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國銓——從鯉城江南街道走出的辛亥英雄
來源:區僑聯 時間:2025-01-13 11:07 瀏覽量:1

  史國銓(1884—1956),祖籍泉州鯉城,曾任菲律賓馬尼拉布業公會主席、中華商會總務主任,兼任多家 PROFILE 抗日團體要職,歷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中國國民黨駐菲律賓總支部常務委員兼指導員。

  在江南街道火炬社區大房街50號,有一棟歐式風格的兩層建筑立于集市中,因為年代久遠,建筑早已破舊,但是屋頂水泥山花上鑲刻的五角星和時鐘依舊十分顯眼,這里便是僑星小學舊址,其背后隱藏著一段關于愛國華僑史國銓的感人故事。

僑星小學舊址被列為泉州市歷史建筑

  今年83歲的史玉樹老人向記者講述了史國銓的往事。史玉樹是泉州凌霄中學的第一屆高中生,畢業后曾在晦鳴中學(今泉州七中)、集美僑校執教語文,平時熱愛收集整理本地歷史,對史家故事了如指掌。他說,附近的史家門前,都寫有“潥陽衍派”的字樣,潥陽是指江蘇潥陽。據族譜記載,早在元末明初,潥陽侯史崇的41世孫史祃,因避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從浙江寧波來到泉州繁衍生息,史國銓正是史家的后人。

革命先驅 共和永輝

  1884 年,史國銓出生于今鯉城區江南街道火炬社區大房村(舊稱泉州新門外水田大房村)的普通農民家庭。童年時在家鄉讀私塾,除了讀書學習,還要挑畚箕到城里城外撿豬糞作農肥,幫助雙親料理農活和家務。

  1896 年,史國銓漂洋過海,到菲律賓馬尼拉謀生。一開始當店員學做生意,多年后略有積累,史國銓便開始自行經營布業,憑借過人的膽識和后天的勤奮,他的生意由零售逐漸拓展到批零兼營,事業蒸蒸日上。史國銓從一個小店員變為資本雄厚的實業家,并被推選為馬尼拉布業公會主席兼任中華商會總務主任。他的這些經濟實業,為后來支援辛亥革命和抗日戰爭奠定了經濟基礎。

  辛亥革命前,孫中山在海外各地先后創立興中會、中國同盟會 各分會,泉州華僑在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感召下,紛紛投身革命,參加同盟會等革命組織或各種秘密會社。史國銓深受影響,于1905 年在馬尼拉參加同盟會,成為菲律賓最早的數名同盟會員之一。此后,史國銓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以經商為名,時常往返香港和馬尼拉等地開展宣傳活動,發展會員,鞏固組織,募資支援國內革命活動,成為同盟會在菲律賓的重要骨干。為支援國內革命的活動經費,史國銓帶頭捐款,并組織籌募大量資金,傾力支持革命。他還創辦“普智閱書報社”,積極宣傳民主共和的革命思想。

  1911 年,辛亥革命成功,泉州光復后,剛成立的革命政府財政困難,社會治安混亂。在這樣重要時刻,史國銓踴躍捐資籌款,支持泉州革命政府渡過難關。同盟會改組成國民黨后,作為海外華僑代表的史國銓由于對辛亥革命貢獻大、聲望高,被推選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

  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說:“我海外同志,昔與文艱苦相共,或輸財以充實,或奮袂而殺國賊,其對革命之奮斗,歷數十年如一日,故革命史上,不無有華僑二字?!笔穱屨侨绱耍碓诤M?,心系家國,協助成立革命組織,制造革命輿論,解囊支持革命,為辛亥革命做出了積極貢獻。

投身抗戰 不忘桑梓

  1937 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史國銓奔走呼吁,發動號召華僑汽車機工回國參戰。同時,他捐獻巨款,并會同其他愛國華僑多方設法募集大量資金,購置軍械,支援國民政府抗日。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南進東南亞,史國銓出任華僑援助抗敵委員會、救國公債勸募委員會、航空建設協會等抗日團體常務委員,參與組織華僑抗日義勇軍,堅持到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6 年,史國銓獨力捐資4萬美元,委托同鄉華僑史久清先生回家鄉大房村,創建僑星小學,意為華僑之星。校舍二層樓700多平方米,在當時可謂設施較為完善。1947年,學校開始招生,聘請史美歲為首任校長。1948年初,史國銓因公事回國,趁便回鄉參加僑星小學落成典禮,還帶來于右任、居正、張群、吳稚暉、吳鐵誠等人祝僑星小學落成的賀詞。

  在僑星小學落成慶典那天,中共泉州地下干部、泉州市區都麗照相館老板史其敏以宗親身份參加典禮,為慶典儀式及史國銓先生拍照。身為校董的史國銓為全校學生發放鉛筆及其他學習用品。

  如今,僑星小學原校舍猶存。史玉樹回憶說,昔日校舍大門楣上曾有石刻碑文:“民國三十七年二月,董事長史國銓先生,熱心教育,獨力捐資,建筑校舍,如斯盛情,合刊諸石,以垂久遠。僑星小學全體立??h長林逸生書?!?/p>

  石刻雖已模糊不可見,但史國銓愛國之情、愛鄉之舉不能忘卻。史國銓是孫中山先生的忠誠支持者,他積極投身革命,為實現民族統一復興振臂高呼,貢獻一生,不愧為閩南文化哺育出來的時代精英。1956年,史國銓病逝于菲律賓馬尼拉,終年72歲。

  在史玉樹的幫助下,記者找到了史國銓位于江南街道火炬社區后街巷4號的祖宅。老宅還保存著傳統樣式,只是已沒有史家的文圖資料。住在這里的史立志介紹說,史國銓家有8個兄弟,包括史國銓在內的7個哥哥都去了菲律賓,只有最小的弟弟史金榜留在了家鄉,史立志是史金榜的孫子。史國銓的故事激勵著后輩,也給這里的鄉親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讓僑鄉的愛國精神一代代延續傳承。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