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臺關系
時間:2025-01-03 16:56

  鯉城作為泉州的中心城區,與臺灣一水之隔,鯉臺關系源遠流長。鯉城是泉州對臺工作的重要“窗口”,在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體現在“五緣”:

  地緣近。鯉城距臺中市220公里;肖厝港距高雄港359公里,距臺中港174公里;晉江圍頭距金門10公里,是大陸與金門距離最近的地方。

  血緣親。鯉城及泉州是臺灣漢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臺灣漢族同胞中約44.8%近900萬人祖籍泉州。歷史上泉州曾有三次移民臺灣的高潮,僅1945年前后泉州去臺就有10萬余人,全市現有臺屬16萬人,居住在泉州的臺胞3000余人。

  文緣深。由于歷史上泉州人大量移居臺灣,帶去了泉州的文化。因此,今天具有濃郁泉州地方色彩的民歌、小調、南音、木偶、高甲、梨園、打城戲等傳統文化,在臺灣民眾中仍有較大的吸引力。

  商緣廣。據記載,早在隋朝時,泉臺兩地就有商貿往來。宋元時期,臺灣作為泉州海外交通的中轉站,通商貿易絡繹不絕。到了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清政府開放臺灣鹿港與泉州蚶江對渡通航,泉州與臺灣的貿易也未曾停止。

  法緣久。泉州先民入臺時,不但把家鄉的住宅式樣、時歲習俗、婚喪禮儀帶進臺灣,而且把家鄉所信仰的道教、佛教及其他神祉請進臺灣奉祀,歷代相傳。如目前島內440余座龍山寺、260多座上帝公宮、100多座清水祖師廟和其它大量的神祇、寺廟大都是從泉州分靈出去的。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