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泉州市鯉城區2023年預算執行情況及2024年預算草案的報告-鯉城區人民政府
關于泉州市鯉城區2023年預算執行情況及2024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時間:2024-01-11 08:56 瀏覽量:1

  一、2023年預算執行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

  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預計253210萬元,比上年增收33027萬元,增長15%,完成預算數232580萬元的108.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153160萬元,比上年增收13926萬元,增長10%,完成預算數147280萬元的104%。債務轉貸收入17651萬元。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265209萬元,完成預算數307129萬元(包括上級補助、上年結轉、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的86.4%,比上年增支4166萬元,增長1.6%;債務轉貸支出(上解支出)17834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42206萬元;結轉下年41920萬元。

 ?。ǘ┱曰痤A算

  政府性基金預算上級補助收入預計216582萬元,其中:上級返還土地出讓金、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教育資金和農田水利資金213447萬元,其他上級補助收入3135萬元;債務轉貸收入16900萬元;上年結轉52726萬元;收入合計286208萬元。

  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預計159711萬元,完成預算數181467萬元(包括上級補助、上年結轉等)的88%,比上年減支103068萬元,下降39.2%;調出資金102341萬元;債券轉貸支出2400萬元;支出合計264452萬元。結轉下年21756萬元。

 ?。ㄈ﹪匈Y本經營預算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68萬元,完成預算數68萬元的100%,比上年減收395萬元,下降85.3%;上級補助收入18萬元;上年結轉1萬元,收入合計87萬元。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預計87萬元,完成預算數87萬元(包括上級補助)的100%,比上年減支207萬元,下降70.4%;支出合計87萬元。

 ?。ㄋ模┥鐣kU基金預算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計27459萬元,轉移支付收入225萬元,上年結轉11251萬元,收入合計38935萬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預計26372萬元,轉移支付支出267萬元,支出合計26639萬元。結轉下年12296萬元。

  二、2023年財政主要工作

  2023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有力領導下,財稅部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全力“活古城、戰江南”的工作思路落實落細,抓好財政改革發展振興,鼓足干勁,迎難而上,扎實做好保民生、保穩定、促發展工作,全區財政運行和預算執行情況整體態勢平穩,財政改革發展取得新成效。

 ?。ㄒ唬^力培育財源,穩住財政收入大盤

  貫徹落實財政收入提質上臺階行動方案,多措并舉抓收入,加強稅源監管,細化和完善重點稅源管理工作,挖掘潛力拓寬財源,努力實現財政收入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擴模。一是緊盯重點稅源動態。建立“分析調度+實地走訪”機制,加強重點稅源分析研判,定期實地走訪重點企業,及時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加強企業跟蹤服務,力促存量企業增收。二是持續深化稅收征管。做好房地產、重點建設項目臺賬,序時關注項目進展、開票納稅情況,協同稅務部門、街道做好相關項目稅收跟蹤,確保相關稅收及時足額繳交入庫。三是推進招商引資引智。推進園區標準化建設,瞄準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圍繞延鏈、補鏈、強鏈方向招引上下游企業投資區內產業,精準招商引資,全力“大招商,招大商”。

  (二)傾力籌集資金,提供堅實財力保障

  聚焦“強產業、興城市”的戰略部署,多渠道多途徑籌集財政資金,加大財政資源統籌力度,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民生社會事業改善提供財力保障。一是積極向上爭取補助資金。認真研究上級資金扶持投入走向,有針對性地策劃生成可行性項目,提高資金申報的精準性,爭取更多項目獲得上級政策資金支持,全年預計獲得上級專項補助6億元以上。二是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加快推進土地征遷進度,加速土地出讓資金回籠,積極主動謀劃項目申報新增債券,全年預計回收土地出讓相關收入21.34億元,爭取債券轉貸資金3.46億元,有效緩解還本壓力、推動項目建設。三是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進一步完善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的常態化管理工作機制,細化存量資金收回統籌使用辦法,壓緊壓實各部門主體責任,定期清理存量資金上繳財政,避免存量資金閑置和沉淀。

