鯉城管〔2023〕50號
    • 發布機構:鯉城區城市管理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7-03
    鯉城區城市管理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
    來源:鯉城區城市管理局 時間:2023-07-07 16:40

    機關各股室及下屬單位:

      現將《鯉城區城市管理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印發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泉州市鯉城區城市管理局

    2023年7月3日

      (此件主動公開)

     

     

    鯉城區城市管理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

     

      2023年來,鯉城區城市管理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開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活動,圍繞“品質名城.現代都市”建設,扎實推進市政設施提升和城市環境整治,力促城市管理工作實現跨越式新提升。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抓項目,攻難關,民生建設蹄疾步穩

      穩步推進抓城建提品質行動和為民辦實事項目,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全力以赴推動城區擴容提質增效。

      1.蓄力推進交通建設項目。全速推進“聚城暢通”項目,泉州大橋擴建改造項目建成通車;溫陵公交首末站項目已完工,正在組織現場驗收,計劃8月建成投用;金鯉大橋項目圖則編制已報市政府審批并進行公示,下一步將推進用地紅線公示及批復;泉南高速鯉城互通及連接線項目已成立市區兩級工作專班,現正在進行房屋征收前期工作,討論征收補償標準及安置方案等內容。

      2.奮力推進綠化景觀項目。緊盯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目標任務,認真落實“綠滿泉城”部署要求,①擬新增城市公園綠地5公頃,推進江南新區環境整治提升一期項目,年度計劃總投資14500萬元,現已完成投資約3600萬元,占計劃總投資24.83%,計劃年底全面完工;②擬建設口袋公園10個,現已建成口袋公園7個,其余點位已完成施工圖設計、預算編制,下一步將按照程序確定施工單位;③擬建設立體綠化10處,現已建成立體綠化6處,其余點位已完成選址,現正在策劃方案;④謀劃生成高速西出口立交景觀提升、南環路中駿商城節點公園2個項目,現已完成方案、施工圖設計、預算編制等工作,正在組織施工招標;⑤江濱南岸生態整治工程已完成項目范圍內圖斑整改和招標文件初稿擬定工作;設計方案正在報送市資規局審批,正協調市資規局盡快通過項目用地范圍審核及出具規劃指導意見;江南、浮橋街道和江南城建集團正在調查摸排地上物情況,有序落實土地流轉、空廂回收及駕校清退有關事項;積極對接有合作意向的上海園林集團和中建四局等單位。

      3.強力推進水環境治理項目。突出系統思維,聚焦重點環節,持續發力推進污水提質增效項目。一是系統整治。①全面開展溯源排查整治。江南新區劃分成15個分區開展管網排查整治設計工作,累計深度排查管網316公里,占管網排查總量55%,計劃9月全面完成排查工作;②全速推進入江入河排口排查整治。全面完成轄區內溝河及入晉江排口排查工作,針對排污口分類制定整治方案。在內溝河排口整治方面,策劃生成玉田渠、紫帽山截污溝I、南低渠、東浦引港、新步渠、南高渠等15個截污項目,現各項目按照序時進度推進中;在入晉江排口整治方面,策劃生成霞洲社區污水改造項目,現已進場施工;③全心推進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污水提升泵站、配套管網項目,現已完成原選址地塊(金浦水閘東側地塊)項目申請報告(可研)編制,項目用地申請報告于5月22日報送市政府審批,同步正在開展用地文物考古調查及方案論證工作。二是重點攻堅。2022年8月以來,針對市管網辦下達的污水收集處理提質增效及內溝河水質提升攻堅治理目標任務和環保督察整改要求,策劃生成水環境治理項目67個,其中已完工19個,已開工19個,處于前期階段29個。

      4.有力推進環衛設施項目。拓展延伸環衛一體化服務內容,將江南新區177座公廁管護項目納入“環衛+”作業范疇,實現一區一支隊伍環衛作業全覆蓋。制定環衛一體化考評方案,促進對街道、社區和第三方作業單位的科學監管。竭力配合市級推進江南片區大型垃圾轉運站項目建設,現已完成樁基工程分部驗收,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進場市政道路及綠化配套項目現已完成立項及設計工作,計劃年底前建成投用。改建改造20座公廁,現已完成施工圖紙確認,正在進行工程預算。提升亮化37座公廁,現已完成工程量確認,正在進行造價預算審核。采購一輛客車公廁和一批臨時公廁,現已完成市場詢價,正在確定采購方案。

