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泉州市鯉城區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及2023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來源:鯉城區財政局 時間:2023-01-10 10:04 瀏覽量:1

  關于泉州市鯉城區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及

  2023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一、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

 ?。ㄒ唬┮话愎差A算

  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預計215350萬元,比上年減收8798萬元,下降3.9%,完成預算數240500萬元的89.5%;還原增值稅留抵退稅后233218萬元,比上年增收3618萬元,增長1.6%,完成預算數240500萬元的9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136370萬元,比上年增收881萬元,增長0.7%,完成預算數144500萬元的94.4%;還原增值稅留抵退稅后145304萬元,比上年增收7089萬元,增長5.1%,完成預算數144500萬元的100.6%。債務轉貸收入45119萬元。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279414萬元,完成預算數314277萬元(包括上級補助、上年結轉、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的88.9%,比上年增支76064萬元,增長37.4%;債務轉貸支出(上解支出)53919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0057萬元;結轉下年34863萬元。

 ?。ǘ┱曰痤A算

  政府性基金上級補助收入預計205252萬元,其中:上級返還土地出讓金、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費、教育資金和農田水利資金202065萬元,其他上級補助收入3187萬元;債務轉貸收入14109萬元;上年結轉205560萬元;收入合計424921萬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預計272847萬元,完成預算數314667萬元(包括上級補助、上年結轉等)的86.7%,比上年增支85299萬元,增長45.5%;調出資金110151萬元;債券轉貸支出103萬元;支出合計383101萬元。結轉下年41820萬元。

 ?。ㄈ﹪匈Y本經營預算

  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計463萬元,完成預算數463萬元的100%,比上年減收149萬元,下降24.3%;上級補助收入17萬元;上年結轉355萬元,收入合計835萬元。

  國有資本經營支出預計275萬元,完成預算數277萬元(包括上級補助)的99.3%,比上年減支146萬元,下降34.7%;調出資金558萬元;支出合計833萬元。結轉下年2萬元。

 ?。ㄋ模┥鐣kU基金預算

  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計25636萬元,轉移支付收入647萬元,上年結轉10864萬元,收入合計37147萬元;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計24798萬元,轉移支付支出415萬元,支出合計25213萬元。結轉下年11934萬元。

  二、2022年財政主要工作

  2022年,財稅部門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發展戰略和工作部署,堅持發揮聚財的主體職能,強化理財的重要職責,把握管財的根本職守,不斷解放思想,大膽改革創新,主動作為,敢于擔當,積極爭先創優,財政工作呈現六大亮點:

 ?。ㄒ唬娀杖胝鞴埽袑嵎€住收入大盤

  面對經濟下行、疫情沖擊、減稅降費、財源短缺等多重壓力,多措并舉挖潛補缺,切實穩住收入大盤。一是強化重點稅源跟蹤服務。建立“分析調度+實地走訪”機制,逐月對重點行業、重點稅源企業納稅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提升稅收收入預測的準確度。扎實推進“萬名干部進萬企、一企一策促發展”專項行動,深入重點企業,主動問需于企,積極助企紓困。二是積極培育可持續稅源。深入實施“抓開放招商促項目落地”等專項行動,招商工作穩中有進,項目落地逐步提速,推動引進一批成長型稅源企業,新引進企業預計年新增稅收超6000萬元。三是加強非稅收入征管。深挖和盤活資產資源,鞏固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清查成果,分類規范國有資產管理處置,提升盤活變現效益,有力彌補財政收入缺口。

 ?。ǘ┓e極籌措資金,提升財政保障能力

  聚焦“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樹立市場化思維和經營財政理念,多渠道籌集財政資金,有效保障民生項目支出需求,有力推動我區重點項目建設。一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建立部門信息共享機制,更有針對性地精準策劃生成可行性項目,全力爭取上級更多政策資金支持,全年預計獲得上級補助收入6.66億元。二是積極盤活土地資源。加快推進土地征遷進度,盤活4宗土地488.33畝,全年預計回收土地出讓金收入18.94億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0.44億元、教育資金和農田水利資金收入0.83億元,為我區重點建設項目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資金保證。三是積極申請債券資金。爭取債券資金5.92億元,有效緩解還本壓力、推動項目建設,其中:再融資債券資金4.32億元;新增債券資金1.6億元,主要用于常泰中心小學、泉州市第十五中學、繁榮片區棚戶區改造、愛國路道路拓改及片區改造、錦美安置區等項目。

