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政務公開 > 司法局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30應主動公開的其他政府信息
- 索 引 號:QZ01104-3000-2024-00004
- 備注/文號:泉鯉司〔2024〕6號
- 發布機構:鯉城區司法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1-31
區委、區政府:
2023年,鯉城區司法局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市司法局的正確指導下,以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為主線,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為我區全面建設高質量“品質名城·現代都市”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
一、2023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ㄒ唬﹫猿秩嬉婪ㄖ螀^,統籌推進法治鯉城建設
1.全面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全面推動依法治區工作。聚焦頭雁效應,在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牽頭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研討,并牽頭召開全區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研討班,在區政府常務會上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系列法治講座,進一步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推動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2.加強依法治區辦機構人員力量。在治區辦原有人員基礎上,增設1名治區辦副主任,在局“法治督察股”加掛“區委依法治區辦秘書股”,明確工作職責。牽頭抓好中央依法治國辦市縣法治建設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出臺加強我區法治建設分工方案,細化責任分工,推進工作落實。
3.切實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局主要領導認真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將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對法治政府建設重要事項親自部署、親自過問、親自督辦,發揮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作用。
?。ǘ^力創新創優,推動法治政府建設提質增效
1.政府合同“線上監管”實現新突破。在全市率先創建“鯉城區政府法務工作平臺”,將政府合同審查、簽訂、備案、履行、統計分析等環節與數字化管理相融合.區委、區政府授牌成立“鯉城區政府合同管理中心”,實現政府合同“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全方位、全閉環監管,實現人工審查與電子監管同步,年度共審查政府合同21份。
2.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發揮新質效。組織開展全市首個“行政規范性文件后評估”工作,選取與古城保護有關的《鯉城區傳統建筑構件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規定》,聯合區直部門、高校學術團隊、專業律師開展評估,有效提高規范性文件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強化規范性文件“三統一”舉措,2023年共出具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意見書9份,向市政府及區人大報送規范性文件備案7件。
3.“148”品牌法律服務深入新領域。打造“鯉城148撐起愛‘新’傘,當好守護神”品牌,在全市率先建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法律之家、新業態法律服務站和臨江電商調解工作站,創新培育“1124”工作機制,精心打造機制、隊伍、陣地、服務四把法治愛“新”傘,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遮陽擋風避雨,撐起法治藍天,相關經驗做法得到《人民日報》《泉州晚報》等官方媒體的關注報道。
4.深耕營商法治“沃土”增添新動能。精心編撰《廉潔合規進企業,防控風險助發展----民營企業常見風險點提示及建議》,就民營企業在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人員中常見的法律風險防范等提出提示、建議,為轄區乃至全市的民營企業的合規管理提供參考。
5.特色普法品牌建設展現新面貌。打造鯉城首個司法行政形象IP“鯉小司”,從中國古代神獸獬豸形象獲得設計靈感,并依法取得知識產權保護,規劃“世遺古城精品普法路線”,在古城中心的三朝巷內,建設“鯉小司”普法驛站,開展服務于獨有古城文旅產業的特色普法宣傳活動。
6.黨政機關法律顧問聘用運用新形式。推行外聘(律師、法學家)+內聘(公職律師、取得法律職業資格或者律師資格的人員等)法律顧問形式,豐富、強化法律顧問隊伍建設,并結合鯉城區“大部制”特色,對于法律事務較少的單位,采用聯合外聘律師方式,快速推動全區黨政機關于5月初完成法律顧問全覆蓋。
7.“八五”普法中期評估驗收再出新成績。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充分部署指導全區我區“八五”普法中期評估迎檢工作,邀請區人大、區政協視察我區“八五”普法工作開展情況。受邀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全體(擴大)會議上作普法工作經驗介紹,順利通過省、市兩級“八五”普法中期評估檢查。
(三)依法履行職能,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基礎性保障
1.以更大力度配合推進立法保障工作。配合上級開展《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世界遺產保護管理條例》《泉州市華僑歷史遺存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等地方性法規的意見反饋及立法調研活動,為立法活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2.以更多舉措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以案卷評查為抓手,組織開展年度和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共評查7家行政執法單位30件行政處罰卷宗,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通報,有效加強行政執法內部監督。指導我區各行政執法單位制作并公布包容審慎執法“四張清單”,組織開展強化行政執法能力建設專題培訓,進一步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3.以更穩步伐推進基層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持續推進街道綜合執法改革賦權工作,對擬下放街道權限清單進行法律意見書,編印《鯉城區綜合行政執法規范匯編》,確保賦權交接平穩有序。出臺街道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實施方案,統一街道綜合執法案卷編號規則,穩步推進基層綜合執法改革。