      5.著力推進能源配套項目。實施江南新區電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其中110kV新步變電站已取得工程建設許可階段“多評合一”聯合初審意見,電力公司擬與浮橋街道簽訂居民用地賠償補充協議;110kV坂頭變電站已進入竣工預驗收階段;110千伏仙塘變電站正在協調站址及路徑協議意見;110kV南井線變電站已完成27個電纜工井和2100米電纜排管施工。加快東海城東片區及晉江、洛陽江兩岸照明提升工程(鯉城段)項目,7號樓(總部管理大樓)正在施工中,計劃7月份完工;4號樓(悅江天景)、5號(富麗)、6號樓(富華)、8號樓(中閩百匯)已確定施工單位,擬于近期進場施工。

      (二)抓整治,強措施,城市管理井然有序

      貫徹落實《泉州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泉州市機動車停車管理條例》,加強城市亂源亂點亂象綜合治理。

      1.環境整治常抓不懈。大力推進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常態化落實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組織開展宣傳健教、窗口衛生、交通管理、衛生健康、設施建設、城市管理、生態環保、市場與食品安全8項提升行動,整改上級通報問題1410處,開展專項巡查13期,通報問題2171處,限時整改,閉環管理。

      2.垃圾分類全面開展。成功創建省級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扎實推進20座垃圾分類屋(亭)改造提升工作,以物業小區為主深化垃圾分類工作,推行以第三方和物業為主導的垃圾分類督導員制度,聯合開展物業小區垃圾分類執法行動,多方合力督促物業小區大力推進垃圾分類。開通餐廚垃圾收運路線2條,開展餐廚垃圾收運專項執法行動,規范餐飲店餐廚垃圾收運行為?,F場宣傳和入戶宣傳相結合,讓垃圾分類宣傳工作更“到家”。探索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與其他單位共建再生資源分揀中心2處。

      3.市容整治持續深化。堅持執法為民原則,聚焦重要節日節點、重要區域和重要路段,持續深入開展市容環境整治行動,重點針對占道經營、違規設置戶外廣告、共享單車亂停放、生活噪聲污染等現象開展清理整治,落實全天候巡查管控制度,發現問題,快速處置,維護良好的市容環境秩序。2023年來,查處占道經營27181件,整治戶外廣告2414件,查糾共享單車亂停放行為942件,回收路面共享單車2820輛,現正在進行入樁整治,整治活禽飼養宰殺場所129次,協助救助流浪乞討人員96人次,整治噪聲污染320件,查處市政設施182件。

      4.油煙污染有效防治。對全區餐飲場所油煙凈化設施安裝及防治措施落實情況開展一次拉網式復查,累計復查餐飲店865家,下發告知單478份,督促限期整改落實。針對鯉中街道保利天匯住宅小區、浮橋街道源昌江南城、鯉景灣、金色外灘、皇江御景及金龍街道寶嘉譽峰商住樓未配套專用煙道問題,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第一時間發函區市場監督局不予辦理餐飲許可證照。

      5.流浪犬整治初見成效。按照整治一批、推進一批的要求,在全區開展流浪犬集中清理整治工作,加強社會宣傳和輿論引導,提升市民文明規范養犬意識。截至目前,累計組織開展集中整治行動96次,糾正不文明養犬行為300人次,捕捉流浪犬21只且已妥善處理。

      6.停車管理有序實施。一是落實備案管理。緊抓經營性停車場備案管理工作,現已完成備案92家,正在備案中36家。二是完成泊位移交。理清移交權屬清晰的停車場11家、泊位562個,助推道路停車泊位實現統一運營管理服務。三是清理廢棄車輛。會同有關部門推進廢棄車輛清理工作,截至目前,經核查確認后需要清理的廢棄車輛有21輛,現已完成清理4輛。四是加強聯動管理。牽頭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機動車停車場日常檢查工作,進一步加強停車管理,規范停車收費行為,營造文明有序的停車環境。

      7.渣土運輸規范管理。完善渣土運輸管理辦法,實行風險評估、常態巡查、動態監管等制度,督促運輸企業落實“八個一”工作要求。強化駕駛員教育培訓,組織“盲區”風險演練,開展渣土車外觀核驗,減少渣土車事故發生。加大執法力度,采取聯合執法和部門執法等方式,查處違法違規車輛68部,罰款39120元。

      8.治違力度不斷加大。通過“人防+技防”強化“兩違”防控,落實“兩違”網格員動態調整及巡查報告責任,通過衛星影像航拍、群眾監督舉報等措施防范“兩違”漏查漏報,通過購買服務委托第三方加強繁榮三期等重點片區夜間巡查,通過“白天+夜間”打卡監控池峰路1號等重點違建,有效防范突擊搶建及拆后繼續違建。制定下發《鯉城區違法建設執法強制操作規程》,規范拆違程序及拆違安全防范措施。協同街道開展第五立面整治,拆除狀元街違法搭蓋、違規廣告招牌等117處,完成29條小街巷第五立面搭蓋摸排工作,發放古城立面整治告知書。今年來,累計拆除違法建設31宗2685平方米。