 ?。ㄈ﹥灮С鼋Y構,保障重點支出需求

  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精打細算嚴控支出,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益,財政支出基本平穩。一是嚴控一般性支出。調整優化公用經費預算定額標準,嚴審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剛性支出,著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二是兜牢兜實“三?!敝С觥栏衤鋵崱叭!敝С鲱A算安排,堅持“三?!敝С鲈谪斦С鲋械膬炏软樞颍瑑灮Y金和庫款調度,切實兜牢“三保”支出底線。三是保障民生支出。加大教育投入,加快補齊辦學短板,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動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加大衛生健康投入,優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加大社會保障投入,提高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城鄉低保標準,做好民生托底保障。四是保障疫情防控支出。新冠疫情防控經費支出1.4億元,支持疫情防控設備和物資購置、公共衛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保障核酸檢測、疫苗購買及接種工作。五是保障重點項目支出。重點支持繁榮片區棚戶區改造、中醫聯合醫院、南環路筍江路道路及景觀提升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古城保護發展、江南新區更新。

 ?。ㄋ模┖葑フ呗鋵?,支持市場主體發展

  落實落細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全力以赴助企紓困,著力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一是全面落實惠企政策。借助惠企直達平臺、政府網站公開發布惠企政策,及時兌現惠企資金,對沖企業經營困難,助力企業經營效益好轉,促進市場主體加快發展。二是不折不扣落實稅費支持政策。加強政策輔導、紅利宣導和輿論引導,擴大政策知曉面,加強庫款資金監控、調度,確保退稅資金直達市場主體,全年預計減、免、緩、退各項稅費7.6億元以上。三是落實疫情期間減免租金政策。對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承租國有房屋減免6個月租金,全年減免0.36億元,降低市場主體租金成本。四是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從提升政府采購便利性、完善采購制度、擴大中小企業獲得政府采購份額和增加小微企業中標機會三個方面發力,充分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減輕中小企業資金壓力,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切實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

 ?。ㄎ澹娀Y金管理,防范化解財政風險

  依法依規加強財政資金管理,著力建立健全風險防范化解機制,推動地方財政平穩健康運行。一是加強建設項目資金管理。進一步規范財務收支行為,建立各建設項目的資金使用及資金撥付臺賬,確保建設資金安全、合規、有效使用。規范建設項目工程款、征地拆遷工作及補償資金的管理,嚴格履行征地拆遷手續和程序,確保項目??顚S谩6且幏侗U闲宰》孔饨鸸芾?。嚴格按照“收支兩條線”管理保障性住房租金,由主管部門牽頭將廉租住房租金全額上繳區級國庫,無截留、坐支、挪用。三是加強債券資金管理。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原則,優先保障能夠落地實施、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的項目,債券資金到位后,及時撥付到相關單位,發揮債券資金保障作用。四是加大財政存量資金管理。制定出臺財政存量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財政沉淀閑置資金進行梳理、統籌盤活,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五是強化財政運行監測管理。強化政府債務、“三?!敝С觥⑸绫;鸬葘崟r監測和風險預判預警,對財政收支、庫款保障、直達資金分配、債券資金使用、惠企資金兌現實行定期監測,嚴守財政運行安全底線。六是切實開展財經監督檢查。開展財經秩序專項整治自查自糾和整改規范,做好2021年度預決算公開檢查和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確保各項財經法規和管理制度嚴格執行。

 ?。┩七M改革創新,提升財政管理水平

  圍繞建立現代財政制度,不斷深化財政改革創新,著力提升財政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一是完善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遵循統一標準,嚴格規范實施,統籌協調遇到的難點堵點,及時開展業務培訓與指導,積極主動對接預算單位,提升預算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和自動化水平。二是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打破基數概念和預算支出固化格局,完善預算支出標準體系,健全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標準,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三是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實現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落實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和政策調整掛鉤機制。推動預算績效管理擴圍升級,為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打下堅實基礎。四是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落實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行動方案精神,繼續推進街道、社區級國有企業融合,完善由監管層、產權層和經營層三個層次組成的國有企業管理體系,完善國資監管體系,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五是推行財政電子票據的使用。全面推進“非稅收繳電子化和財政電子票據管理系統”改革,完善網上繳費機制,實現非稅收繳“一網通辦”模式,實現從“群眾跑腿”到“數據跑腿”的服務管理新模式。在本次全市“兩電”改革工作表現突出,完成率率先達到100%,成為全市第一個完成改革的縣市區。