 ?。ㄈ┲灮С觯嵘Y金配置效益

  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扎實做好增收節支、開源節流工作,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一是嚴格收支預算管理。嚴控一般性支出和新增支出,大力壓減“三公”經費,削減或取消績效評價低、審計檢查問題多、結轉結余大、連續多年安排且效益不高的項目資金。二是兜實兜牢“三?!敝С觥栏衤鋵崱叭!痹谪斦С龅膬炏鹊匚?,執行“三保”預算執行監控制度,督促各預算單位加強“三保”支出進度和規范管理,全年預計“三保”支出12.72億元。三是強化民生支出保障。加快推進重點教育項目建設,優化古城新區教育資源配置,全年預計教育支出8.55億元、增長5.7%。加快中醫外科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建設,統籌區域醫療衛生資源,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全年預計衛生健康支出2.51億元、增長5.5%。加大社會保障和就業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就業制度體系,提供就業機會,促進勞動力市場的發展,保障人民的社會保障和福利,全年預計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04億元、增長3.3%。四是保障重點項目需求。持續擴大有效投資,集中精力推進項目建設,全力做好資金支付保障,加快資金支付進度,全年預計投入重點建設項目8.5億元以上。

 ?。ㄋ模┤β鋵嵳?,助推市場主體發展

  精準落實各級支持市場主體發展、促進經濟穩中求進系列政策措施,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一是精準施力助推企業發展。發揮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效用,用好企業技術改造獎補等專項資金,全年預計投入惠企政策資金1.1億元,支持推進支柱產業提升、傳統優勢產業轉型,高質量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二是推進惠企政策直達兌現。建成集惠企政策公示發布、解讀查詢、匹配推送、申報兌現、政策評估“五位一體”的惠企政策兌現綜合服務平臺,實現惠企政策和資金兌付一網通辦。三是構建多層次基金體系。認真貫徹落實推進企業上市“刺桐紅”三年行動方案基金發展目標,重點打造“產業投資基金+產城升級基金”兩大基金板塊,率先初步形成“1+1+N”基金體系。

 ?。ㄎ澹┚哿ω斦芾恚揽刎斦\行風險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強財政管理制度建設,強化財政運行監測,有序推進零基預算、財政一體化改革,切實防范財政運行風險,提升財政管理水平。一是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大零基預算改革力度,創新預算編制方式,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完善能增能減、有保有壓的預算分配機制,推動財政資金優化配置和高效使用。二是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改革。遵循統一標準,嚴格規范實施,提升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績效管理、會計核算、資產和政府采購模塊運行效率,達到對預算管理數據的有效利用,增強大數據理財能力。三是強化政府債務管理。嚴控新增隱性債務,充分考慮政府債務風險、財力承受和項目建設需求等情況提出新增債券項目資金需求,通過安排年度預算資金、加大資金統籌調劑、強化土地出讓管理、加快閑置資產資源盤活處置等方式多渠道籌措償債資金,化解存量債務。四是扎實開展財會監督檢查。從嚴從實抓好財經紀律重點問題專項整治、重點民生資金專項整治、預算執行監督專項行動,對專項行動中發現的問題,逐條羅列,提出整改要求,持續跟蹤問題整改情況和效果,提升財會監督實效。五是加強財政投資項目評審。加強財政投資評審機制建設,規范評審業務的管理制度,完善復審審核機制,逐步實現評審業務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把好政府性投資項目資金使用關,全年預計綜合審減率為11%,有效遏制財政投資建設項目中的高估冒算和損失浪費等現象,確保了財政性資金規范、安全、高效運行。

  2023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有力領導下,各項財政改革取得新進展,財政工作取得一定成績,財政安全平穩運行。但財政工作中還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世界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市場情緒低迷,財政平衡壓力加劇,財政收入增長乏力,還本付息壓力加大,民生支出提標擴面,財政資金調度依然緊張。我們將高度重視這些問題,認真聽取各位代表、各位委員的意見建議,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決。

  三、2024年預算草案

  收入預算按照“實事求是、依法科學、開源挖潛、穩妥匹配、提質增效”的原則從實編制,支出預算按照“統籌兼顧、保障重點、績效導向、硬化約束、收支平衡”的原則從緊編制。一是準確把握經濟發展形式,有效培育和挖掘財源增長點,合理編制收入預算,保持與主要經濟指標適配協調,提高財政收入質量。二是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聚焦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落實“強產業、興城市”,“抓項目、促發展”系列專項行動,盤活存量、做大增量安排獎補資金,切實提高資金使用績效。三是強化預算法定,加強預算編制精準把控,合理統籌財政資源,保持必要支出強度,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嚴控“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有保有壓平衡好預算。四是堅持底線思維,統籌發展和安全、當前和長遠,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把好政策出臺和政府性投資關口,杜絕脫離財力實際的過高承諾,保障財政可持續和政府債務風險可控。

