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
為了更好地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本級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根據2019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對照《鯉城區人民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編制《鯉城區人民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本《指南》根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展情況及時更新,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登錄泉州市鯉城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以下簡稱“區政府門戶網站”,網址http://www.greggpekau.com)查閱。
鯉城區人民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主管部門為鯉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根據新《條例》規定,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采取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的方式。
一、主動公開
(一)公開范圍
根據新《條例》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具體信息目錄在區政府門戶網站上公開(http://www.greggpekau.com/xxgk/zfxxgk/fdzdgknr/)。
?。ǘ┱畔⒌姆诸?/p>
包括政策文件、機構職能、發展規劃、統計信息、行政許可和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財政預決算、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采購、重大建設項目、社會公益事業領域、公共資源配置、公共監管、突發公共事件、公務員招錄及其他法定要求公開的信息。
?。ㄈ┚幣朋w系
信息公開目錄使用電子文檔方式編排、記錄和存儲各類信息,主要含以下要素:
索引號 |
發布機構 |
文號 |
公文生成日期 |
標題 |
來源 |
發布時間 |
1.索引號:按索引號編碼規則生成,每條信息的標識符。
2.發布機構:信息公開發布單位的名稱。
3.文號:信息的文件編號,對于公文類信息,特指發文字號。
4.公文生成日期:公文類信息的發文時間,即公文內容中注明的發布日期。
5.標題:信息的標題。
6.來源:信息的來源。
7.發布時間:信息在公開平臺中形成的時間。
(四)公開渠道
1.“泉州市鯉城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greggpekau.com/
2.政府信息查閱場所:
鯉城區檔案館(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開元街道七星街22號,聯系電話:0595-22762731)
鯉城區圖書館(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義全街向陽花苑1號樓1-3樓,聯系電話:0595-22176033,0595-22176022)
3.鯉城區政務服務中心政務公開專區(地址:泉州市鯉城區打錫街157號3號樓2樓,聯系電話:0595-22138823),各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政務公開專區請點擊(http://www.greggpekau.com/ztzl/jczwgk/zwgkzq/)查看。
4.“鯉城微事”微信公眾號、微信視頻號、抖音號
5.新聞發布會、報刊、電視等其他形式
?。ㄎ澹┕_時限
屬于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自該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法律法規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鲃庸_工作機構
1.區政府及區政府辦公室的主動公開工作機構:
泉州市鯉城區政府信息公開辦
聯系電話:0595-22355663
傳真:0595-22355669(傳真前請先電話聯系)
郵箱:lcxinxike@163.com
通信地址:泉州市鯉城區莊府巷24號鯉城區機關大院4號樓2樓
郵政編碼:362000
工作時間:法定工作日8:00 -12:00,14:30 -17:30(6月1日至9月30日夏令工作時間:8:00 -12:00,15:00 -18:00),節假日、公休日除外。
2.街道(園區)、部門的主動公開工作機構:
原則上為該單位的辦公室,具體信息可在相關單位公開指南上查閱。
二、依申請公開
(一)申請受理機構
1.區政府及區政府辦公室的受理單位:
泉州市鯉城區政府信息公開辦
咨詢電話:0595-22355663
傳真:0595-22355669(傳真前請先電話聯系)
郵箱:lcxinxike@163.com(僅供答復使用)
通信地址:泉州市鯉城區莊府巷24號鯉城區機關大院4號樓2樓
郵政編碼:362000
工作時間:法定工作日8:00 -12:00,14:30 -17:30(6月1日至9月30日夏令工作時間:8:00 -12:00,15:00 -18:00),節假日、公休日除外。
2.街道(園區)、部門的受理單位:
原則上為受理單位的辦公室,具體信息可在相關單位公開指南上查閱。
?。ǘ┥暾垉热莸囊?/p>
申請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應當包含下列內容:
1.申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身份證明、聯系方式;
2.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名稱、文號或者便于行政機關查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
3.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包括獲取信息的方式、途徑。
(三)申請的渠道
申請人可按以下方式提出申請,本機關將按照新《條例》規定的時限予以處理。
1.當面提交
申請人可前往受理機構向工作人員當面提出信息公開申請并填寫《申請表》。如填寫《申請表》確有困難的,經申請人口頭提出,可由受理機構代為填寫。
2.郵寄、傳真提交
