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qz01101-0300-2023-00017
- 備注/文號:泉鯉政辦〔2023〕24號
- 發布機構:泉州市鯉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7-24
高新區管委會,各街道辦事處,區直有關單位:
《鯉城區工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已經區政府第32次常務會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泉州市鯉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7月24日
(此件主動公開)
鯉城區工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
工業設計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領,是制造向創造轉變的重要途徑。為進一步提升我區工業設計創新能力,推動工業設計與制造業全方位的深度融合,賦能全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根據《泉州市工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我區重點產業開展工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著力提升新技術、新方法、新功能、新工藝、新材料應用等工業設計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構建更加完善的工業設計生態,有力支撐鯉城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二、工作目標
推動工業設計與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深度融合,推動鯉城工業設計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形成支撐鯉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工業設計創新服務體系。力爭到2025年,累計培育省級、市級工業設計中心分別達到2家、6家以上;培育引進工業設計企業或相關機構38家以上;開展工業設計工作坊(營)活動5場以上,集聚各類優秀工業設計人才100人以上。
三、空間布局
聚焦我區產業特色和工業設計能力提升關鍵環節,重點打造“1+2+N”工業設計發展支撐體系,即1個工業設計聚集園區(鯉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個工業設計創意園(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東亞之窗文化創意產業園)、N個“兩地雙園”虛擬園區。
(一)建設工業設計聚集園區
依托鯉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通過科創中心、海天科創園等標準化園區建設、舊廠房改造利用、傳統商業設施升級和商業樓宇招商,規劃工業設計功能專區,建設設計資源聚集、輻射帶動效應明顯的工業設計服務體系,為入園企業提供一站式、專業化的工業設計服務。(責任單位:區工信局,高新區管委會)
專欄1 建設工業設計聚集園區 |
高新區科創中心。以火炬電子為龍頭,重點吸引光電子信息產業等相配套、相關聯的企業、技術研發機構和科技服務機構入駐,培育出一批電子 信息類科技型企業集群。通過統一規劃建設、集中配套服務,引進電子與光電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我區產業進行補鏈強鏈,打造產業發展創新平 臺。 鯉城創投中心。重點招引科技研發、金融服務、工業設計等高端業態入駐,打造都市樓宇經濟,為園區標準化建設提供生產性服務配套。加強創 業培訓、技術服務、信息和中介服務、知識產權交易、國際合作等支撐平臺建設,發展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平臺。 海天科創園。對原海天國際運動服裝產業基地進行標準化改造、升級,搭建紡織新材料科研創新平臺。吸引30-40家紡織新材料研發、設計、貿 易及其應用的成長型企業,打造成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際紡織新材料產業基地,助推輕紡鞋服產業轉型升級。 |