 ?。ㄒ唬┮话愎差A算

  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2024年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安排268400萬元,比上年增加15190萬元,增長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162350萬元,比上年增加9190萬元,增長6%。

  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按現行財政體制測算,2024年一般公共預算體制財力135137萬元;加:調入資金87053萬元,債券轉貸收入35225萬元,上級轉移支付補助9349萬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9300萬元,減:一般債券還本35225萬元;實際可安排財力270839萬元。根據《預算法》“各級預算應當遵循統籌兼顧、勤儉節約、量力而行、講求績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則”的規定,相應安排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0839萬元,其中:當年本級財力安排支出261490萬元,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安排支出9349萬元。

  (1)本級財力安排支出分大類情況如下:

 ?、偃藛T經費125145萬元。全區財政供養人員10365人,其中人員工資、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105811萬元;頂崗合同教師經費7505萬元;稅務經費補助2102萬元;社區干部補貼2107萬元;城管協管員等臨時人員經費7620萬元。

  ②公用經費11183萬元。其中:公用經費定額標準行政單位每人每年0.85萬元,事業單位每人每年0.67萬元;車輛運行費用標準為老城區每輛每年2.4萬元,江南新區每輛每年3萬元;教育生均公用經費6414萬元(學前教育每人每年600元,小學每人每年750元,初中每人每年950元,高中每人每年1000元,職業教育每人每年4200元,特殊教育每人每年9500元)。

 ?、蹖m椊涃M116910萬元。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509萬元,國防支出425萬元,公共安全支出2485萬元,教育支出12465萬元,科學技術支出2078萬元,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1441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3440萬元,衛生健康支出16399萬元,節能環保支出250萬元,城鄉社區支出12098萬元,農林水支出2025萬元,交通運輸支出150萬元,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支出12404萬元,商業服務業等支出250萬元,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439萬元,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470萬元,預備費2624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1490萬元的1%),其他支出14958萬元。

 ?、艿胤秸话銈断l行費支出8252萬元。

  三項法定支出安排說明:科技、農業、教育三項支出已分別安排在各相關科目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專項經費中,達到上級“只增不減”要求。其中:科學技術支出2849萬元,比2023年2845萬元增加4萬元;農林水支出2493萬元(包括農業、林業、水利等),比2023年2489萬元增加4萬元;教育支出82660萬元,比2023年82653萬元(剔除新增債券安排的支出2853萬元)增加7萬元。

 ?。?)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安排的支出

  2024年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安排支出9349萬元,按照上級補助項目相應安排支出。

  “三?!敝С霭才徘闆r說明:2024年“三保”支出需求101762萬元,已足額安排,其中:保工資61771萬元,保運轉2470萬元,?;久裆?7521萬元;三保以外剛性支出需求33090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

  2024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269792萬元(主要是市級返還土地出讓金。我區土地出讓后,收入直接繳入市財政專戶,按77%回撥給我區計算,當年收入數以實際收到回撥資金為準);債券轉貸收入6749萬元;上年結轉21756萬元;收入合計298297萬元。

  2024年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用于片區開發、債務還本付息等支出189488萬元;調出資金87053萬元(調整到一般公共預算);上年結余資金安排支出21756萬元;支出合計298297萬元。

 ?。ㄈ﹪匈Y本經營預算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安排7000萬元,主要是國有企業上繳利潤收入7000萬元(根據國有企業預計凈利潤的35%收?。?;收入合計7000萬元。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7000萬元,其中:國有企業政策性補貼822萬元(用于糧食儲備及輪換),國有企業資本金注入6178萬元;支出合計7000萬元。

 ?。ㄋ模┥鐣kU基金預算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29411萬元(保險費及利息收入14512萬元,財政補貼收入14743萬元,其他收入156萬元),轉移支付收入225萬元,上年結轉12296萬元,收入合計41932萬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28019萬元,轉移支付支出267萬元,支出合計28286萬元;年末滾存結余13646萬元。其中:

  1.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6869萬元(保險費及利息收入1270萬元,財政補貼收入5443萬元,其他收入156萬元),轉移支付收入25萬元,上年結轉11589萬元,收入合計18483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5729萬元,轉移支付支出17萬元,年末滾存結余12737萬元,支出合計18483萬元。

  2.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2542萬元(保險費及利息收入13242萬元,財政補貼收入9300萬元),轉移支付收入200萬元,上年結轉707萬元,收入合計23449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22290萬元,轉移支付支出250萬元,年末滾存結余909萬元,支出合計23449萬元。