      9.數字城管平穩運行。穩步推進“數字城管”平臺運行,貫徹落實“監測吹哨、管養報道”工作機制,設置社區吹哨網格員81人,“數字城管”督促處置問題37016件、處置率90.03%,上半年在市級綜合考評中名列前茅。常態化開展占道經營、牛皮癬、農貿市場、內溝河、建筑工地等城市管理綜合考評,每月全覆蓋考評街道及社區。

      10.普法依法治理扎實推進。健全各項依法治理機制,落實普治并舉,城市管理行業執法治理與普法有機結合,重點抓好“關鍵少數”,嚴格落實領導班子學法制度。全局領導干部法治意識明顯增強、依法行政能力顯著提升,城市管理領域法治環境持續向好、法治化水平明顯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初顯。

      (三)抓安全,查隱患,城市運行有條不紊

      全面加強行業日常管理,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落實風險點管控、隱患排查治理和標準化建設,保障城市安全有序運行。

      1.強化燃氣安全監管。在摸清燃氣企業和燃氣用戶家底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對燃氣管道、燃氣場站、餐飲場所和無證照經營黑氣點等領域的全覆蓋檢查,聯合教育、民宗等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食堂等用氣場所排查,聯合市場監管、消防等部門開展聯查聯審,今年來累計檢查餐飲用氣場所500余家,排查和整改各類風險點200余處,查獲“黑氣點”4處,約談燃氣企業、供應站點負責人3家,行政處罰3.42萬元。健全施工預警機制,防范第三方施工破壞燃氣管道。

      2.加強市政設施管養。落實市政基礎設施常態化巡檢和24小時應急搶修工作機制,及時處置市政設施隱患問題,確保報修問題當日處置完成率達98%。加強“四好農村”公路巡查管養,推進農村公路自動化檢測進程,開展江南新區區管橋橋梁新一輪檢測工作,現正在進行意向公示。

      3.落實綠化日常監管。加強綠化日常巡查,分批實地踏勘古樹,擬建設古樹名木巡查管理系統,促進實時跟蹤。探索成立區級綠化投資管理公司(待工商部門核準通過),委托第三方評估單位對區管可資產化綠化進行資產評估,現已完成綠化資產初步評估和綠化管養測算,進一步推進建立綠地養護市場化、一體化運營管理模式。

      4.抓好城市防汛工作。成立防汛應急搶險隊伍,備足備齊應急儲備物資,組織開展防汛應急演練,提前檢修2座排澇泵站設施設備。今年來,累計出動“龍吸水”搶險車輛10余次,有效應對南環路經貿學院、雷克薩斯等點位積水問題。

      (四)抓隊伍,強作風,城管發展蒸蒸日上

      堅持把篤學篤信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城市管理局全員思想政治建設的首要政治任務來抓。

      1.突出“學”,全面夯實思想根基。堅持集體學習和干部自學相結合,利用周學習日、黨組擴大會、中心組學習會等學習黨的二十大系列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福建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同時,借助“學習強國”等平臺,多形式開展學習,讓主動學習、工學結合成為常態。定期開展內部業務培訓和“傳幫帶”,多渠道提升業務能力素質,矢志不渝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

      2.突出“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推動黨內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持續鞏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通過先進典型引領、反面教材警示,引領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站位腳跟,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廉政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有效防范化解城市管理領域意識形態領域重大風險。

      3.突出“行”,努力打造城管鐵軍。鞏固深化作風建設年活動成效,全面加強隊伍作風建設,5月22日~5月26日、5月29日~6月2日分兩批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及街道協管人員參加年度隊伍封閉式軍事化集訓,不斷增強城市管理隊伍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履職能力。

      二、存在問題

      目前,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看到,城市管理工作還存在一些短板:

      (一)市政配套設施有所欠缺。市政設施建設規劃全局性和前瞻性不足,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仍然相對滯后。比如,部分區域排水排污配套管網落后于開發建設步伐,管網老化破損、雨污合流、淤積堵塞嚴重等;部分排水設施建設項目未能嚴格按照市政工程規劃組織實施,排水管網因管徑、標高不一無法實現對接,導致雨污水無法得到有效收集、內澇問題頻繁出現。

      (二)城市精細管理有所不足。城市管理方式多停留在問題式、突擊式和粗放式上,缺乏目標管理、系統管理、信息管理等精細化管理手段,造成城市管理問題反彈、回潮嚴重,重復執法現象時有出現。