?。ǘ┐蛟旃I設計創意園
結合我區文化創意產業優勢,完善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東亞之窗文化創意產業園服務功能,明確園區定位,吸引工業設計創意機構入駐園區。利用鯉城作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遺產核心區的文化資源優勢,借助海絲泉州數字文創博覽會、泉州城市IP插畫大賽、插畫協會等平臺,融合閩南傳統文化,以“文化+工業設計+產品”模式推動功夫動漫、大魏文化等文創企業打造集實用功能、審美功能和文化功能于一體的高賦加值、高生命力的文創IP消費類產品,助力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互促發展。(責任單位:區文旅局)
專欄2 打造工業設計創意園 |
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以時尚發布和創意辦公為主,輔之以相關的商業配套功能,以產業形態帶動商業形態,促進旅游形態,系集創意產業集 群、現代創意服務集群、創意生活商業集群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文化創業園?,F已聚集功夫動漫、大魏文化、里素設計等創意設計類企業。 東亞之窗文化創意產業園。以“一個園區、四種文化、融合成長”為規劃理念,以“文化街區”、“室內展廳”、“室外園林景觀”、“舞 臺”等形式,對東亞各國文化、創意、商業、旅游等進行集中展示,具有旅游觀光、文化休閑、學術交流的多樣化功能,實現產業功能、城市功能 與旅游功能跨界融合,帶來經濟與文化的雙贏?,F已聚集暖光廣告、青春志動漫、大桔設計等創意設計類企業。 |
?。ㄈ┐罱ā皟傻仉p園”虛擬園區
在深圳、上海等發達地區建設“反向飛地”、“研發飛地”,以“創新研發、孵化在外,產業落地、生產制造在當地”的格局,通過打通科技人才及成果在創新要素聚集的城市或高校孵化與鯉城高新區產業化聯合發展的通道,實現區域創新資源與產業結構的優勢互補,搭建N個“兩地雙園”虛擬園區。(責任單位:區工信局、科技局,高新區管委會)
專欄3搭建“兩地雙園”虛擬園區 |
泉州(鯉城)產業加速中心。位于深圳南山區,系泉州首個“兩地雙園”項目。將與位于鯉城高新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平臺中心共同創新政企學 研協同、異地孵化、在地轉化模式,立足深圳南山科技創新鏈高地,協同中國科創第一區南山產學研百家大學新型研發機構的三公里生態圈,以鯉城 及泉州的產業存量升級、增量創新為抓手,構建灣區與鯉城產業鏈堵點科技成果轉化、新舊產業動能轉化、雙招雙引項目化、招商品牌精品化的新型 招商服務窗口,加速鯉城高新區產業導入的全鏈條服務,形成“兩地雙園雙中心”架構。 西安交大-泉州(鯉城)科創飛地。為了破解中高層次人才的引進難,高端創新資源缺乏的問題,擬嘗試全國研發、泉州制造的模式創新,在異地 著名高校內部設立科創飛地,助力泉州企業與高校人才及科創資源深度合作,首個科創飛地擬設立在西安交通大學創新港校區。將由泉州市科技局指 導,泉州金控集團投資主辦,鯉城區屬國有企業參與,泉州五交科技產業研究院托管運營,采取交大在全國率先提出的產學研合作共建新模式,在人 才方面采用“校招、企供、共享、多贏”的方式,解決企業高端科研人才團隊建設的痛點問題。入駐項目為研發及初創孵化,主要來源:①西安交大 科技成果轉化;②泉州企業設立異地研發機構;③西安當地及交大校友初創項目。 龍頭企業異地研發中心。鼓勵火炬電子、毫米電子在上海、成都建設“飛地科創中心”;支持七星電氣、鈞石能源、嘉亨家化等已在外設立研 發機構的龍頭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并爭取享受異地研發機構及科技人才等獎補政策。 |
四、工作舉措
?。ㄒ唬嵤┕I設計賦能產業行動
針對我區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紡織鞋服三大優勢產業“建鏈、強鏈、補鏈”特點以及數字經濟、大健康等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布局工藝設計創新應用、AIGC人工智能、3D建模等創新型工業設計要素聚集,促進工業設計與制造業創新融合發展。
