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QZ01113-1000-2024-00008
- 備注/文號:泉鯉政教〔2024〕15號
- 發布機構:鯉城區教育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2-21
區教師進修學校、各小學、幼兒園、區開智學校:
現將《鯉城區教育局初幼特教2024年工作要點》及《2024年初幼特教月份主要工作安排》印發給你們,請各校(園)遵照執行,并結合本校(園)實際情況,認真制定學校(園)工作計劃。
附件:
1.鯉城區教育局初幼特教2024年工作要點
2.鯉城區2024年初幼特教月份主要工作安排
泉州市鯉城區教育局
2024年2月21日
?。ù思鲃庸_)
附件1
鯉城區教育局初幼特教2024年工作要點
2024年,我局初幼教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創建“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和“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為目標,以“促公平、強質量、樹品牌”為工作重心,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和評價體系,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推動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小學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特殊教育普惠融合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堅持深化改革,促進小學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1.實施“小學入學一件事”招生服務改革,讓就學入學更加便捷、陽光。根據《福建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關于印發福建省“小學入學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務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閩教基〔2022〕5號)文件精神,2024年在公辦小學實施“小學入學一件事”網上招生服務改革,建立招生入學服務平臺,與市級進行融合,推動在線聯辦,確保各級互聯互通,制定《鯉城區小學“小學入學一件事”招生入學網上報名服務指南》。入學報名實現“網辦”“掌辦”,減輕群眾辦事負擔。
2.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落實新課標理念,針對當前教師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灌輸式教育方式仍然存在,引導學生深度參與不夠的現象,協同區教師進修學校組織全區教師開展學科教學專題研討學習培訓,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多元課堂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
3.深化考試評價改革,進一步強化評價導向作用。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建立小學質量監測日常監管制度,探索完善德智體美勞等過程性評價辦法,落實學校辦學質量評價。
4.推進“5G+專遞課堂”試點工作,加快老城新區優質均衡發展。2024年擬新增“5G+專遞課堂”區級結對幫扶試點校:鯉城區實驗小學與鯉城區第三中心小學、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與鯉城區新步實驗小學、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常泰校區,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與泉州市金浦小學、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學與泉州市明新中心小學。區教師進修學校應根據各“5G+專遞課堂”試點校在管理平臺開課、磨課、備課、教研活動模塊的使用次數和效果進行橫向評比并給予指導。通過試點工作的不斷推進,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信息素養持續優化,學校辦學水平普遍提升,老城新區校際差距有效彌合,推動實現全區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5.扎實開展“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展示交流活動,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各共同體建設學校開展多形式、多方位的合作交流,不斷優化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全面擴大我區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受益面,整體提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水平。切實發揮我區名優校的示范輻射作用,各名優校要根據《泉州市中小學幼兒園“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考核評價方案》的考核評價內容開展相關建設工作,并形成自評報告,區教育局將于9月下旬組織專家開展區級評價并匯總報市教育局抽查。
6.組織開展2024年度“強質量、樹品牌”小學教育教學開放展示交流活動。聚焦課堂教學質量,培育、遴選和推廣優秀教學模式、教學案例,包括小學“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及深入推進新課程新課標主題展示交流活動。
