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據
“十三五”時期,鯉城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鯉城區“十三五”生態文明建設規劃主要指標全面完成,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五年,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設生態鯉城美麗鯉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五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奮力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前列的五年?!笆奈濉睍r期,我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任重道遠。
按照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鯉城生態環境局會同有關部門開展了《規劃》編制工作,《規劃》編制經歷了前期研究、草案編制、論證報批三個階段。期間開展一系列前期研究和多次調研,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近日,《規劃》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已正式印發實施。
二、范圍期限
本規劃基準年為2020年,規劃目標年為2025年(規劃近期為2025年,規劃遠期為2035年)。規劃范圍為泉州市鯉城區行政區范圍。
三、主要內容
《規劃》提出,“十四五”全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要求,面向建設生態鯉城美麗鯉城、“品質名城·現代都市”目標,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修復,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持續鞏固提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成果,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化為生動實踐,在鯉城結出更多碩果,提升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規劃》分為四個部分:
(一)形勢分析
包括3個方面內容,分別是“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十四五”生態環境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建設“品質名城·現代都市”面臨機遇。
(二)總體要求
包括3個方面內容,一是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提升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基本原則,包括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系統治理,協同管控;以人為本,共治共享;改革創新,示范先行;活化利用,融合發展。三是明確了2025年和2035年的總體目標,并提出了“十四五”時期6大類22項具體指標。
(三)重點任務
具體包括:
1. 傳承保護,生態與文化共生共榮。發揮鯉城區深厚歷史文
化底蘊優勢,依托申遺契機,傳承歷史文脈,弘揚鯉城歷史文化,探索古城文化與生態理念融合發展之路?;罨懦?、優化新區、美化濱江的任務。
2.減污降碳,共促綠色低碳發展。把降碳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全面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加快產業結構綠色轉型升級、構建清潔低碳現代能源體系、構建綠色交通體系、踐行綠色低碳發展、強化溫室氣體管控
3.共建共治,建設宜居生態綠城。遵循共建共治共享原則,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加強大氣源頭防控,科學治水,深化河長制。整合提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4.三水統籌,建設水清岸綠美麗河湖。加強水資源管理保護,深化水環境污染治理,推進水生態保護修復,開展“美麗河湖”示范建設。
5.轉型升級,建設美麗生態園區。優化園區產業布局,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提升產業鏈水平,促進產城融合發展,優化調整園區布局,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加強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6.強化風險管控,守護生態安全。牢筑生態環境安全底線,提升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水平,加強危險廢物醫療廢物收集處理,嚴格土地風險防控,強化環境風險預警防控與應急,重視新污染物治理。
7.深化示范創建,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探索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生態環境管理制度,發揮市場機制激勵作用,推進生態環保全民行動,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
8.保障措施。包括提高思想認識,加強部門聯動,加強政策扶持,夯實資金保障,強化宣傳引導,開展實施評估。
四、主要特點
一是注重傳承保護,生態與文化共生共榮。發揮鯉城區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優勢,依托申遺契機,傳承歷史文脈,弘揚鯉城歷史文化,探索古城文化與生態理念融合發展之路,按照“一山一水一古城”全域生態格局,進一步打響“山水人文,全域生態”的鯉城特色古城歷史文化與現代都市相融合的生態品牌。
二是緊跟發展趨勢,聚焦“減污降碳”。圍繞“品質名城?現代都市”發展定位,把降碳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聚焦“減污降碳”,優化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結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構建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的綠色、循環、低碳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高水平保護。
三是聚焦轄區實際,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源頭防治、老舊小區改造、海綿城市建設、完善排水防澇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加快建設公園城市等多措并舉進一步完善生態環?;A設施建設。
四是注重長效機制,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加快探索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不斷強化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運用,推動環境管理、治理模式創新,協同推進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