      (三)環衛一體化成效有待提升。老城區環衛一體化成效初步顯現,但江南新區環衛一體化運作仍處在過渡階段,成效不夠明顯,存在保潔人員配備不足、機械化作業水平低、街道監管力度不夠等問題,江南新區環衛保潔水平拉低了全區成績排名。

      (四)專業技術人才有所欠缺。我局承建的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多、任務重、時間緊,特別是中央環保督察涉及的排水設施改造建設工作量大、復雜度高、技術較難,我局缺乏土木工程、排水工程等相關專業的高素質復合人才,在推進項目建設過程中有點力不從心。

      三、2023年下半年工作計劃

      以“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為工作導向,以古城新區一體發展為戰略牽引,大力完善城市功能,不斷提升城市能級,助力“品質名城.現代都市”建設。具體做好以下四項工作:

      (一)在市政改造提升上強落實。積極推進城市交通品質提升項目,溫陵公交首末站項目在8月底建成投用,扎實推進泉南高速鯉城互通及連接線項目和金鯉大橋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年底前開工建設。積極推進城市公園綠地提升項目,確保年底前建設城市公園綠地5公頃、口袋公園10個、立體綠化10處,為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奠定基礎。重點推進江濱南岸生態整治工程,確保項目進展取得實實在在突破。推動成立區級園林綠化管理投資公司,整合盤活國有綠化資產,進一步增強我區綠化資產運營能力和管理水平。積極推進環衛處理設施建設項目,江南片區大型垃圾中轉站主體工程建成,改造改建轄區公廁20座,全面提升老城區公廁設施。積極推進市政管網系統性提升工作,立足市政管網系統性、整體性、可行性的要求,指導推進在建或計劃實施的市政項目管網按照各類技術指標建設,確保各類管線發揮有效作用。

      (二)在城市精細管理上出實招。牽頭開展“創衛”復審迎檢和“創城”建設管理組工作,切實推進綜合執法改革,緊盯市容和環境衛生、門前三包和占道經營、噪聲治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放等顯性秩序問題,與公安、交警緊密協作,采取機制創新、案例分享、督查問效等方式探索推動市容提升,打造一批示范街區,提升管理服務效能。深化“八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加強隊伍法制建設,加大普法宣傳力度。抓緊落實行政處罰下放街道,指導街道規范執法文書、執法程序和處罰標準,確保處罰權下放街道有序有效銜接。深化總結環衛一體化項目經驗,調整優化作業模式,針對江南新區保潔水平較低問題,督促作業單位增加機械設備投入,提高機械作業力度,統籌調度全區作業力量,在保證作業質量的前提下,調配老城區清洗車輛至江南新區作業,做到“停人不停車”。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深化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與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兩網融合”。用好“數字城管”平臺,構建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督“五位一體”的城市運行指揮體系。

      (三)在排水排污治理上見成效。堅持以前兩輪中央環保督察問題為導向,重拳整治水體污染等群眾關注度高、反映強烈的問題,限時回訪,閉環問效。一是加快推進管網排查整治。抓緊全面開展江南片區管網排查工作,推進排查與設計相銜接,針對混接、錯接、斷頭、病害等問題,形成整治方案,納入重點攻堅項目或主體包。二是加快推進排口排查整治。加快黑臭及劣V類排口前期手續辦理,抓緊推進項目落地實施。三是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項目。抓緊確定項目選址,推進污水處理廠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環境保護評價、水土保持評價等前期工作,研究探討推進模式,力爭第四季度開工建設。四是加快推進重點攻堅項目實施進度。狠抓重點攻堅項目建設進度,逐個項目梳理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落實項目并聯調度制度,全力推動項目快開工早投產。

      (四)在城管隊伍建設上下功夫。一是盤活現有存量人才。秉持“人崗相適、人事相宜”的原則,堅持以工作需要為主,充分整合現有資源,挖掘調配專業對口人才,進一步提升股室工作效能,助推各項工作見行見效。二是提升綜合素質能力。嚴格把好在編人員和協管人員進口關,科學制定培訓計劃,規范人員入職培訓和在職教育,有針對地加強業務知識和執法實務培訓,助推工作能力提升。三是加大考錄聘用力度。向上積極溝通協調鯉城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編制凍結問題,待該機構編制解凍后,將根據專業需求及崗位空缺情況,及時申報招錄計劃,進一步充實人員隊伍,優化人員結構。

    附件下載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解讀
    文字解讀
    圖片解讀
    視頻解讀
    訪談解讀
    媒體報道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