1.助力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壯大。圍繞我區電子信息領域布局創新型工業設計服務,通過用戶數據挖掘、功能結構創新、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應用、可持續發展和商業模式塑造關鍵環節進行設計提升,提高工業設計成果數字化、智能化水平。(責任單位:區工信局)
專欄4 工業設計助力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方向 |
電子元器件方面,大力發展片式、微型、多功能和智能化的新型電子元器件,支持火炬電子公司開發SiPD高端電容芯片、高可靠片式多層陶瓷 電容器(MLCC)、超級電容器等;支持毫米電子公司開發微波芯片電容器智能檢測系統,以及片式厚膜固定電阻器、多系列溫度補償衰減器等新型 微波電子元器件。 通信方面,支持鐵通電子公司開發多網集群可視化調度公網對講系統、列車安全預警地面通信系統關鍵技術及道口預警設備,沃科電器公司開發 5G居家物聯網管理系統,全通光電公司攻克石化物聯網系統關鍵技術等。 電氣方面,支持七星電氣公司開發性能更優越的真空斷路器環網柜、移動式源網荷儲一體化系統,桑川電氣公司開發適用于工業4.0的清潔電能高 速變頻器等。 |
2.推動機械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在機械裝備產業領域,普及工業設計理念,推動制造業企業將工業設計理念融入產品研發創新中,圍繞用戶體驗、外觀造型、功能創新、結構優化、新材料應用、可持續設計、服務系統等重點環節開展工業設計能力提升,推進產品迭代升級和品牌價值提升。(責任單位:區工信局)
專欄5 提升機械裝備產業創新設計能力 |
以推動機械裝備領域高端化、智能化為目標,支持佰源智能與卜碩機械公司合作開發高端全伺服智能圓緯機,支持漢威機械公司開發更具人體工 學特性的一次性衛生用品智能化生產設備,新日成熱熔膠公司開發數控防護服專用復合無紡布生產線,田中機械公司研發一體式橡膠減震膠芯,梅洋 塑膠、遠東環保公司開發食品包裝容器,利用工業設計提升產品溢價及差異化,提高精密加工水平及工藝。 |
3.促進紡織鞋服產業穩存增量。引導鴻星爾克、海天材料等龍頭企業對接外部資源,運用傳統文化元素與時尚潮流相融合,帶動培育時尚設計創新鏈條,拓展存量,搶占增量,推動從外觀設計轉向更注重功能性設計,發展規模定制設計服務,全力打造以鴻星爾克為代表的國潮品牌,開發“爆款”產品,通過“快反定制”,實現多品種、小批量、高品質、快速反應的產品設計生產,推動傳統產品滿足新的營銷模式和新的消費訴求。(責任單位:區工信局)
專欄6 提升紡織鞋服產業設計創新能力 |
加大智慧功能鞋服領域升級,支持鴻星爾克公司利用智能流體新材料,開發奇彈科技系列產品,大力發展生態環保、功能性鞋服產品,不斷拓展 應用領域,開展3D打印糖尿病足鞋研發;支持海天材料公司開展醫護紡織品、軍用阻燃紡織品、定制特殊工服等設計開發。同時,推廣國潮風設計理 念,對接引進紅點設計等外部資源,合作開展CMF設計、國潮元素挖掘應用、人體運動學和工學、腳型大數據等設計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以及產品檢 測等。 |
(二)壯大發展工業設計群體
1.鼓勵研發端創新設計。鼓勵龍頭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科創平臺等聯合大院大所建設創新設計中心,聚焦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智能、新模式的研發與應用轉化,搭建產品開發、服務設計、快速成型、虛擬仿真、檢驗檢測、小試中試、成果轉化、交流合作等多功能模塊,提升設計整合、智能模塊、材料工藝、原始設計等創新能力,推動我區工業設計由傳統外觀造型設計逐步向技術集成運用的現代工業設計轉變,推動技術產品迭代升級。依托省、市科技項目“揭榜掛帥”機制,鼓勵火炬電子公司與廈門理工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華僑大學工學院針對陶瓷電容器,五交研究院與華僑大學、泉州二院等針對3D打印醫學轉化等開展產學研用聯合攻關,解決工業設計關鍵共性技術,滿足企業對大型工業設計項目和重大技術需求。組織指導思源智慧醫療、圣源警用等企業參加省、市創新創業大賽,鼓勵扶持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升全社會服務工業設計的能力。(責任單位:區科技局)
專欄7 創新設計中心建設方向 |