申請人可下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下載鏈接https://view.officeapps.live.com/op/view.aspx?src=http%3A%2F%2Fwww.greggpekau.com%2Fxxgk%2Fzfxxgk%2Fysqgk%2F201504%2FP020241224644782418123.doc&wdOrigin=BROWSELINK),準確、完整填寫后附身份證明郵寄或傳真。郵寄方式提出申請的,收件人請填寫“泉州市鯉城區政府信息公開辦”,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傳真方式提出申請的,請在適當位置注明,傳真前請先電話聯系。
3.網絡提交
申請人可登錄區政府門戶網站直接填寫并提交《申請表》(http://www.greggpekau.com/xxgk/zfxxgk/ysqgk/)。
(四)申請的處理
1.申請受理機構收到《申請表》后,將對申請的要件是否完備進行審查,對于要件不完備的,將告知申請人作出補正。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的,視為放棄申請,受理機構不再處理該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2.受理機構能夠當場答復的,將當場予以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在收到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分類作出下列答復:
?。?)屬于已經主動公開的,將告知申請人獲取該政府信息的方式、途徑;
(2)屬于可以公開的,將向申請人提供該政府信息,或告知申請人獲取該政府信息的方式、途徑和時間;
?。?)屬于免予公開范圍的,將告知申請人不予公開并說明理由;
?。?)經檢索沒有所申請公開信息的,將告知申請人該政府信息不存在;
?。?)不屬于本行政機關負責公開的,將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能夠確定負責公開該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的,還將告知申請人該行政機關的名稱、聯系方式;
(6)已就申請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作出答復、申請人重復申請公開相同政府信息的,將告知申請人不予重復處理;
(7)所申請公開信息屬于工商、不動產登記資料等信息,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信息的獲取有特別規定的,將告知申請人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需要延長答復期限的,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并告知申請人,延長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0個工作日。
(五)收費標準
本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信息,不收取費用。但是,申請人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數量、頻次明顯超過合理范圍的,本機關將依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函〔2020〕109號)收取信息處理費。
信息處理費可以按件計收,也可以按量計收,均按照超額累進方式計算收費金額。行政機關對每件申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用其中一種標準,但不得同時按照兩種標準重復計算。
按件計收適用于所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處理決定類型。申請人的一份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包含多項內容的,行政機關可以按照“一事一申請”原則,以合理的最小單位拆分計算件數。
按件計收執行下列收費標準:
1.同一申請人一個自然月內累計申請10件以下(含10件)的,不收費。
2.同一申請人一個自然月內累計申請11—30件(含30件)的部分:100元/件。
3.同一申請人一個自然月內累計申請31件以上的部分:以10件為一檔,每增加一檔,收費標準提高100元/件。
按量計收適用于申請人要求以提供紙質件、發送電子郵件、復制電子數據等方式獲取政府信息的情形。相關政府信息已經主動對外公開,行政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告知申請人獲取方式、途徑等的,不適用按量計收。按量計收以單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為單位分別計算頁數(A4及以下幅面紙張的單面為1頁),對同一申請人提交的多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不累加計算頁數。
按量計收執行下列收費標準:
1.30頁以下(含30頁)的,不收費。
2.31—100頁(含100頁)的部分:10元/頁。
3.101—200頁(含200頁)的部分:20元/頁。
4.201頁以上的部分:40元/頁。
?。┢渌马?/p>
1.申請人以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形式進行信訪、投訴、舉報等活動的,不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處理,請通過相應渠道提出。
2.行政機關向申請人提供的信息,應當是已制作或者獲取的政府信息。除依照新《條例》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能夠作區分處理的外,需要對現有政府信息進行加工、分析的,受理機構可以不予提供。
3.依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公開會損害第三方合法權益的,應當書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見。征求第三方和其他機關意見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期限內。
4.按照申請人要求的形式提供政府信息可能危及政府信息載體安全或者公開成本過高的,受理機構可以通過電子數據以及其他適當形式提供,或者安排申請人查閱、抄錄相關政府信息。
5.申請人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數量、頻次明顯超過合理范圍,受理機構可以要求申請人說明理由。受理機構認為申請理由不合理的,告知申請人不予處理;行政機關認為申請理由合理,但是無法在新《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的期限內答復申請人的,可以確定延遲答復的合理期限并告知申請人。
三、監督方式及程序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投訴、舉報,也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