  2022年全區財政運行基礎平穩,財政管理進一步規范,各項財政改革取得新進展,但財政工作中還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經濟結構有待優化、重點項目儲備缺乏、財政收入增長乏力、剛性支出持續攀升、財政管理規范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債務規模持續增大。我們將高度重視這些問題,認真聽取各位代表、各位委員的意見建議,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決。

  三、2023年預算草案

  收入預算按照“實事求是、依法科學、扎實穩妥、提質增效”的原則編制,支出預算按照“統籌兼顧、績效導向、源頭管控、硬化約束、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一是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精準、可持續,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支持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保持收入預算與主要經濟指標匹配協調,提高財政收入質量。二是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強化預算法定,加強預算編制精準把控,堅持厲行節約過緊日子,健全“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審核機制,確保年度預算執行不超過當年預算。三是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聚焦落實“強產業、興城市”、“活古城、戰江南”總要求,支持“1+3”專項行動,加快補齊教育、衛生、養老等民生社會事業短板,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配套,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四是堅持底線思維,把防風險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統籌發展和安全、當前和長遠,杜絕脫離實際的過高承諾,兜牢兜實“三?!敝С?,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

 ?。ㄒ唬┮话愎差A算

  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2023年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安排232580萬元,比上年增加17230萬元,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147280萬元,比上年增加10910萬元,增長8%。

  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按現行財政體制測算,2023年一般公共預算體制財力115480萬元;加:調入資金139186萬元,債券轉貸收入14798萬元,上級轉移支付補助6513萬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0057萬元,減:一般債券還本17834萬元;實際可安排財力278200萬元。根據《預算法》“各級預算應當遵循統籌兼顧、勤儉節約、量力而行、講求績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則”的規定,相應安排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8200萬元,其中:當年本級財力安排支出251630萬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安排支出20057萬元,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安排支出6513萬元。

  (1)本級財力安排支出分大類情況如下:

 ?、偃藛T經費135265萬元。全區財政供養人員8300人,其中人員工資、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120715萬元;頂崗合同教師經費7000萬元;稅務經費補助2147萬元;社區干部補貼2103萬元;城管協管員等臨時人員經費3300萬元。

 ?、诠媒涃M17651萬元。其中:公用經費定額標準行政單位每人每年0.85萬元,事業單位每人每年0.67萬元;車輛運行費用標準為老城區每輛每年2.4萬元,江南新區每輛每年3萬元;教育生均公用經費9480萬元(學前教育每人每年600元,小學每人每年750元,初中每人每年950元,高中每人每年1000元,職業教育每人每年4200元,特殊教育每人每年9500元)。

  ③專項經費90650萬元: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716萬元,國防支出698萬元,公共安全支出2377萬元,教育支出6906萬元,科學技術支出1991萬元,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1323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1095萬元,衛生健康支出22415萬元,節能環保支出348萬元,城鄉社區支出15041萬元,農林水支出2164萬元,交通運輸支出450萬元,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支出1705萬元,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107萬元,糧油物資儲備支出1372萬元,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904萬元,預備費2518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1630萬元的1%),其他支出1520萬元。

 ?、艿胤秸话銈断⒅С?064萬元。

  三項法定支出安排說明:科技、農業、教育三項支出已分別安排在各相關科目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專項經費中,達到上級“只增不減”要求。其中:科學技術支出2822萬元,比2022年2794萬元增加28萬元,增長1%;農林水支出2723萬元(包括農業、林業、水利等),比2022年2487萬元增加236萬元,增長9.5%;教育支出84322萬元,比2022年79077萬元增加5245萬元,增長6.6%。