1.功能結構創新應用。推動龍頭裝備制造企業聯合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制造研究院、泉州湖南大學工業設計與機器智能創新研究院等大院大 所、上下游企業,著力構建新型研發機構體系,開展產學研合作,支持田中機械與清華大學共建智能制造產學研示范基地、漢威機械建設衛生用品智 能制造協同創新中心、恒勁科博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合作打造國家級流量實驗室等,采用新技術對傳統產品進行功能拓展,提高產品數字化水平, 爭取在創新設計、成果孵化、技術服務等方面形成新局面、取得新成果。 2.創新設計服務拓展。依托區內火炬電子、鈞石能源等優勢領軍企業開展電子產品智能設計、光電子產品設計等服務,引導企業設立“飛地”研 發中心,提供從外觀創意設計、結構工程設計、功能設計到電子方案設計的一站式電子產品原創設計服務,在智能化產品領域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解決 方案和技術支持等創新型工業設計服務。 3.智能物聯技術設計應用。鼓勵企業加快大數據、物聯網、智能感知系統研發產業化應用等。支持佰源智能開發MES云織造系統,沃科電器、鯉 輝家居等開發5G居家物聯網管理系統,全通光電公司攻克石化物聯網系統,泰好康公司開發推廣智慧社區數字健康監測系統等。推廣3D打印技術在 醫療領域的應用、生物大分子診斷重大、慢性疾病等,發展智能化、移動化新型診療設備,構建醫療大數據集成系統。 |
2.鼓勵消費端綜合展示。傳播前沿設計理念,打響“鯉城設計”品牌,搭建面向企業、設計師、采購商、消費者、公眾等的展示平臺,場景化展示相關產業的優秀工業設計產品,推廣工業設計創新理念,提供優質配套服務,推動設計與制造融合對接,帶動產業向設計驅動訂單轉型,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責任單位:區工信局、文旅局)
專欄8 展示中心建設方向 |
1.服裝面料展示中心。依托海天材料和聯興發針織,打造功能面料及服裝展示中心。 2.品牌鞋服展示中心。依托鴻星爾克和寶峰鞋業,打造品牌休閑運動鞋及服裝展示中心。 3.文創產品展示中心。依托中山路、新門街等旅游文化街區,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泉府印象、城市會客廳等文旅載體空間以及智慧鯉游等線上 平臺打造文化創意產品展示中心。 |
3.鼓勵工業設計機構建設。建立以工業設計中心為核心的機構體系,支持嘉亨家化、鴻星爾克等行業龍頭企業和設計機構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研發設計能力,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支撐、成果轉化、交流合作等功能,圍繞優勢領域,創建國家、省、市級工業設計中心,2023年重點推進七星電氣、毫米電子開展市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到2025年,全區培育工業設計企業38家以上。鼓勵制造業龍頭企業、工業設計企業和專業研究機構探索“企業+平臺”模式,爭創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責任單位:區工信局)
專欄9 工業設計中心建設方向 |
嘉亨家化。將新型材料研發應用到塑料外包裝產品設計環節,引領工業設計創新思路與傳統產業相結合并提升產品文化內涵,打造品牌客戶的創 意產品,建設省級嘉亨家化股份有限公司工業設計中心。 眾益太陽能。運用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開展太陽能燈具應用產業化工業設計工作,立足行業發展趨勢,接軌國內外最新工業設計動向,建設 市級眾益太陽能燈具工業設計中心。 鴻星爾克。依托爾克極克未來實驗室,重點進行鞋服功能設計、新材料研發以及版型設計等工業設計活動,從國貨出發,秉持“科技新國貨”的 理念,爭取建設省級鴻星爾克鞋服工業設計中心。 七星電氣。以自主設計為主,產學研合作為輔,針對高壓絕緣產品及配電開關自動化系列產品的技術創新、產品設計及品牌設計等開展工業設計 工作,建設七星電氣環網柜產品工業設計中心。 毫米電子。結合當前軍用電子元器件國產化替代趨勢,開展對片式電阻器、特種電阻器和微波元器件的結構設計和工藝過程優化等工業設計工 作,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自主研發為基礎,建設毫米電子高端元器件工業設計中心。 |
