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街道文化站,區文化館、圖書館:
為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泉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提出的打造“城市15分鐘文化圈、農村十里文化圈”精神,推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新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市委、市政府2023年繼續實施“建設24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打造便民文化圈”為民辦實事項目。為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建設目標、方式
?。ㄒ唬┙ㄔO目標:在我區選取2個街道(全市共24個)建設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同時在所選取的街道區域內提升公共文化設施密度,打造便民文化圈。
?。ǘ┙ㄔO方式:
1.在區文旅部門統一負責下,以街道為建設主體。
2.每個建設主體的建設內容應同時包括兩方面:
?、俚谝环矫娼ㄔO內容:在本街道建設一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原則和要求:一是面積不少于100㎡。二是可通過社會化合作的方式設立。三是可鼓勵將符合條件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作為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分館。四是要向公眾免費開放,進一步適應城鄉居民對高品質文化生活的期待,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增強實效性。建設方式主要有(可選擇一種或多種):一是在街道區域內商圈、文化園區、A級景區等區域,引入社會力量,按照規模適當、布局科學、業態多元、特色鮮明的要求,創新打造融合圖書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沙龍、輕食餐飲等服務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 “黨建+”鄰里中心文化服務功能空間等新型文化業態,營造小而美的公共閱讀和藝術空間。二是對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黨建+”鄰里中心文化服務功能空間布局進行創意性改造,實現設施空間的美化、舒適化。三是著眼于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化利用和創新發展,因地制宜建設文化禮堂、鄉村戲臺、文化廣場、非遺傳習場所等主題功能空間。四是加強對具有歷史意義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的保護利用。五是積極推進社區文化“嵌入式”服務,將文化創意融入社區生活場景,提高環境的美觀性和服務的便捷性。鼓勵社區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六是為適應城鄉居民對高品質文化生活的期待、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而設立的其他類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
?、诘诙矫娼ㄔO內容:同時,要在本街道區域內提升公共文化設施密度。通過完善街道綜合文化站、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黨建+”鄰里中心文化服務功能空間,以及完善或新設立閱報欄、圖書室、室外文體場、書店、非遺展示所等,實現在城市以步行15分鐘為服務半徑,讓市民步行15分鐘就能找到公共文化設施;以十里(五公里)為半徑,讓居民在十里(五公里)范圍內就能找到公共文化設施,更好地服務基層群眾,滿足群眾文化需求。
?。ㄈr間安排:
2023年1月至2月:下達建設任務;組織遴選;
2023年3月:確定項目,下達市級補助資金;
2023年4月至10月:組織建設;
2023年11月:完成建設、驗收等工作。
(四)資金安排:每個項目由市級財政補助10萬元、區級財政補助10萬元。
二、申報方式
?。ㄒ唬┟~分配
各街道、區文化館、圖書館各推薦1個項目,再擇優遴選出2個項目。
?。ǘ┥陥蟛牧霞皥笏头绞?/p>
嚴格按照要求填報《“建設24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打造便民文化圈”項目推薦表》(詳見附件1),于2023年1月31日前報送區文旅局公共文化股(報送方式見表格附注)。
三、工作要求
?。ㄒ唬┘訌婎I導,明確責任。各相關單位要切實將“建設24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打造便民文化圈”為民辦實事項目作為改善文化民生的一項重要工作擺上議事日程,認真對照目標任務,做到責任到人、任務到人、落實到人。
?。ǘ┤ν苿樱葑ヂ鋵?。各單位要集中力量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科學安排進度,倒排工作節點,力爭9月份基本完成建設任務,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對項目完成效果突出、特色鮮明、有示范性、帶動力強的典型,市文旅局將進行推廣。
(三)全程跟蹤,強化督查。市委、市政府對為民辦實事項目實行“月跟蹤、季通報、半年小結、全年考核”制度,并列入年度績效考評。各單位要加強項目進度跟蹤,并于每月18日前,將《項目進度表》(附件2)報送區文旅局文化股。
附件:
1.“建設24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打造便民文化圈”項目推薦表
2.項目進度表
鯉城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2023年1月13日
附件1
“建設24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打造便民文化圈”
項目推薦表
填報單位(加蓋公章):
項目名稱 ?。ㄠl鎮<街道>名稱) |
項目基本情況 (包括鄉鎮<街道>現有公共文化設施及活動基本情況、主要特色等,并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前圖片3張) |
建設思路、內容及預期目標 (應同時包括建設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和提升公共文化設施密度兩方面) |
項目責任人 |
項目1 |
|
|
縣市區文體旅局1人、鄉鎮(街道)1人,下同 |
項目2 |
|
|
|
附注:
1.表格可拓展,并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前圖片3張;
2.請于2023年1月31日前,將本表紙質蓋章版提交區文旅局文化股,聯系人:林志福、周瓊瓊,電話:22355837;電子文檔發送至郵箱:wenhuagu412@163.com
附件2
“建設24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打造便民文化圈”項目進度表(2023年*月)
填報單位(蓋章):
鄉鎮(街道)名稱 |
|
項目累計投入金額(萬元) |
|
是否完工 |
|
||||||||||
項目建設方式、完成情況、成效、特色、亮點概述 |
|
||||||||||||||
第一方面工作:在本鄉鎮(街道)建設一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 |
|||||||||||||||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名稱 |
|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地址 |
|
||||||||||||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面積 |
|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投入金額(萬元) |
|
||||||||||||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形象進度(嵌入外部圖片1張、內部圖片3張) |
|
|
|
|
|||||||||||
第二方面工作:在本鄉鎮(街道)區域內提升公共文化設施密度 |
|||||||||||||||
經梳理提升,本鄉鎮(街道)現有鎮級綜合文化站、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以及閱報欄、圖書室、室外文體場、書店、非遺展示所等的名稱、面積 |
1.**鎮綜合文化站,**㎡ |
2. **村綜合文化中心,**㎡ |
|||||||||||||
3. |
4. |
||||||||||||||
5. |
6. |
||||||||||||||
7. |
8. |
||||||||||||||
9. |
10. |
||||||||||||||
為提升公共文化設施密度,新增設施總面積(㎡) |
|
新增設施投入金額(萬元) |
|
是否實現在城市以步行15分鐘為服務半徑,讓市民步行15分鐘就能找到公共文化設施;農村以十里(五公里)為半徑,讓村民在十里(五公里)范圍內就能找到公共文化設施 |
|
||||||||||
備注:本表請按實際填寫,還未完成的工作內容可放空。請務必于每月18日前蓋章報送區文旅局文化股,電話:22355837;郵箱:wenhuagu41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