4.以更高標準推進行政復議應訴工作。深化府院聯動,與豐澤法院、鯉城法院共同成立“行政爭議府院協同化解中心”,并簽署合作備忘錄,召開聯席會議推動信息溝通、共享。持續落實“庭前了解+庭后通報+個案約談”三項機制,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化解爭議主渠道作用,年度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80件,受理56件,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4件,作出撤銷、變更、確認違法、責令履行職責決定等占15.18%,全區行政訴訟案件出庭應訴率達100%。
5.做優做實人民調解工作。全區排查調處矛盾糾紛3454件,調處成功3452件,成功率達99.9%。樹立以品牌建設為導向的“一街一品”調解工作模式,其中鯉中司法所特色品牌“世遺楓橋——老兵調解室”,吸納街道社區、離退休干部等行業中優秀退役老兵,2023年已成功調解201件,涉及金額456.73萬余元。金龍司法所成立“順順”調解室,2023年化解矛盾糾紛59件,涉及金額467余萬元。
6.海絲法務服務多措并舉。成立“金融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對接區人民法院“金融調處中心”和“海絲金融巡回法庭”,積極推進金融糾紛訴源治理工作。舉辦“海絲法務沙龍”,邀請法院、公證處、區委區政府法律顧問及轄區企業代表共商共建,創新交流共享法務知識平臺,助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7.全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在貫徹執行《泉州市政法機關進一步深化法治護企保障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十二條意見》的基礎上,主動靠前作為,出臺優化營商十條舉措,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法治保障。深入開展“法律進企業”宣傳活動,聚焦企業關注的法律法規和熱點問題,實現精準普法。開展“百所聯百會”,組建鯉城區服務民營企業律師志愿團,為企業開展“法治體檢”,以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ㄋ模嫿ǚㄖ涡麄鞴ぷ鞲窬郑嵘ㄖ紊鐣ㄔO水平
1.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推陳出新。2023年全區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558場。本局微信公眾號升級為“訂閱號”,緊跟社會熱點,及時推出個人信息保護、反詐、網絡安全等普法內容,結合熱門電影、電視劇等“以案說法”,深入人心?!磅幮∷尽逼辗ㄎ龀掷m推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短劇,內容涵蓋歷史文化古跡保護、婚姻家庭和諧等。針對老城居民、中小學生等群體舉辦多場“鯉小司”普法進古大厝、進校園等主題活動。依托位于文化旅游熱門地點——三朝巷的鯉小司普法驛站,在中秋國慶“雙節”期間開展服務于獨有古城文旅產業的特色普法宣傳活動,深受群眾歡迎。
2.落實落細社區矯正規范化建設。落實司法部、省司法廳關于開展“智慧矯正中心”創建工作的精神,建成遠程督查、遠程教育、自助矯正等系統。常態化溝通聯系市、區檢察院對基層司法所進行抽檢及培訓,推進辦案、監管、執行等三方面規范化。打造“1+2+N”社區矯正公益活動模式,實現監督管理和教育幫扶的針對性和時效性,使社區矯正對象更好地融入社會。
3.盡心盡力完成安置幫教任務。落實刑滿釋放人員必接必送、無縫銜接等制度,確保重點幫教對象100%銜接到位,切實解決刑滿釋放人員落戶難題,歷時9天的聯合排查、走訪,輾轉鯉城、臺商投資區等地,最終成功為多年“三無三假”人員落戶,制定了具體的銜接安置方案。加強與公安部門信息核查比對,聯合開展重點人員走訪工作。年度刑釋解矯人員幫教率達100%,安置率達100%。
4.公共法律服務質效穩步提升?!?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年度接受法律咨詢2657人次,鯉城掌上12348平臺受理網絡咨詢解答9559次,全區社區法律顧問解答重大事項法律咨詢42 次,參與調解重大糾紛31次,開展重要節點普法宣傳30場。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法治需求,新增濱江、西湖兩個社區法治驛站,打通法律服務“最后一米”。2023年共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367件,為群眾挽回損失約502.4萬元,為受援人節約律師費用約269.65萬元,實現法律援助“零”距離、“零”等待、“零”死角。
5.優化民營企業員工維權機制。對于民營企業農民工和困難員工申請法律援助的,開辟“優先受理、優先審批、優先指派”的“綠色通道”,并加強與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的聯動協作,派駐律師定期前往仲裁院值班,第一時間為勞動者提供法律服務,依法維護民營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年度共受理民營企業困難員工法律援助案件67件,挽回損失190萬元,節約律師費55.5萬;共派駐24名律師定期仲裁院值班,解答咨詢172人次。
二、存在問題
2023年,鯉城區司法局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中雖已取得一定成績,但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有待加強。辦理區政府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過程中,通過調解、和解實現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的案例還不夠,成效不顯;二是普法和法律服務工作質效有待提高。新就業形態群體法律服務工作建設還需鞏固,普法宣傳載體方法應用不夠全面;三是司法所基礎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世遺楓橋”特色品牌有待進一步挖掘。
三、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思路
2024年,鯉城區司法局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任務落細落實,助力更高水平的法治鯉城建設。
一是深化依法治區建設。發揮區委依法治區辦帶動作用,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工作,持續推進市縣法治建設和加強民營經濟法治保障作用,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要點任務如期高質量完成。二是持續推進 “八五”普法規劃,不斷豐富普法內容,創新普法形式,著力推進依法治理。持續深化“鯉小司”品牌效應,開展“鯉小司普法驛站”系列普法宣傳活動。三是加快司法所提檔升級建設進度。以全市司法所“強基礎、展亮點、創品牌”活動為契機,充分挖掘各司法所特色亮點,推動司法所“硬件”提檔升級,“軟件”提質增效,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司法所高質量發展。四是鞏固新興領域“148品牌”建設。深化“1124”工作機制,進一步做好新就業形態群體法律服務工作。深化“百名律師進百企”活動,對新業態企業在設立、管理、運營中涉及法律事務的風險情況,常態化開展“法治體檢”活動,推動企業依法合規經營。五是增強“政府法務平臺”運用質效。加強政府合同監督管理,落實行政規范性文件“三統一”制度,進一步防范法律風險、提升政府公信力。六是強化復議“能調盡調”,針對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正式實施之際,對業務短板進行培訓;在“加強行政機關自我糾正指導”下功夫,多舉措進行提示提醒,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泉州市鯉城區司法局
2024年1月31日
?。ù思鲃庸_)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