4.加大工業設計企業招引力度。加大對國內外工業設計龍頭企業的招商力度,完善工業設計招商政策體系,招引國內外及香港、臺灣地區等知名設計企業來鯉城設立分支機構,服務鯉城特色產業。對引進的知名龍頭工業設計企業(機構)參照大院大所按“一事一議”政策執行。(責任單位:區招商辦、工信局、科技局,高新區管委會)
(三)進一步提升全區工業設計服務能力
1.提升工業設計服務中小微企業水平。落實“工業設計創新券”機制,推廣工業設計創新券支持目錄,鼓勵工業設計機構開發適合中小微制造企業的服務產品。開展“工業設計走進中小微企業”對接活動,組織工業設計協會、設計機構、設計師團隊入園區、企業開展供需精準對接,為企業提供工業設計解決方案。2023年組織眾益太陽能參加第二屆“刺桐杯”國際設計大賽需求對接;到2025年,累計舉辦“工業設計走進中小微制造企業”對接活動3場次以上。(責任單位:區工信局、科技局)
2.打造工業設計品牌亮點。鼓勵我區制造企業將工業設計服務外包專業工業設計機構,支持工業設計企業主動承接國內外設計業務外包服務。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抓手,提升創意設計水平。支持嘉亨家化、鴻星爾克等參加中國工業設計展覽會、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等展會活動,提升擴大“鯉城設計”知名度。(責任單位:區工信局、商務局、市場監管局)
3.鼓勵企業參加工業設計比賽。組織工業設計企業參加泉州設計活動周,展示企業設計成果,支持高校、社會機構、行業協會、制造企業等牽頭組織工業設計創新大賽、優秀設計資源對接等活動,搭建工業設計人才、成果和我區制造企業對接平臺。支持企業參加國外重大工業設計展會等活動,學習借鑒國外先進設計理念、技術和管理經驗,對企業參展費用,給予一定資金補助。(責任單位:區工信局、教育局、商務局)
(四)建立健全工業設計人才體系
1.加大工業設計人才引進培育。加快工業設計人才職業化建設,增強職業成就感。將符合條件的工業設計人才納入高層次人才培養和遴選范圍,符合條件的支持申報享受各級人才政策以及創業扶持。實施“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創新項目”引才模式和“人才+項目+資金”育才模式,支持國內外優秀工業設計人才在鯉城設立獨立的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獨立工作室),為鯉城企業提供專業設計服務。高新區按照人才“港灣計劃”“涌泉行動”等相關政策給予創業免租減租、工位補貼、創業啟動金補助、住房補貼、人才補助、新增稅收貢獻獎勵等扶持。鼓勵企業通過“假日專家”“星期天工程師”等兼職、合作模式,招引一批高素質的創新型工業設計人才。到2025年,累計認定和引進10名以上工業設計相關領域創新人才。(責任單位:區人社局、工信局、科技局、高新區管委會)
2.完善工業設計人才培訓體系。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建立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機制,建設工業設計人才培養基地和實訓基地,培養我區產業發展急需的工業設計人才。推動我區大中專院校建設完善一批設計學院和設計專業,培養一批優秀工業設計師。推動建立企業新型學徒制,傳承工業設計大師技藝和精神,培養工業設計工匠大師型人才。支持行業協會、聯盟、服務型制造公共服務平臺組織制造業企業開展工業設計工作坊(營)活動,按場次給予組織方資金獎勵補助。2023年,開展工業設計工作坊(營)活動1場;到2025年,累計開展工業設計工作坊(營)活動5場以上。(責任單位:區教育局、人社局、工信局、文旅局)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建立我區工業設計發展工作溝通協調機制,統籌推進全區工業設計發展。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合力推動相關工作。(責任單位:區科技局)
(二)加強政策引導。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落實工業設計獎補政策,支持全區工業設計發展。鼓勵和支持工業設計企業參加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經認定符合條件的可享受相應稅收優惠和財政獎補政策。落實研發設計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支持企業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按規定在稅前加計扣除。(責任單位:區工信局、科技局、財政局、稅務局)