7.開展第九批“福建省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鄙陥髣摻üぷ?。2024年,完成泉州市前店南山小學、泉州市黃石小學、鯉城區第二實驗小學的區級核查和省、市兩級的評估認定,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
8.加強教改實踐和科學教育。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培育建設一批省市級義務教育教改基地校,遴選、創建省、市級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深化學校教學改革,加強教學管理,開齊開足開好科學類課程,不斷優化教案、學案設計,實施啟發式、探究式教學,探索項目式、跨學科學習,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提升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組織遴選實驗教學精品課程,甄別、培育、推廣先進教學方法和模式。
二、規范辦學行為,全面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1.嚴格規范招生行為,努力控制班生規模和辦學規模。各校要嚴格按照招生文件精神和要求做好招生工作,確保招生工作規范有序。建立大班額防控長效機制,進一步鞏固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成果,按照標準班額招生,嚴防產生新的大班額和大校額,確保2024年小學一年級班生數不超45人,其他年級51-55人班額占比與2023年相比“只減不增”。
2.建立健全控輟保學長效機制,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工作。各校要完善控輟保學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及工作流程,采取有效措施,推進控輟保學從動態清零轉向常態清零。
3.進一步規范學校教育教學行為。學校要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各門功課,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開展教學活動,全面執行小學“零起點”教學,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提高難度、加快進度??茖W統籌好國家、地方、校本三級課程。
4.進一步規范教學用書、教輔材料和校園內課外讀物的征訂管理和使用。各校要規范教學用書目錄管理,進一步完善進校教輔材料征訂和使用管理機制,繼續落實進校教輔征訂工作全部通過省中小學教輔征訂網絡管理平臺運行,落實學生自愿購買和學校無償代購服務工作。
5.嚴格規范學籍管理,提升學籍信息化管理水平。學籍管理員要熟悉學籍信息管理系統業務操作,加強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的日常應用管理,嚴格落實“一人一籍,籍隨人走”原則,認真審核學生轉學條件及相關證明材料。及時通過全國學籍系統完成學生的學籍信息錄入,更新和省內轉學、跨省轉學等各類學籍變動。
三、推進“雙減”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常態化推進“雙減”落實。繼續把“雙減”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深入實施“一縣一品”“一校一品”減負提質增效系列活動,認真學習推廣全國全省“雙減”典型案例改革成果,健全完善學校作業管理機制,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及時總結和挖掘作業管理的好經驗,進一步提高作業管理與設計水平。
2.聚焦常態長效,強化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各校要認真落實《福建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普通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精神,進一步強化教學規范管理意識,把落實好教學常規工作同落實中小學“雙減”和“五項管理”有關要求結合起來,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引導教師圍繞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教研六個維度切實抓好教學常規工作。校長和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40分鐘教學效益,主動將課間10分鐘還給學生。
3.繼續開展小學生讀書行動。各校要認真落實教育部等8部門印發的《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重視指導學生開展經典閱讀,注重方法引領,加強書香校園建設,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和濃厚氛圍,把開展讀書活動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引導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為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奠基。
4.進一步提升課后服務水平,讓課后服務提質增效。深化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2+N”模式,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將科學教育作為課后服務最基本的、必備的項目,開展科普講座、科學實驗、科技創作、創客活動、觀測研究等,加強對學生科技社團和興趣小組指導,引導支持有興趣的學生長期、深入、系統地開展科學探究與實驗。遴選推廣泉州市第三批、第四批課后服務典型案例,開展課后服務展演活動。落實課后服務“五個嚴禁”要求,進一步完善課后服務政策,規范課后服務管理,支持探索課后服務第三方機構準入標準,健全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減輕家長和學生負擔。各校要探索建立實施課后服務育人成效反饋制度定期向學生家長反饋,提升課后服務水平。