  (2)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安排的支出

  將上年結轉收回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后安排支出20057萬元,主要安排用于PPP項目付費15171萬元,企業補助資金4500萬元,街道辦事處增超收分成230萬元,代征污水費手續費126萬元,晉江洛陽江水葫蘆整治經費30萬元等。

 ?。?)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安排的支出

  2023年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安排支出6513萬元,按照上級補助項目相應安排支出。

  “三保”支出安排情況說明:2023年“三?!敝С鲂枨?27160萬元,已足額安排,其中:保工資57384萬元,保運轉2451萬元,?;久裆?7325萬元。

 ?。ǘ┱曰痤A算

  2023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338175萬元(主要是市級返還土地出讓金。我區土地出讓后,收入直接繳入市財政專戶,按77%回撥給我區計算,當年收入數以實際收到回撥資金為準);債券轉貸收入2400萬元;上年結轉41820萬元;收入合計382395萬元。

  2023年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用于片區開發、債務還本付息等支出201389萬元;調出資金139186萬元(調整到一般公共預算);上年結余資金原用途安排支出41820萬元;支出合計382395萬元。

 ?。ㄈ﹪匈Y本經營預算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安排0萬元(區屬國有企業2022年政策性減免租金,無上繳利潤);上年結轉2萬元;收入合計2萬元。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0萬元;上年結轉原用途安排支出2萬元;支出合計2萬元。

 ?。ㄋ模┥绫;痤A算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27199萬元(保險費及利息收入13045萬元,財政補貼收入13983萬元,其他收入171萬元),轉移支付收入230萬元,上年結轉11934萬元,收入合計39363萬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26309萬元,轉移支付支出318萬元,支出合計26627萬元。年末滾存結余12736萬元。其中:

  1.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5905萬元(保險費及利息收入851萬元,財政補貼收入4883萬元,其他收入171萬元),轉移支付收入30萬元,上年結轉11307萬元,收入合計17242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5138萬元,轉移支付支出18萬元,支出合計5156萬元。年末滾存結余12086萬元。

  2.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1294萬元(保險費及利息收入12194萬元,區級財政補貼收入9100萬元),轉移支付收入200萬元,上年結轉627萬元,收入合計22121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21171萬元,轉移支付支出300萬元,支出合計21471萬元。年末滾存結余650萬元。

  四、2023年財政工作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嚴格執行區十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決議和審查意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強化籌資手段,發揮財政杠桿作用,加大財政逆周期調節力度,大力提質增效,為全面建設“品質名城·現代都市”作出貢獻。

  (一)著力培植稅源,夯實財政增收基礎

  加強服務夯實基本稅源。強化重點行業、重點稅源企業生產經營和納稅情況跟蹤,分析研判稅源變動原因,積極走訪重點企業,發揮惠企紓困政策效應,引導企業調優產銷結構、擴大生產規模、打通銷售渠道,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帶來的損失,幫忙企業渡過難關,固稅源、挖潛力。精準施力助推企業發展。完善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發揮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留抵退稅等政策效用,引導企業加大投入。用好企業技術改造獎補、技改融資支持等專項資金,加快培育“單項冠軍”“專精特新”等創新型企業。支持推進支柱產業提升、傳統優勢產業轉型,高質量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創新財政政策支持方式。積極參與市縣兩級差異互補、有效聯動的惠企政策體系構建,實施更加契合我區實際的錯位獎補措施。逐步實施“補改投”,綜合運用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政府引導資金等市場化方式,撬動社會資本參與重大產業投資。強化惠企資金精準直達。完善惠企政策動態調整優化機制,突出產業引導和政策直達快享,優化政策供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抓細抓實惠企政策線上直達兌現全面運用,提高政策資金兌現便利化程度。穩步推進招商引資引智。聚焦“1+2+2”產業招商方向,強化“高大上、鏈群配”招商頂層設計,大力爭取總部企業等落戶轄區稅收匯繳,培植成長型、穩定型財源。