(三)拓寬融資渠道。鼓勵金融機構支持工業設計企業發展,積極拓寬貸款抵(質)押物的范圍,開發適合工業設計企業的金融產品。鼓勵融資擔保機構為擁有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的工業設計企業提供貸款擔保。(責任單位:區財政局、科技局、工信局、市場監管局)
(四)保護知識產權。鼓勵企業和設計師及時進行專利申請和著作權登記,嚴厲打擊對創意設計、設計品牌的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的侵權行為。強化企業和設計師知識產權維權意識,鼓勵和支持企業和設計師采用法律手段維護所屬專利權、著作權,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的綜合水平。(責任單位:區市場監管局、工信局,區法院,鯉城公安分局)
附件:鯉城區工業設計能力提升項目情況表
附件
鯉城區工業設計能力提升項目情況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依托單位 |
總投資(萬元) |
主要建設內容 |
項目建設 年限 |
項目類型 |
屬地 |
1 |
恒勁科博流量 測量儀表生產項目 |
福建恒勁 科技有限公司 |
12600 |
項目建于泉州市江南高新園區(鯉城 區泰新街金上路西側),新增用地30畝, 建筑面積30000萬㎡,基建內容包括生產廠 房 22586.58 ㎡,研發辦公樓 4690.41 ㎡, 職工宿舍 5322.26 ㎡。通過升級生產工藝, 購置數控設備,建設流量標定裝置,新增年 產流量測量儀表9.015萬套。 |
2021-2023 |
智能裝備 |
常泰 |
2 |
火炬電子超級 電容器項目 |
福建火炬 電子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
80000 |
項目建于泉州市鯉城區常泰街道錦田 社區,新增用地68.25畝,建筑面積11.2萬 ㎡,用于超級電容器的擴建,及建設后勤 保障設施。本項目建成后,可以達到年產 1億只各類超級電容,為數十個領域的企業 提供清潔的快速儲能工具,滿足各行業的 需求。 |
2021-2024 |
電子信息 |
江南 |
3 |
汽車配件鑄件 智能化生產線 |
福建田中 機械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
5000 |
項目建于泉州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江 南園),用地19431.6平方米,擴建廠房約 3000平方米,擬建 1 條汽車配件鑄件生產線, 通過購置精煉爐、工業機器人、自動鍛壓等 先進設備,應用數字化自動控制技術和制造 工藝過程數字化、智能化,年新增汽車配件 鑄件及工程配件鑄件100萬件。 主要建筑物 面積:3000平方米,新增生產能力(或使用 功能):年新增汽車配件鑄件80萬件,工程 配件20萬件。 |
2021-2024 |
機械裝備 |
常泰 |
4 |
漢威衛生用品 智能制造協同創新 中心 |
泉州市漢 威機械制造有 限公司 |
20000 |
引進日本臥式五軸加工中心、立式加工 中心、水切割設備,通過和寶潔深度合作, 成立衛生用品智能制造技術創新中心和建設 國內最大的一次性衛生用品高端智能裝備生 產基地。 |
2023-2025 |
機械裝備 |
常泰 |
5 |
面向引爆型脈 沖功率電容器的集 成泄放電阻關鍵技 術研發及產業化 |
福建火炬 電子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廈 門理工大學 |
500 |
開發引爆型脈沖功率多層瓷介電容器為 電子引線起爆關鍵件,為設備從傳統機械引 線向電子引線換裝奠定基礎;滿足國防事業 領域的發展,并打破國外專精技術的壟斷和 彌補國內產業空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同時為我國資源勘探等民用領域,提供穩定 可靠的脈沖功率電容器,降低使用難度和使 用成本。 |
2022-2024 |
電子信息 |
江南 |
6 |
高端全伺服智 能圓緯機研發及應 用 |
福建佰源 智能裝備股份 有限公司、泉 州卜碩機械有 限公司 |
700 |