  四、2024年財政工作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按照我區“1345”發展戰略,持續推進“活古城、戰江南”,為全面建設高質量“品質名城·現代都市”作出貢獻。

  (一)穩抓收入大盤,提升財政收入質量

  一是盯緊重點稅源,夯實稅源基礎。加強與街道、稅務部門的協作及信息共享,動態跟蹤重點企業、重點行業生產經營和納稅情況,及時發現稅收異常點,切實做好“零距離”服務,傾聽企業需求,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提升行業頭部企業稅收貢獻。二是優化營商環境,培植優質稅源。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各類惠企政策精準直達、快速兌現、盡早見效,加強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的引進培育,著力引進一批創稅產值高、經濟效益好、稅收貢獻大的稅源型企業和成長型項目,培植成長性好的穩定財源。三是轉變傳統思維,提升基金實效。轉變傳統生財聚財思維,樹立“股權財政”理念,深耕市場化運作,加快惠企資金基金化改革,推進實施“補改投”,完善“1+1+N”基金體系,以基金為抓手,持續推進“以基金引基金,以基金招項目,以基金造生態”招商工作。

  (二)加強資金統籌,提升財政保障實力

  一是關注上級政策,主動爭取上級補助資金。緊盯上級政策動向和年度財政預算安排,主動參與專項轉移支付涉及的競爭性評選項目,精準策劃生成可行性項目,加強與上級財政部門溝通對接,最大限度爭取專項資金支持。二是盤活土地資源,及時回收土地出讓收入。做細做實年度土地出讓計劃,全力推進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分析研判房地產市場走勢和地塊區位優勢,把握好土地出讓時機和節奏,加快“招拍掛”進程,最大限度提升土地出讓收益,及時回籠土地出讓相關收入。三是精準策劃項目,提升債券申報成效。完善專項債券項目滾動儲備機制,聚焦上級重點支持方向策劃申報契合我區產業升級、生態環保、世遺文旅和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項目,力爭更多債券資金緩解財政支出壓力。四是盤活存量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按照“摸清存量、分類處理,上下聯動、全面推進,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多管齊下、懲防并舉”的原則,對不同類別的財政存量資金分別采取收回、整合、統籌的方式進行盤活,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ㄈ娀A算管理,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一是兜牢兜實三保底線,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嚴格落實“三保”在財政支出的優先地位,加大對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領域的投入力度,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支持民生社會事業發展,同時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投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二是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從嚴從緊編制預算。堅持政府過緊日子不動搖,精打細算嚴把支出關口,從嚴控制“三公”經費,無預算、超預算原則上不得安排支出,部門項目原則上“只減不增”,新增支出需求優先通過壓減存量項目經費、整合現有公用經費等方式解決。三是推進項目庫建設,建立進入退出機制。實施財政專項資金動態清理退出“清單式”管理,對政策到期的專項資金原則上予以退出,對到期持續或新增政策、項目一律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對未完成事前評估或審核不通過的項目資金,不予納入預算安排。

  (四)強化資金監管,確保財政穩健運行

  一是完善財政運行監測。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強化“三?!敝С鲱A算編制執行管理,開展財政運行、庫款余額、直達資金、專項債券、債務風險等運行監測,切實守牢財政風險底線。二是加強債務風險防控。統籌做好新增政府債務限額安排,債務規模嚴格控制在省財政廳下達的限額內。依法依規化解存量債務,堅決遏制隱形債務增量,按時足額償還債務本息,守住政府債務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三是完善常態化監管機制。做好政府性投資項目的評審工作,強化“1+X”專項督查,加大國有資產租賃監管力度,持續加強財政資金全過程、全覆蓋監管。

 ?。ㄎ澹┥罨A算改革,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一是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加大零基預算改革力度,切實打破預算安排和資金分配的基數依賴,提升財政資源配置效益。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以預算單位為基礎,梳理采集與資產管理系統、會計集中核算系統的相關信息,打通系統間數據交互通道,強化預算執行和績效管理。二是完善預算績效閉環管理。推動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與預算管理一體化深度融合,強化績效目標源頭管理,做細做實部門評價和財政重點評價,硬化績效評估結果應用,促進財政資金聚力增效。三是完善區對街道財政體制。修訂完善“劃分收支、核定基數、增收分成、短收扣支”的財政管理體制,對街道、社區財力適當下傾,保障基層基本運轉,進一步調動街道辦事處增收節支、當家理財的積極性。

附件下載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