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城區科學技術局2024年工作總結及2025年工作計劃
時間:2025-03-12 10:43 瀏覽量:1

  2024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下,區科技局深化拓展“三爭”行動,聚焦中央創新區建設,全面實施“抓創新促應用”專項行動,取得一定成效。現匯報如下: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聚焦創新企業主體,激發創新發展內生力。一是提升研發投入水平。召開3場全區企業研發投入部署動員會、推進調度會,舉辦2場業務培訓會,建立掛鉤街道工作制度,指導企業做好研發經費歸集工作。經核定,2023年我區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5.34億元,同比增長16.1%,其中規上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4.83億元,同比增長12.4%。二是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出臺《鯉城區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若干措施》。召開2場全區高企認定工作調度會,舉辦4場專題培訓會,推薦35家企業申報高企,100家企業獲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三是強化科技項目引領。指導企業申報上級科技計劃項目,獲立項8個、經費357萬元。首次獲得中國科學院STS院省合作項目立項及200萬元專項經費資助,為今年全市唯一一個獲此立項。

  (二)聚焦技術轉移轉化,強化戰略科技驅動力。一是創新異地研發模式。創新政企學研協同、異地孵化、在地轉化模式,火炬電子上海研發中心獲評首批泉州市企業異地研發中心。西安交通大學——泉州聯合創新孵化中心揭牌運營,已對接9家企業達成入駐意向。二是強化技術轉移平臺支撐。與市科技局聯合引進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在鯉設立泉州分中心,建設全球供需對接平臺,深度對接企業技術需求,完善技術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建設。三是推進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協同市生產力促進中心走訪泉州聯通、捷云軟件等企業,扎實開展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服務,我區認定登記技術總金額12025.77萬元,同比增長512.43%。

  (三)聚焦高端人才引培,增強科技創新向心力。一是推動科技人才認定。指導集力生物、泉州發展集團2個人才團隊申報市高層次人才團隊,其中集力生物黃博士團隊獲得認定;鐵通電子、毫米電子2個項目被列入市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獲60萬元經費。二是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新選認省級科技特派員4人、團隊1個,新選認市級科技特派員15個,新增1個市級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召開科技特派員聯席會議暨人才交流活動,及科技特派員成果交流推介暨人才沙龍活動,組織到洛江調研學習,進一步加強交流學習。三是著重加強人才交流對接。搭建活動平臺促交流,依托“名校專家人才福建行”活動、推動天津大學、西安交大等高校專家,深入火炬電子、桑川電氣等企業開展技術交流。帶領企業“走出去”對接,組織毫米電子、海天材料等企業代表前往華僑大學工學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等,開展技術、人才、項目等對接;組織鴻星爾克等8家企業代表和行業人才赴深圳高校院所及企業,開展紡織鞋服科技人才交流活動和技術對接,達成初步技術合作意向5項,產品合作意向1項。

  (四)聚焦科創資源集聚,凝結科技發展聚合力。一是以活動匯集創新資源。舉辦泉州市大院大所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鯉城專場活動,西交大—泉州聯合創新孵化中心與首批入駐企業簽約;舉辦區創新大會,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泉州分中心正式啟動,10個產學研合作項目完成簽約。二是以招商促動項目落地。積極對接泉州發展集團、鯉城電信、聯通等,加強與街道溝通聯系,招引項目7個,合計總投資21億元,實現科技成果招商轉化。三是以平臺孵化創新陣地。小鯉想眾創空間等4家獲認定市級眾創空間,并推薦申報省級眾創空間,七星電氣等3家獲認定市級新型研發機構,進一步強化創新載體建設。召開2024年度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提質增效交流座談現場會,舉辦“科技我來講”系列講座3場,持續打造科技宣傳交流平臺。

  (五)聚焦其他領域重點,提升全面工作執行力。一是落實黨建工作。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相關工作信息在《八閩快訊》、省科技廳網站等載體刊登報道。二是落實安全生產工作。在監管科技類校外培訓機構上下功夫,通過分類處置,1家完成審批,6家正在進行審批流程或者整改、轉型。

  二、2025年工作計劃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鯉城區科技局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導企業開放創新、激發創新活力,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為全方位推動鯉城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科技新動能。

  (一)持續壯大科技創新主體。一是定位我區科技發展路徑、重點,系統謀劃科技體制改革目標任務,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核心編制《“十五五”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二是用好研發投入獎補政策,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分領域精準服務規上企業研發,提升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和研發機構覆蓋率。三是依托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全球供需對接平臺,對我區科技型企業診斷畫像,建立“一企一檔”高企培育庫,扎實推進高企培育工作。

  (二)持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一是以建設泉州技術轉移轉化數字化平臺為抓手,挖掘各方需求,導入長三角優質科創資源,不斷擴大供給端,對接生成優質科研項目爭取上級資金支持。二是通過引導組建創新聯合體、建設異地研發中心等產學研合作措施,不斷提升企業自有研發平臺,支持七星電氣、集力生物等提升建設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支持火炬電子打造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三是支持福建海絲綠色生態產業園項目引進高端人才和項目,建設環保相關概念驗證、中試基地平臺;引導科創中心、創投中心、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等打造科技企業孵化器或眾創空間等。

  (三)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生態。一是串聯五交院、投石科技、東部中心、產業加速中心及投融資機構等平臺,根據重點企業和產業鏈需求,拓展合作渠道,創新合作模式,吸引集聚高新技術領域創新人才和團隊。二是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引導企業對接科技特派員,建立主動認領的“訂單式”需求對接機制,提高技術服務精準度。三是完善精準專業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引培集信息共享、技術孵化與服務、技術經紀人培育等功能的科技綜合服務體系。四是舉辦路演展示、產學研對接等多形式系列活動,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意識,營造良好創新氛圍。

  (四)持續落實各項中心工作。一是認真抓好黨建主責主業,抓實抓牢意識形態、黨風廉政等重要領域,進一步強化作風建設。二是加大招商力度,借助異地孵化中心、眾創空間、招商大使等資源,積極對接獲取招商線索,大力招引科技創新型企業。三是加大對科技類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力度,推動符合條件的機構完成審批,對不符合條件的督促整改到位。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