5.組織開展2024年“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活動。各小學可組織教師登錄福建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www.fjedu.cn)進行集中點播學習。通過觀看“精品課”、學“精品課”,促進學科教學在信息技術、線上線下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6.深化“雙減”工作,強化日常督查。通過區教育局編印的《課改通訊》開設的“雙減新樣態”欄目,及時總結報道各校“雙減”工作取得的成效,并開展全區中小學“雙減”工作典型經驗交流。
四、實施美育浸潤行動,凸顯學校辦學特色
1.強化美育的育人功能,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充分發揮藝術課程在學校美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各學科蘊含的美育價值與功能,強化教學與實踐的有機統一,健全課程教學實施監測與反饋改進機制。大力推進藝術教育教學改革。嚴格按照各學段課程標準開齊開足上好藝術相關課程,創新教學方法,豐富課程資源,提高教學質量。打造藝術課程活力課堂,激發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參與度,展現學生自信和風采。各小學應積極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藝術選修課程和課后服務,幫助學生通過在校學習掌握1—2項藝術專項特長,滿足學生興趣特長發展需要。
2.樹立融合美育理念。完善面向人人的常態化學校藝術展演機制,讓每名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和平臺。廣泛開展班級、年級、校級等群體性展示交流,學校每學期至少舉辦一次全員參與的展演展示活動。加強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的滲透與融合,大力開展以美育為主題的跨學科教育教學和課外校外實踐活動,鼓勵特色發展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美育新格局。
3.全面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打造辦學(園)特色。鼓勵學校因地制宜開發地方戲曲、民間美術和閩派文化藝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方課程資源,豐富校本課程。推進各校藝術實踐活動常態化開展。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開設社團活動,有條件的學??稍谛@內開設校園“非遺傳承人工作室”。鞏固提升“班班有歌聲,班班有美展,校校有校歌,校校有校標”活動成效,遴選和組織優秀學生藝術團、藝術作品參與各級展演展示活動。
4.深化美育評價改革,發揮評價的牽引和導向作用。探索多元化教育評價方式,重在關注學生個體成長,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全面考查學生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依據課程標準組織實施小學藝術素質測評,實施學校美育工作自評和年度報告制度。
5.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踐行健康第一理念,實施學校體育和體教融合改革發展行動計劃,積極搭建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特色平臺,推進學校常態開展體育大課間、校園藝術節、科技節、讀書節等校園文化活動,推進體育藝術“2+1”的有效實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落實示范引領,推動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
1.創建示范幼兒園提升保教質量。組織區級示范幼兒園評估驗收和市級示范性幼兒園測評指導,2024年將推動鯉城區第六實驗幼兒園創建“市級示范性幼兒園”,推動泉州鯉城銘悅中心幼兒園創建“區級示范性幼兒園”。進一步培育省級保教改革建設幼兒園,充分發揮示范性幼兒園的示范輻射帶動作用。
2.探索幼兒園融合教育新模式,辦好融合試點園。鼓勵并扶持有條件的普通幼兒園建設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充分利用鯉城區開智學校的特殊教育資源,支持區進修學校兼職教研員聯合部分公辦、民辦園協同開展市級課題《學前融合教育“醫康教”合作模式的研究》,探索構建“醫療、康復、保育、教育”四位一體的融合教育模式,切實提高殘疾兒童的融合教育水平。
3.繼續深入開展片區聯動教研,促進學前保教質量全面提升。深化保教改革,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等文件精神,重視幼兒園地方本土資源的開發與科學利用,加強生成式探究性主題課程構建,以課程游戲化、生活化項目研究為載體,確保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實現。以推進“均衡優質、和諧發展”為目標,以層級式片區聯動教研為主要平臺,以區域活動和游戲活動為主要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動研訓活動,推進片區聯動教研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科學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各幼兒園和小學就近結對常態化開展幼小銜接工作,關注兒童主體的角色訴求,厘清幼小銜接的本質要求,將入學準備滲透在幼兒園三年生活中,做“看見兒童”的幼小銜接,并通過優秀教研成果推廣,促進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和保教質量的全面提升。