  (二)嚴格預算約束,調整優化支出結構

  科學安排預算支出。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加強財政承受能力評估,合理確定財政支持政策和標準。對支出項目嚴格按照依據設立,并根據財力可能和資金需求情況,按“急重輕緩、績效優先、量力而行”原則安排,新增的臨時、應急支出先從部門現有專項資金或結余結轉資金調劑解決。切實兜牢“三?!钡拙€。將“三保”支出作為預算編制的重點,按照政策規定的保障范圍和標準測算“三保”支出需求,足額編列、不留缺口。動態評估“三?!敝С鲱A算執行、庫款保障水平、債務還本付息壓力、直達資金使用等指標,充分保障“三?!敝С鰩炜睿瑖栏癜凑招驎r進度或確定的時間節點執行“三?!敝С鲱A算。嚴控一般性支出。堅持黨政機關過緊日子,厲行勤儉節約,節儉辦一切事業的要求,大力壓減非重點、非剛性支出,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強化“三公”經費預算管理,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把節支挖潛騰出來的寶貴財政資源用到惠民生、穩增長、促發展等重點領域上。做實民生支出保障。財政資金進一步向民生傾斜,盡力而為支持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在教育、就業、社保、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方面持續發力,補齊民生短板,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同時注重量力而行和可持續性,繼續積極籌措資金,積極保障各項惠民工程,確保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項目順利推動。

 ?。ㄈ┘訌娰Y金統籌,提高財政保障水平

  積極盤活土地資源。做細做實年度土地出讓計劃,全力推進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分析研判房地產市場走勢和地塊區位優勢,把握好土地出讓時機和節奏,加快“招拍掛”進程,并協助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最大限度提升土地出讓收益。主動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強化部門信息共享和協同合力,破解競爭性評選項目短板,建立重點領域項目儲備庫,在新基建、工業園區標準化、城鄉品質提升、文物保護等方面策劃生成可行性項目,爭取上級更多的政策資金支持。積極爭取專項債券資金。健全專項債券項目庫,完善專項債券項目常態化滾動儲備機制,加強項目儲備、評估與遴選,積極爭取專項債券,帶動擴大有效投資。同時強化對項目開工條件的指導與審核,確保債券資金投向快速有效。提升國企投融資主體承載功能。充分發揮財政資金資源導向杠桿作用,多措并舉提升國企投融資承載實力。積極推動兩大國企參與產業園區建設、產業基金設立,再發行公司債10億元以上。加大財政資金統籌盤活。合理統籌調度三部預算資金,盤活各部門各單位結余資金,充分發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蓄水渠”作用,保障民生支出和發展急需的投入。建立部門、項目預算資金動態調整機制,加大資金統籌力度,打破部門界限,將性質相同、用途相近、分散管理的資金進行歸并,集中財力保重點。

 ?。ㄋ模娀Y金監管,確保財政穩健運行

  完善財政運行監測。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強化“三?!敝С鲱A算編制執行管理,開展財政收支、庫款余額、直達資金、惠企資金、建設資金、專項債券、債務風險等運行監測,切實守牢財政風險底線。加強債務風險防控。統籌做好新增政府債務限額安排,債務規模嚴格控制在省財政廳下達的限額內。依法依規化解存量債務,堅決遏制隱形債務增量,按時足額償還債務本息,守住政府債務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完善常態化監管機制。做好政府性投資項目的評審工作,加強財政投資評審機制建設,規范評審業務的管理制度,完善復審審核機制,逐步實現評審業務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把好政府性投資項目資金使用關。強化“1+X”專項督查,加大國有資產租賃監管力度,持續加強財政資金全過程、全覆蓋監管。

  (五)深化改革創新,建立現代財政制度

  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大零基預算改革實施力度,切實打破基數固化格局,加快預算支出標準體系和預算項目庫建設,強化預算執行約束,提升資金使用規范性。加強中期財政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銜接,完善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扎實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加快提升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績效管理和會計核算模塊運行效率,將資產、債務、政府采購等融入預算管理主體流程,加強財政資金全流程閉環管控,提高預算管理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水平。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將事前績效評估、事中運行監控、事后評價、結果應用四個環節貫穿預算績效管理全過程,探索全過程跟蹤問效。推進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管理,對所有項目支出實施績效目標、績效運行監控和績效自評,加快推進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將評價結果與完善政策、調整預算安排有機銜接,削減或取消低效無效資金。加大績效信息公開力度,推動績效目標、績效評價結果向社會公開。

  

附件下載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