采用基于系統工程原理、紡織學原理、 “同步式”傳動核心創新技術和最優化方法, 在核心功能和關鍵性能的升級與保證機構與 系統上采用數字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等融合, 設計出具有原理創新、功能優勢突出、智能 化的新一代圓緯機。 |
2023-2025 |
機械裝備 |
常泰 |
7 |
海絲醫學創新 研究院項目 |
上海寶藤 生物醫藥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
20000 |
對接上海張江醫學創新研究院,構建前 沿檢測、智能醫療大數據和創新治療三大公 共服務平臺,作為城市醫藥大健康產業載體, 匯聚國內外頂級創新研究和臨床科學家團隊, 支撐創新醫療中心和產業基地建設,建成泉 州市生命科技重大產業創新平臺。 |
2022-2024 |
智慧醫療 |
金龍 |
8 |
海天科創園 |
泉州海天 材料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
100000 |
對原海天國際運動服裝產業基地進行標 準化改造、升級,搭建紡織新材料科研創新 平臺。吸引30-40家紡織新材料研發、設計、 貿易及其應用的成長型企業,打造成集研發、 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際紡織新材料 產業基地,助推輕紡鞋服產業轉型升級。 |
2023-2025 |
紡織鞋服 |
常泰 |
9 |
超薄注塑食品 安全容具項目 |
泉州梅洋 塑膠五金制品 有限公司 |
5000 |
采用自有知識產權的精密疊式模具、數 控裝備、自動化配套設施技術,購置2臺套加 工中心,自制精密模具100套,自制高速機械 手60臺,并開發提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 薄注塑食品包裝生產技術與易拉盒專利技術, 生產超薄注塑食品安全包裝容具。將新增年產 2500噸超薄注塑食品安全包裝容具的生產能力, 產品主要應用于食品包裝、餐飲分餐及外賣等 領域。 |
2022-2024 |
節能環保 |
常泰 |
10 |
高檔針織功能 性面料項目 |
泉州聯興 發針織織造有 限公司 |
5000 |
項目分為二期建設,一期擬引進由意大利 比洛德利提供的進口高檔針織大圓機等紡織設 備60臺,新增生產能力為高檔針織功能性面料 600噸。投產后,年新增產值2000萬元。二期 追加投資引進廈門、江西等合作方國產化高檔 針織大圓機等紡織設備60臺。全面提升高檔針 織功能性面料研發生產水平。 |
2022-2024 |
紡織鞋服 |
常泰 |
11 |
MES云織造系 統 |
福建佰源 智能裝備股份 有限公司 |
5000 |
以生產過程中的數據采集為重點,針對不 同需求開發不同的定制化功能和模塊,有效保 證企業生產流程的全面信息化應用,同步開發 功能更多、性能更優的織造機,提升引領織造 行業升級。 |
2022-2024 |
機械裝備 |
常泰 |
12 |
城市IP數字動 漫生態運營平臺 |
功夫動漫 股份有限公司 |
10000 |
聯合數字文創設計企業、數字動畫制作發 行企業、衍生品生產企業、以及創意新商業, 搭建城市IP數字動漫生態運營平臺,整合動漫 產業優勢資源,助力數字動漫產業做大做強,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千億規模的城市 IP服務產業鏈。 |
2022-2024 |
文化創意 |
鯉中 |
13 |
泉州市數字醫 學轉化中心 |
泉州五交 科技產業研究院 |
1000 |
項目致力于把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制造系統 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醫學3D打印專利技術與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九院醫療3D打印中心的臨床 應用深度融合及產業化落地泉州。目前五交院 已同清華海峽研究院、泉州醫高專、泉州信息 工程學院、泉州頤和醫院、泉州牙科協會、泉 州市超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協議,共 同打造數字醫學轉化中心。主要內容包括: 1.醫學3D打印實驗室建設(實驗儀器采購), 2.醫學3D打印共享平臺建設(醫學3D打印設備 采購及相關人才的培訓)。 |
2023-2025 |
智慧醫療 |
常泰 |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