4.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實施“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進一步優化幼兒園布局調整,推進普惠性資源擴容增效,力爭學前教育公辦率達到50%以上,學前教育普惠率達90%以上。
5.完善幼兒園規范管理機制。進一步規范幼兒園辦園行為,加大對幼兒園名稱、特色課程、課程教學資源等的監管力度,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杜絕“小學化”傾向。開展幼兒園年檢工作,繼續實行公辦幼兒園(含集體辦)登記注冊和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加強規范監管,強化安全保障,確保幼兒園辦學依規、合法。認真做好民辦幼兒園的年審、評估與審批工作。
6.進一步規范公民辦幼兒園招生工作。嚴格落實公辦幼兒園“劃片招生、就近入園”制度,嚴格控制各類幼兒園班生規模,積極穩妥消除幼兒園大班額。
7.加強集體辦幼兒園管理。認真貫徹落實市教育局等十二部門關于印發《泉州市“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方案的通知》精神,推動集體辦幼兒園、國企舉辦的幼兒園依法依規做好區事業單位法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登記管理工作。
8.深入實施“教育過江”工程。培育新的“名優校(園)+”教育共同體,通過舉行經驗交流會、現場推進會、專家研討會等方式深入宣傳和推廣,形成鯉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強大合力。
六、堅持關愛行動,推進特殊教育普惠融合發展
1.推進融合教育,優化融合教育教學質量。實施《鯉城區“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方案》,加強對全區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積極推進1至2所殘疾學生達5人的學校參加泉州市特殊教育隨班就讀基地校的申報評選工作;開展資源教室運行成效考核評價、市級隨班就讀基地校(園)、融合教育示范校(園)評估工作,按5萬元/所進行獎補。組織普小與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參加鯉城區融合教育優質課評選活動。
2.進一步做好孤獨癥兒童教育。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特殊教育,擴大孤獨癥兒童招生規模。除特殊教育學校(班)招收殘疾學生入學外,所有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學校都應優先接收、不得隨意拒收片區內能夠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各隨班就讀基地校原則上實行大片區招收孤獨癥等殘疾兒童,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隨班就讀基地校、融合教育試點校(園)接收片區外的殘疾學生。根據殘聯部門提供的孤獨癥等適齡持證殘疾兒童少年信息,利用全國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情況監測系統,加強入學情況動態監測,鞏固提升殘疾適齡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積極與衛健部門溝通,及時獲取孤獨癥兒童篩查、診斷信息,組織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專家進行分析評估,進一步做好評估和教育安置。
3.推進改革融合教育發展。推動融合教育試點校(園)至少配備1名專職特教教師,支持特殊教育改革試點校、融合教育試點校(園)積極開展教改實驗,推進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組織遴選融合教育典型案例。支持鼓勵中等職業學校與特殊教育學校聯合辦學,推進職業教育與特殊教育融合。深化“醫教結合”改革實驗,加強普通學校與專業醫院和康復機構的合作,擴大醫康教融合教育試點工作覆蓋面。
4.加強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融合。探索適應殘疾兒童和普通兒童共同成長的融合教育模式,推動特殊教育學校和普通學校結對幫扶共建,創設融合教育環境,推動殘疾兒童和普通兒童融合。積極探索優化孤獨癥兒童融合康復訓練和教育培養方式,提高教育康復精準化、科學化水平。
附件2
鯉城區2024年初幼教月份主要工作安排
一、二月份:
1.1月10日(星期二)統一安排全區小學期末考試(其中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
2.組織參加2024年鯉城區“宋元泉州·龍翔刺桐”教育系統創意花燈展活動。
3.做好學期末各項工作總結,制定鯉城區初幼特教2024年工作實施意見。
4.組織開展鯉城區2024年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評選活動,并擇優推薦參加市教育局組織的第二十五屆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評選。
5.小學、幼兒園2月25日開學,2月26日正式上課。
6.報送2024年春季小學、特教、幼兒園快速報表。
7.學校(園)、各組團小片區、“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學校制定各項工作計劃。
8.調研推進2024年秋季“小學入學一件事”招生服務改革,建立鯉城區小學招生入學服務平臺。
三月份:
1.舉辦“陽光下成長”2024年鯉城區中小學生藝術作品評選活動。
2.印發《泉州市鯉城區教育局關于開展2024年鯉城區小學、幼兒園、特教教育教學優秀論文評選活動的通知》。
3.組織各組團片區開展小學教學常規管理互檢。
4.組織遴選全區各小學、幼兒園教學開放活動實施方案。
5.研究出臺2024年秋季鯉城區小學、幼兒園招生工作實施意見。
6.組織專家對鯉城區第六實驗幼兒園創建市級示范性幼兒園進行區級核查。
7.組織開展2024年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申報工作。
四月份:
1.小學畢業班學生情況統計。
2.編輯出版“課改通訊”、“組團???、“《指南》???。
3.組織開展2024年“基礎教育精品課”評選活動并擇優推薦參加省、市級遴選。
4.組織開展“強質量、樹品牌”教育教學開放暨“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展示交流活動。
5.遴選泉州市第三批課后服務典型案例。
6.迎接市教育局組織開展的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盎仡^看”跟蹤督查。
7.深化“小學入學一件事”招生服務平臺服務,建立泉州市級“小學入學一件事”融合平臺。
五月份:
1.組織開展第九批創建福建省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區級核查。
2.組織開展鯉城區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工作。
3.迎接開展第十三期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
4.開展小學、幼兒園、特教教育教學優秀論文評選活動。
5.組織鯉城區第六實驗幼兒園迎接市級示范性幼兒園評估驗收。
6.開展“強質量、樹品牌”教育教學開放暨省級示范性幼兒園展示交流活動。
7.組織開展區級示范性幼兒園開放日活動。
8.下發2024年春季期末工作安排通知及2024-2025年學年度小學、幼兒園校歷。
9.培育、創建一批省市級義務教育教改基地校。
10.開展資源教室運行成效考核評價、市級隨班就讀基地校(園)、融合教育示范校(園)等評估工作。
11.組織參加市教育局舉辦的第十四期幼兒園園長跟班活動。
六月份:
1.開展“六一”兒童節慶祝及慰問活動。
2.試運行鯉城區“小學入學一件事”融合平臺。
3.組織參加市教育局舉辦的“強質量、樹品牌”教育教學開放暨小學“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展示交流活動。
4.組織小學畢業生初招報名工作。
5.組織參加2024年泉州市少兒電視藝術節暨泉州市中小學生藝術節報名與選拔活動。
6.配合開展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工作專項督導。
7.區屬民辦小學一年級招生進行網上報名登記。
8.幼兒園各學段6月30日學期結束,學生放假。小學6月26日統一進行期末考試,6月29日學期結束,學生放假。
9.編輯出版“課改通訊”、“組團??薄ⅰ啊吨改稀穼??。
七、八月份:
1. 組織2024年初招電腦派位工作。
2. 組織2024年民辦小學一年級招生電腦派位錄取工作。
3. 組織開展小學、幼兒園、特殊教育新學年招生工作。
4. 組織參加市級舉辦的小學、學前、特教專業研修培訓活動。
5. 組織參加泉州市第三十四屆中小學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賽。
6. 編輯出版《鯉城教育》
7. 做好2024年秋季開學的各項工作準備。
8.組織參加市教育局開展的殘疾兒童少年融合教育教師上崗培訓活動。
9.加大殘疾兒童少年入學便民服務熱線宣傳,推進家長訴求“一線應答”,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
九月份:
1. 9月1日開學、正式上課,開展期初工作檢查。
2.報送2024年秋季全區小學、特教、幼兒園快速報表,落實全區初幼教事業計劃。
3.學校(園)制定各項工作計劃;各組團小片區“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制定學期工作計劃。
4.迎接市教育局開展的課后服務規范管理專項調研督查。
5.組織參加市級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遴選,擇優報送泉州市科學教育案例。
6. 實施《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開展層級式幼兒園片區教學教研聯動。
7. 組織第九批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接受市級評估檢查。
8. 組織小學、幼兒園市級“教壇新秀”參加市教育局開展的“送教下鄉”活動。
9.編輯出版“課改通訊”、“組團專刊”、“《指南》??薄?/p>
10.組織專家對小學、幼兒園市級“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建設成效開展評價。
十月份:
1.舉行鯉城區中小學西洋樂器(鋼琴)獨奏比賽。
2.組織對鯉城區銘悅中心幼兒園開展“區級示范性幼兒園”評估驗收。
3.做好參評市級示范性幼兒園評估的前期準備工作。
4.開展公辦、集體辦幼兒園年檢。
5.編輯出版“課改通訊”、“組團??薄ⅰ啊吨改稀穼??。
6.組織第九批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化學校做好系統審核上報工作。7.遴選報送泉州市第四批課后服務典型案例。
8.遴選報送泉州市融合教育典型案例。
9.開展“強質量、樹品牌”教育教學開放暨深入推進小學新課程新課標展示交流活動。
十一月份:
1.組織開展“強質量、樹品牌”教育教學開放暨區級示范性幼兒園展示交流活動。
2.開展資源教室運行成效考核評價,組織申報市級隨班就讀基地校(園)融合教育示范校(園)的相關學校(園)接受市教育局評估認定。
3.組織第九批申報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化學校接受省級實地評估認定。
4.組織開展全區小學“雙減”工作典型經驗交流會。
5.組織填報2024年秋季泉州市基礎教育事業報表。
6.編輯出版“課改通訊”、“組團???、“《指南》???。
十二月份:
1.組織參加泉州市教育基金會特殊教育專項基金第九屆頒獎大會暨泉州市特殊教育改革試點校和融合教育試點校(園)工作會。
2.接受省教育廳對第九批福建省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評估認定。
3.接受省教育廳對義務教育教改基地校遴選認定工作。
4.下發2024年秋季期末工作安排通知及新學期校歷。
5.舉行鯉城區中小學師生“慶元旦·迎新春”合唱音樂會。
6.進行2024年鯉城區初幼教工作總結,制定2025年鯉城區初幼教工作計劃。
7.編輯出版“課改通訊”、“組團???、“《指南》專刊”。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